专栏名称: 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是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财经新媒体,拥有中国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一类)。以手机客户端(APP)等为主要传播平台,以“权威、前瞻、专业、亲和”为特色宗旨,传播财经资讯、解读经济政策、讲述商界故事,打造精英的财经资讯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4 小时前  
素食星球  ·  椰香四溢的纯素雪花酥,颠覆传统的味蕾体验 ·  14 小时前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赛博禅心  ·  超级硬广:输入 ikun,解锁 ... ·  昨天  
吉林果粉天天报  ·  吉林市两所学校揭牌成立 ·  2 天前  
吉林果粉天天报  ·  吉林市两所学校揭牌成立 ·  2 天前  
吉林生态环境  ·  来啦 !吉林省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应用平台正式上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新经纬

正在备孕要不要打新冠疫苗?我们帮你问了一下中疾控专家

中新经纬  · 公众号  ·  · 2021-04-05 09:00

正文



在疫苗紧急使用和附条件上市后,接种数据逐渐增加,也证明疫苗对孕妇是安全的。


文 | 林琬斯
编辑 | 赵佳然
审校 | 孙庆阳
封面导语图来源 | 包图网

“新冠病毒在本世纪三次攻击人类,未来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拥有技术储备才能在面对病毒威胁时从容面对。”接种国产新冠疫苗2个月后,世界卫生组织疫苗研发委员会顾问、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邵一鸣接受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采访时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病毒防控的看法。

邵一鸣自80年代起便参与分离中国首例艾滋病病毒,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老疾控人”。2002年,中国疾控中心正式组建后,他便一直担任中国疾控中心的艾滋病首席专家,担任世卫组织多个委员会的顾问,其中包括疫苗研发委员会。另外, 邵一鸣还是新冠疫苗临床试验和上市审批技术专家组的成员。
邵一鸣近
2003年,非典(SARS)在全球暴发流行,邵一鸣率领团队研制SARS冠状病毒疫苗。他告诉中新经纬,“非典持续时间很短,我们研发的SARS疫苗便没有再往临床阶段走,而是作为技术储备。在此基础上,我们目前正研发‘通用型新冠病毒疫苗’。冠状病毒本世纪已攻击人类三次,必须为未来的攻击做技术储备。”
邵一鸣解释了通用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应用,既可应对当前新冠病毒的变异,还能为未来病毒的攻击提供早期阻击,为特异性疫苗的研发赢得时间。
针对近期公众对疫苗接种“副作用”的一些担忧,邵一鸣给出了他的观点。

jwview

接种新冠疫苗不影响备孕
据了解,截至4月3日,各地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约1.37亿剂次。在疫苗接种方面,北京多个疫苗接种点陆续开放夜场服务,满足不同人群需求;武汉市启动移动疫苗接种车,全力打通“接种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上海则启动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在沪外籍人士新冠疫苗预约接种。
邵一鸣指出,目前中国已开始建立国民免疫屏障,到今年秋冬季,也是第三个流行季之前,中国的全部疫苗接种将完成,届时全国防控水平将更强。
邵一鸣解释,接种顺序一般从高风险人群到中风险人群,再到低风险人群。60岁以上人群病毒感染后的重症和病死率高,但临床数据较少,中国国内目前的感染风险并不高,可以随接种的进展和数据的增加,逐步开始疫苗接种。18岁以下人群也缺乏疫苗的临床数据,且感染后的症状较轻,放在最后接种新冠疫苗更稳妥。
邵一鸣认为,由于60岁以上人群与18岁以下人群是计划免疫的主体,可适当调整时间先完成常规疫苗接种,为新冠疫苗接种预留出时间和空间。
但有不少网友仍对新冠疫苗的“副作用”感到担忧。“接种新冠疫苗影响备孕吗?”“影响性生活吗?为什么最近感受不到性冲动?”
针对上述疑问,邵一鸣表示,临床试验阶段曾要求孕妇和备孕妇女不能参加。但 在疫苗紧急使用和附条件上市后,接种数据逐渐增加,也证明疫苗对孕妇是安全的。 同时,对于网友们热议的“接种新冠疫苗是否会影响性冲动与勃起”等问题,邵一鸣表示,疫苗是免疫制品,与性行为与性冲动没有任何关系,并不会对性生活造成影响。
邵一鸣表示,目前主打的疫苗还是两剂,民众打了一剂不要松懈,一定要把第二剂打完,这样才能产生最佳的免疫效果,打疫苗利国又利己。“国家将疫情控制好,这是民众的第一份保险,但由于疫苗的效果不是100%,每个人都可能碰上不被保护的情况,打疫苗是给自己的第二份保险,有了双保险才能万无一失。”
邵一鸣进一步强调,有一部分人由于极度过敏体质、患严重疾病或免疫缺陷等情况不能接种疫苗。只有能打疫苗的人都踊跃接种,才能建立好免疫屏障,为无法接种疫苗的人也提供双保险。

jwview

新冠疫苗是否有过剩之虞?
目前在研的新冠疫苗种类也在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截至3月23日,全球范围内有83种新冠疫苗处在临床阶段,此外还有184种疫苗正进行临床前研究。
其中,中国有14款疫苗投入研发,已有5款获国家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包括国药中生北京所、科兴中维、国药中生武汉所三款灭活疫苗,康希诺生物研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智飞生物研发的重组蛋白疫苗。
在多款疫苗先行进入市场、投入使用之时,新冠疫苗种类是否达到饱和的状态?对于这个问题,邵一鸣认为与国内外防控的巨大需求相比,市场上的疫苗远远不够,而且新冠疫苗品种越多,在技术和使用层面上的互补性越好。
邵一鸣表示, 在对新冠病毒认识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采用多条技术路线平行推进,才能确保至少一款有效的新冠疫苗上市投入使用。多种新冠疫苗获批,可以为不适合使用某些疫苗的人群提供其他的选择,对全人群预防接种的实现有推动作用。
“在研新冠疫苗仍有必要继续推进的另一个原因,在于现阶段来不及关注的免疫持久性与针对变异株的保护性等问题,需要更多品种的新冠疫苗,更新或搭配使用现有疫苗加以解决。”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