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期刊论文索引系统由“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打造,其前身可追溯至1970年的期刊论文索引,尔后因为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发展,先后演变为“期刊论文索引在线新系统”、“远距图书服务系统”、以及当前的期刊论文索引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商品化作用也随之在侧。
依台湾“《图书馆法》”第15条规定,“国图”为全台出版品之法定送存机关,包括学术期刊在内,都应送存“国图”典藏。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国图”目前拥有的中文纸本期刊之馆藏数量,已达17,507种,为台湾最丰富的期刊资源库。另一方面,2014年时,“国图”的网路资讯系统使用人次,已超过3.8亿次。综合以上两面观之,理论上若将这些期刊进行数字化,并于网络上公开取阅,以“国图”网站的流量,必能收扩大流通之效,换言之,也能充分发挥学术知识的正面溢散效果。
事实上,“国图”早有将现有期刊数字化、并公开于网络的企图;它最早所建置的期刊索引,可追溯至1970年的《期刊论文索引》(时为纸本)。直到1993年,期刊论文索引的光盘版开始推广,索引的光盘与纸本同步使用。次年(1994), “期刊论文索引在线新系统” 启用,透过学术网络 “国图”便可提供馆外联机查询。与此同年,台湾 “行政院” 推动 “国家资讯基本建设计划”,试图普及信息网络服务、缩短城乡差距,并将 “远距图书服务” 责成 “国图”主导,期能建构网络学习资源(宋建成,1998)。1998年,“国图”与工业研究院电脑与通信工程所(以下简称电通所)合作建置 “远距图书服务系统”,读者除了可查找期刊的书目信息外,亦可在线取得全文阅读。换句话说,过往仅能检索书目信息,而 “远距图书服务系统” 的建置,标示着书目信息与影像内文的结合,致使读者查找数据的当下,亦可同时取得全文阅读(林淑芬,2006;庄健国,2000;罗金梅,2009;罗金梅,林珊如,2010)。
“远距图书服务系统” 收录九种数据库,这九种数据库横跨期刊资源、政府文献、以及专题文献等三大类型的资源,资料总数为124万4710笔(宋建成,1998);及至2000年,“国图”光是期刊论文数字化种类已达2435种,数字化的总页数超过550万页(林淑芬,2006)。2001年时,“国图”受“国家科学委员会”(现已更名为 “科技部”)之“国家数字典藏计划”的经费挹注,数字化脚步更显快速。2006年时期刊数字化的种类已达5031种,完成数字化的总页数,更是超过1600万页(林淑芬,2006)。
这些丰富的期刊资源如何取阅的问题甚为关键。1998年系统建置之初,“国图”以收取会员费及每篇计费的方式营运该系统,两年后(2000)则改采每页计费与机构会员制(庄健国, 2000)。以台湾淡江大学图书馆为例,该馆于2000年年底时,加入远距图书服务的机构会员;成为会员后,该校师生凡是在淡江大学所属的IP范围内,皆能免费在线阅读或打印全文(方碧玲,2012)。换句话说,今日商业数据库业者所提供的服务,“国图”在18年前就能办到。“国图”期刊文献中心副主任罗金梅就表示:“以前我们一扫描完,就把它公开开放,因为以前没有公开传输权,所以学界用得很高兴”(罗金梅访谈纪录,2013年4月30日)。
台湾的“《著作权法》”于2003年6月修订后,增订 “公开传输权”(right of public transmission),即著作人除了享有著作的重制权之外,也保有在网路上公开传输的权利。因此,各单位与著作人签属授权时,若无增列公开传输的文字就不得上网路公开。换句话说,“国图”若想在网络上公开著作,就得设法取得该著作人的同意,但此授权业务对“国图”来说甚为繁重。据当时的统计,截至2003年11月为止,远距图书服务系统收录的期刊文献,已超过150万篇,涉及的著作人更是多达50万人(林淑芬,2003),如何取得这些人的同意授权,毋宁是件艰困之事。再加上2002年时台湾当局开始提倡数字内容产业,两年后(指2004年)“新闻局”更将该年定为“数字出版年”(陈雪华,2009),此时民间业者亦有呼吁公部门释出
数字内容的意见(林淑芬,2006)。在这些条件交错下,2005年时,“国图” 就决定将期刊数字化与授权的业务,以委外方式交由民间业者——凌网公司——执行。
然而,即便交由民间业者,期刊资源的分配过程并未如此顺遂。2008年时,台湾一家杂志媒体——《新新闻》——便以 “电通所是凌网的白手套? ‘国图’ 馆请说清楚讲明白!”为题,撰文质疑 “国图”与民间业者凌网公司暗通款曲,以数字典藏名义扫描文章后,交由业者贩卖,图利意图明显。文末还呼吁 “国图”,“不该自行介入营运(远距图书服务系统)……全面鼓励与协助国内科技产业参与投资,吸引产业的投入,才可能加快全面服务的实现……”(李彦谋,2008年8月7日)
“国图”若与特定民间业者合作,则有图利特定业者之嫌,为避免事端再起,“国图”决定与凌网公司至2009年约满为止便不再合作。2010年元月起,“国图”开始自己负责授权业务,但由于没有在线金流机制的管理人才,无法推动有偿授权与处理用户的在线交易,因此从该年起,“国图”转而推行无偿授权,也就是鼓励著作人无偿将文章授权“国图”进行公开传输,而获得授权的期刊全文,则开放读者免费取阅。由于 “国图”的人力与经费有限,因此在与著作人和期刊签定授权时,势必得让现有人力以兼职方式进行这项业务,故而取得论文全文的时程也会随之延后,其他的民间业者,则会更积极地争取期刊文章的使用。如此也正式宣告:“国图”的公共数据库与民间业者的商业数据库,在使用期刊文章(资源单位)上进入竞争阶段。至于商业数据库如何争取期刊文章?底下我们以《教育》为例,说明
学术期刊为何要跟商业数据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