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君曰】
你是怎样安排自己每天工作的?你是否与多数人一样,每天沉浸在大大小小的各种事物中难以抽身?
然而一个很重要的思维模式是,当你全身心的投入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当这件事情完成后,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像第一块多米诺骨牌被推翻时那样。可以说,这也是区分常人与精英的重要的分水岭。
试问,你还敢让自己不知疲倦地瞎忙了吗?
你一生只应该干两件事
本文已获授权转载,来源周冲的影像声色(ID:fuck_your_dick)
作者简介:周冲,80后的老女孩,自由写作者。2015年离开体制,现定居于广州。一个人,一支笔,过一生。
教皇问米开朗基罗:“请告诉我你才华横溢的秘密,你是如何创造出《大卫》这一经典雕像的?”
米开朗基罗答道:“很简单,我把所有不是大卫的大理石都去除,大卫就诞生了。”
世间万事,莫不如此。
你要的是一块石头,而不是所有石头。那么,找到它,用上时间这款刻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会在某一天,看到你一直渴慕的大卫。
我们都有一种幻觉。
觉得时间是无穷的,能力是无限的,注意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怎么浪费都不过分。
而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大大小小七七八八的事情都去做。
比如,几个月以前,和某业内大咖聊天。
他问:周冲,你现
在有团队吗?
我说:没有。写稿、编辑、排版、商务洽谈、运营,都是我一个人。
说出这话时,隐隐有骄傲。看我多清纯多傲娇多与众不同,孤身作战,独步天下,谁能有我牛?!
没想到他说:你这是找死!
所有事情都做,等于什么都没做。
你要做的是写作,而不是打杂。既然如此,那就全神贯注地写,而不是东摸摸,西搞搞,结果呢,时间和注意力都浪费了,最重要的事情却没做……
听得无比汗颜。
是啊,当你被一堆小事所困,疲于奔命,日夜瞎忙,貌似很努力,但其实这种生活最没效率。
乔丹·格拉夫曼说过一句话:“
提高我们处理多任务的能力,会妨碍深入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你处理的事情越多,专注就越少,你思考推理的能力就越差
。”
因此,一个事事亲历亲为的 CEO ,不会对公司长远发展有什么洞见。
一个总是跳槽的员工,干不成什么大事。
一个多才、多艺、爱好广泛的人,难以做出惊人的成就。
希腊有一个寓言:
刺猬和狐狸是死敌。
狐狸敏捷、精明、花招众多、反应迅速、对外界的风吹草动,都能及时做出变化。
相比之下,刺猬不仅蠢笨,行为也很缓慢。
于是,刺猬成为狐狸的美餐,似乎成了确定的事情。
很多年过去了,狐狸使尽招数,仍然没有达成目标。刺猬一如既往地活着,活蹦乱跳,无忧无虑,嗨到家了。
刺猬是怎么御敌的呢?
只有一招。即,缩成一团,尖刺四起,令外物无法靠近。
英国思想家以赛亚.柏林认为,在这场对抗中,狐狸与刺猬,代表了两种人。
一种追求很多目标,腾挪辗转,百般变化,可因为精力有限,最终一无所长,也无所得。
一种目标简单,从始至终一以贯之,日积月累地朝着它发展,最后出类拔萃。
这就是刺猬理念。
人世间许多卓越的人才,比如乔布斯,比如费曼,都以此作为自我管理宗旨,即:
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越简单,越卓绝;越精准,越成功。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这种能力,不仅包括行动能力,也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即注意力。
《心流:完美体验的心理学》介绍:注意力的理论容量只有
每秒 126 比特
,即,一个人同一刻只能处理
7 个单位
的信息,而注意力切换的
最小间隔是 1/18 秒
。
或许你和我一样,以上的字个个都认识,就是不知道它说什么。
我再翻译一下:
一个人在世 70年,按每天清醒状态 16 小时算,人一生处理的信息总量是 185G 。
是的,
185G
。
这就是我们这一生能处理的信息总和。
一个硬盘的容量,可能都比它大。
它少得如此可怜,一定要让它效率最大化。
而效率最大化的原则,只有一条:
让时间与注意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人人皆有不同,你可能是A,他可能是B,我可能是C……所以我没有办法替你回答。
但是,我可以教你怎么找到它。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表格。
请在一张纸上,列举出你每天要做的事情,不管什么事,只要它占用了你的时间……好了,你写完了,它们看起来很多对不对,也很芜杂,甚至很荒诞,你自己也想不到,
自己竟然花了那么多时间,做了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
。
你也会想,天呐,我这一天到晚的,连一件正事儿都没做。
你不用自责。
事实上,我和你一样。当我列完这个表格,整个人像被西伯利亚的冰水淋过:妈蛋,时间原来就是这样被我浪费掉的,活该我活成一个LOW逼,怨不得别人。
八二定律告诉我们:
80%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
80%问题是可解决可不解决的。
80%人是可见可不见的。
80%的时间是可以更有效的。
好,
砍掉80%你认为不重要的
,比如,不必须的饭局,不重要的约会,不必亲历亲为的事务,全部打上红叉。
然后
将时间与注意力,全部用于剩下的20%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