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殷墟虽在,看甲骨文却要去日本;敦煌石窟虽在,敦煌学却在欧美日;
文物本无声,历史却振聋发聩。
国宝利簋
,揭开武王征商的真相,刻下商周的界碑,一扫世界对中国五千年时间的质疑。
商鞅方升
,一升量天下,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历史标准都铭刻在它身上
。
西周祭器何尊,
最早出现“中国”的国之重器,自此我们脚下神州有了名字。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
见证中国蕞早王朝的眼睛,如今依然
看着人来人往,星辰轮转。
唐三彩载乐骆驼俑
,唐朝盛况与丝绸之路上中华民族海纳百川气概的见证。
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无声的故事,每种图案、花纹,都见证了历史。
还有无声胜有声、
摄人心魄
的中国美!
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清透柔和,像秦观词里“夜月一帘幽梦”,淡得似“春风十里柔情”;
北魏玻璃瓶,
穿越千年的北魏蓝,蓝得震慑人心,如“雨过千峰泼黛浓,风回一镜揉蓝浅”;
一辈子都在研究中国文化的剑桥教授马丁感慨:
“
我最羡慕就是中国人,他们的文物完整串联起了上万年的文明。”
作为国人,一生可以不用去很多博物馆,但不能不识中国文物。
但
大部分人逛博物馆,很难看得尽兴。
走马观花,没有一定知识储备,借助讲解器逛完就忘。
就算逛遍几十个博物馆,也未必能将文物与中国5000年文明串联起来。
这就不得不提到。
被誉为
“敦煌的女儿”,敦煌研究院院长
的
樊锦诗
和历史学家
葛兆光
都强烈推荐给大众的一本书。
能帮助我们从
国际视野,看1000多件文物,串起中华5000年文明——
《读懂中国》
用1000件文物讲述中华上下五千年
拿到手,有种开盲盒中大奖的感觉!
这内容扎实度、这视角新颖、这手感质感,让人格外惊喜。
不愧是集结了
中国社科院、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等顶尖学府的权威学者,文物专家团队。
历整整10年精心打造的一部,
国宝大历史!
不仅时间跨度长——
从远古(旧石器到新石器)、上古(夏朝至春秋战国)、中古(秦朝至唐朝)、迈向近代(宋朝至清朝)四个时代……
横跨2000万年的人类史。
视角新颖,以历史专题讲文物——
分140个大历史专题,
中国从何而来,秦皇一统天下,西汉凿开丝绸之路,东亚文化的形成,大行航海时代的到来,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危机……
而且文物类别全——
陶器、玉器、青铜器、漆器、雕塑、建筑、水利工程……几乎覆盖所有艺术类别,
完整讲述中华5000年文明
。
贾湖骨笛
,世界上较早可吹奏的奏乐器,见证了7800年前的贾湖文化;
人头壶
,象征着人类文明的觉醒,6000年的仰韶文化;
良渚玉琮王
,让世界认可5000年中华文明史;
还站得高,
以世界视野看中华历史文明
——
将春秋战国时中国与同时期古希腊、古埃及的对比;敦煌石窟是如何在中西交融中诞生的佛学艺术……
细讲38个重要人物政治故事:
司马迁与史记、和亲换和平的昭君出塞、哥舒翰与安禄山、岳飞抗金、大航航海时代来临前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9张特大文明印迹图像:
千余张艺术画册级高清文物照片,大量科学三维还原图、地图、思维导图辅助理解!
每一页,每一张图,都令人大开眼界。别开生面。
相当于
一口气翻完1000件代表文物,读完从远古到明清历史!
逛100次博物馆,不如精读一遍它。
读完,你不仅对文物了解,更是对文物背后的历史了如指掌。
看到
五彩鱼藻纹盖罐
,能将瓷器从商朝的青瓷,谈到宋朝的窑变,明朝粉彩……
看到
南京缂丝
,能知宋朝到清朝的手工业发展兴衰;
谈及
人类精神文明的第一次质的飞跃
,能从孔子谈到苏格拉底,轴心时代。
自此,文物知识不在碎片化,而是因历史脉络紧紧串联。
内容精,品质高,不愧是数十位学者教授,考古学家
十年磨一剑之精品
。
历史学家、清华大学教授葛兆光推荐:
一部用心的书,让我们看到共同的“根”
。
典藏级函套装帧,烫金、磨砂工艺,
今天下单,还附
赠200个国宝文物故事音频
,并持续更新中,只需扫码即听。
日常售价268元,厚厚的一本,大开本8开,分量感十足,市面光音频都需百元。
我们争取的
价格
只需128元
,不到三张门票钱,就能对文物历史了如指掌。
相信你看完再踏入博物馆,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每一个细节,每一种纹路,都成了你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2000万年人类史溯源
5000多年文明史,1000件高清国宝
精讲140个大历史主题
38个重要人物史事,9张特大文明印迹图像
👇👇👇
樊锦诗、葛兆光力荐,1本书读懂
2000万年人类史+10000年文化史+5000年文明史
海伦•凯勒曾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这样写道:
“如果我有三天光明,其中一天要去博物馆。
”
只因,人类一切的痕迹都真实记录在一个个文物中。
《读懂中国》精选1000件文物,每一件都是对应时代的印证,上古的朴素与神秘,夏商周的王权纷争,秦汉的雄浑博大,魏晋的自由洒脱、隋唐的浪漫开放……
共同串起2000万年人类史,中华5000年文明史。
河姆出土陶灶,
告诉我们远古时代,人们是怎么做饭的;
彩绘鹳鱼石斧图陶缸
,开始诉说人类的精神追求;
到了夏商周阶层分化,
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毛公鼎……
告诉我们的,一段金戈铁马、王权纷争的历史。
这些国之重器,见证了中华文明
饮食起居、精神信仰、诗书礼乐、金戈铁马。
东罗马金币
,由东罗马帝国铸造,在长安城发现,见证盛唐万国来朝圣;
长信宫灯
,来自汉代的一束光,在灯盏明灭,烟雾婉转中,见证前人的心意与考量。
北齐佛像
,肉眼可见的俊美,短短27年北齐,给中国艺术史留下灿烂的一笔,竟与高欢的颜值有关。
借由这套书,你也会发现那些你曾经匆匆略过,看似不起眼的文物,在历史长河中,都在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文载于物,族髓附间。运脉牵连,兴者襄见。”
书中所有内容,都来自考古前沿一手资料。
比金牌讲解员讲解得还细致、系统
,知识不自觉地往脑海里灌。
当我们翻阅一页又一页,仿佛在穿越时代,穿越整个社会文明。
史书
可以讳
莫如深,但文物却只
会
呈现真实
。
有人说
“人在看文物时是无限接近神的”
——跨越时空,超出生命长度。
这本让束之高阁的文物“活”起来的书,能让我们灵魂无限接近神。
逛100遍博物馆都得不到的,这本书能给你。
社科院、清华、北大等数十位专家
领你720度看文物,国际视角理清文明
历史不用述说,文物自有表达。
这本书集结的作者都是
考古学、历史学前沿的专家学者。
来自
中国社科院、敦煌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历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