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X博士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稀有冷知识、黑历史、酷文化、神人物,从钱学森到摇滚乐,无所不包。这也许会是你看过的最酷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药闻  ·  年轻人娱乐消费丰富多彩 ·  22 小时前  
中国药闻  ·  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  2 天前  
中国药闻  ·  活力旺 亮点多——春节消费市场一线观察 ·  3 天前  
极光新闻 东北网  ·  有毒还致癌,吃到这种瓜子要马上吐出来! ·  4 天前  
极光新闻 东北网  ·  有毒还致癌,吃到这种瓜子要马上吐出来!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X博士

黄健翔2006:潮弄之败

X博士  · 公众号  ·  · 2017-11-30 20:45

正文



比起志得意满的获胜一方,失败者的样子反而更容易留在心中。我就是一位针对失败的资深观察员,有这癖好。一开始拿失败当审美看,但生活教育了我,渐渐发现 “谁倒地谁有理,谁扑街谁光荣,谁失败得最彻底谁就最美” 这道理,不大对。

虽然我已能命名失败的各种样子:大败、完败、溃败、惜败、惨败、mistake、bubble brain、epic fail……但不管什么名字,失败就是失败。说失败多美丽,不说骗人,也算得上文过饰非。失败者能飞翔?失败者只能看着别人飞翔,然后低下头去,尽量把腿从泥里拔出来一些。 

许多人的失败找不到任何滤镜可供美化,这个时候,“你永远不会独行” 那句著名的球迷 slogan,就成了地球村上的某个小部落唱给自己家宝贝听的摇篮曲,那歌声如被风吹散的遥远汽笛。而在这汽笛声中,我找出了一批失败案例,看了他们的事迹,你也会跟我一起感叹一声:seriously,他们没法不独行。

——作者:刘阳子(本文原载于“VICE中国”)


随着 “伟大的意大利” 被淘汰出俄罗斯世界杯,那句话的主人黄健翔也已经离开央视11年了。11年来,他在主持人、解说员、娱乐人物、公共知识分子和企业高管的身份间兜兜转转,但哪个也没能取代他 “前央视名嘴” 的地位,成为人们重新认识他的标签。

论高洁不及名士,又豁不出去做个戏子,没能在传媒时代成为德艺双馨有编制的黄主任,也没能在社交时代成为黏着2000万鼻涕虫粉丝的 KOL。如今,年近50岁的他彻底淹没在了段子手、大 V 与带货网红组成的舆论沼泽(aka. 新媒体矩阵)里,看着时代升腾的腹部,黄健翔没法不独行。

时间:2006年6月27日

地点:德国 凯泽斯劳滕体育场

赛事:2006德国世界杯1/8决赛

对阵与比分:意大利 1-0 澳大利亚

失败者:黄健翔,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足球解说员

级别鉴定:浪里白条

失败指数:★★★★

意大利被瑞典淘汰,去不了俄罗斯了。前天早晨看见推送,我第一时间向朋友中的意大利球迷发去了嘲笑信息 —— 15天前荷兰被淘汰的时候,他们就是这么对我的。有点出乎意料,他们没有用长篇咒骂或简单的 “傻逼” 二字回复我,而是竞相用上了 “天崩地裂”、“晴天霹雳” 之类的四字成语,显然比我想像的要更悲伤。能理解,毕竟自我国球迷记事以来,意大利不进世界杯这件事比中国队打进世界杯发生的几率更小 —— 中国打进世界杯等了44年,意大利不进世界杯则是60年前的事。

理解归理解,他们的震惊之于我则不能成立,因为所有与意大利有关的足球记忆里,“打不进世界杯” 再乘以一万倍,也比不过11年前那个炎热的凌晨,来自中央电视台足球解说员黄健翔的几分钟嘶吼,以及其后在他身上发生的一切更意外和离奇。


毋庸置疑,这是中国体育转播史上最著名的事件:2006年6月27日凌晨,少打一人的意大利与愣冲愣打的澳大利亚在中国的电视信号里踢着胶着又乏味的16强战,比分一直是0-0,黄健翔是唯一的现场解说。

接近半夜1点,比赛进了补时,意大利左后卫格罗索从边线带球切进禁区,回防的澳大利亚人卢卡斯·尼尔下铲太早,被格罗索轻松扣过。然而,格罗索没有继续下一个动作,而是好像突然丧失了迈步的功能,把左腿挂在了卢卡斯·尼尔的身上,原地摔倒,然后眼望主裁判,伸出了意大利式的胳膊(Italian Finger 的威力加强版)加以申诉。

裁判略一犹豫,哨响,指向点球点。本已昏昏欲睡的我终于精神了,心里笑话着澳大利亚的球商上限终归还是够不到意大利的球德下限。但此时电视机的方向突然传出了极不寻常的声音 —— 怎么讲呢,像两只劣质塑料喇叭放出来的一支挪威黑金属乐队的 bootleg,也像是吃辣椒吃坏了嗓子的蒙古人在西安街头发现被小偷摸走了钱包之后的沿街追击。

当时我有点懵,定了定神,意识到这确实是电视里传出的声音,依稀还能听清 “灵魂附体” 和 “他不是一个人” 什么的 —— 内容也和黑金属和抓小偷有点像是吧?刚才的比喻不是瞎打的。

用了一小会儿,我接受了黄健翔正在疯狂喊叫这个现实,于是托蒂主罚点球时他的静默,对我而言变成了难言的折磨,因为无论点球进或不进,我都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听到什么样的声音。

“伟大的意大利!伟大的意大利左后卫!”

够了。

“马尔蒂尼生日快乐!!”

真的够了。

“意大利万岁!!!”

我操。

到他开始码卡纳瓦罗、布冯、赞布罗塔的名儿,Cue 起了 “热爱意大利足球的人们” 当垫背群众时,我真的受不了了,起来上了个厕所。这就像你在周末晚上面对喝大了开始边喝边吐边嚎的并不熟的朋友时做的那样:你希望当你走出厕所,发现他已经昏睡不醒,或者有一辆天使般的出租车开到厕所门口,把你从这难堪局面中接走。

我坐在厕所里等他醒酒,也意识到这是一件有些不寻常的事情:一位国家名片级的足球解说员,不顾自己的职责,在数以亿计的观众家里来了一段失真吉他滚奏,亲身践行了狄兰·托马斯诗中的教导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而我没有意识到的是,从格罗索摔倒到托蒂罚入点球的前后4分半,黄健翔把一个普通的世界杯之夜变成属于整个国家的喧哗和骚动,并将点燃选秀时代之后、社交网络时代之前的公共舆论战场,也开启了接下来11年试图成为时代弄潮儿却被时代大潮给弄了的人生。

第二天,全国媒体都炸了。十万个架设在 Blogcn、MSN Space、Blogbus、WordPress 上的个人博客半夜就开始更新,门户网站的首页头条在清晨变成了黄健翔,第二条才是比赛结果;纸媒在白天出版后也加入战团,并成了门户网站的内容支撑。所有网站带黄健翔的标题点进去都是专题页,带投票、带评论的那种真理大讨论版式。放到现在,这规模相当于把 App 开屏广告、面对所有人的微博置顶、热搜榜过10亿的待遇同时给了一个人。






人们想讨论原因,但即使到了今天,黄健翔那晚突然失态的原因仍是个谜。我从厕所出来时,看到位于演播室的张斌和黄电话连线,暗示他可以为他的表现做个解释,于是精彩的部分来了:黄情绪一沉,把当天的澳大利亚队和1981年有做掉中国队嫌疑的新西兰做了个拙劣的勾连 —— 他的意思是,自己喊出的 “意大利万岁” 说有八成可以同义替换为 “中国队万岁” 也不为过。

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对这逻辑判定为真 —— 不过是一个在文革时期耳濡目染过的人,面对公众危险时拉来爱国主义和大批群众挡箭的本能而已。

既然得不出真实原因,也像古往今来互联网上发生的所有讨论一样,大家直接论对错去了。和菜头跳出来,第一个发表了有影响的讨黄博文《从疯癫到愚蠢》。而另外一边,挺黄派的理由是:黄的嘶吼实际上是国家电视台中难得的个性之声,个人的偶尔失态可以理解,要是网络暴力搞倒了他,受损失的则是观众。这个观点,其实对黄健翔口诛笔伐的人也不反对。

说到这里,让我介绍一下当时的互联网环境:2006年的中国网民数量是1.2亿,等于今天的八分之一。上网群体更偏向大学生、知识分子和白领。虽个体观点不一,但主流网民与意见领袖却拥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语境 —— 对自由与新兴市场的推崇、对传统势力与威权的厌恶。

央视拥有无上权威,因此反央视是所有网民的政治正确,无论有没有被黄的几嗓子恶心着,至少球迷不希望黄健翔因为这件事 “被失业”。第二天晚上,张斌在催泪背景音乐中代为朗读了黄健翔的道歉信后,“黄健翔被取消本次解说资格” 的说法传开了。尽管传言在9天后的德国阿根廷之战被证伪,但在这9天里,黄健翔的人设从一个失职的解说员,逐渐变成了一个被压迫的反抗者。

齐达内一头撞碎山河,格罗索射入点球,世界杯转播终于平稳结束,报道组班师回朝。CCTV 大楼之内,是组织上对黄健翔的批评和检查;CCTV 大楼之外,时代正悄然变化:ESPN、东方卫视、广东卫视围剿着没有欧冠、没有英超、没有中超的 “三无” 央视的尊严;湖南卫视的 “超级女声” 正在让老百姓用投票决定谁能夺冠,推出了李宇春这样的超新星;凤凰卫视的新闻与时评势头强劲,更加重着央视的危机感。

作为身价颇高、对自己的智识也颇为自负的明星主持人,黄健翔当然对市场化的力量和生机感受深切。2006年11月16日,因为播音组组长对其 “参加社会活动” 的检举信,与央视隔膜已不可消除的黄健翔突然宣布:从中央电视台辞职。

一别两宽,辞职后的黄健翔自由了,可以换个高薪的地方解说,可以涉足娱乐节目,还可以在公共领域发表更多观点。从此之后,他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树立黄健翔这个个人品牌。感受到时代召唤的黄健翔时不我待,用杨乃文的歌词形容:推开世界的门,他是站在门外怕迟到的人。

但黄健翔辞职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与《南方周末》的特约记者、“幸福大街” 乐队的主唱吴虹飞掀起了一场恶毒的网络骂战。黄健翔认为吴虹飞的报道失实,吴虹飞的回应有理有据,于是黄健翔在博客连篇累牍回击,把口水战下沉到骂街层面,包括管吴虹飞叫 “鸡” 之类下三滥的谐音玩法。这场骂战完全没有任何正面的道义价值,当历时20余天的争吵慢慢平息,黄健翔在12月13日宣布了离开央视后的第一份新工作。

今天风靡的互联网文娱风投当时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一员,率先投资他的是央视外的 “第二极” 凤凰卫视 —— 凤凰的老板刘长乐、副台长刘春请黄健翔加盟,做了一档叫《天天运动会》的节目,新闻述评,形式有点像体育版的《锵锵三人行》。他野心勃勃,将其视为一次冲破 “足球解说员” 身份,成为超过 CCTV-5 的体育第一大 IP 的机会。

虽然颜强、董路以及窦文涛等一众名嘴都来捧场,但这档节目在凤凰卫视一直没有打开天地,收视率节节萎缩,死在了中午11:30和下午5:30的疲软时段里。一年后,黄健翔与凤凰的合约到期未续,人们看到他出现在天盛体育的直播间里,在06年世界杯后首次解说足球:一场 AC 米兰与尤文图斯的欧冠战。

而当黄健翔离开了他的第二份媒体工作,就彻底成为了一名传媒流浪者:

2008年,他签约对标 ESPN 的 CSPN(中国电视体育联播平台)做解说员,后任 CSPN 副总裁,一边做业务一边做管理。后来 CSPN 经营不善,黄健翔在合同纠纷中离职;

2010年,他主持了宁夏卫视和第一财经频道的《股市天天向上》;

2011年,他主持新疆卫视一档知识分子向的谈话节目《天山论见》;

当年8月,在江苏卫视主持《花样年华》,10月在山东卫视主持《歌声传奇》;

2013年4月,《中国星跳跃》;

2013年7月,《非你莫属》。

这段时间,黄健翔凭借商业主持挣够了钱,成为了世俗角度的成功者,置下了豪宅 —— 他离开央视后至少应得到的东西。

但这些节目,有你看过的吗?


再次在大型体育平台上看到黄健翔,是2015年4月的乐视发布会上,刚加盟乐视不久的刘建宏和乐视体育 CEO 雷振剑共同宣布了黄健翔的加盟。“时隔不到9年,我们又再度成为了同事!” 刘建宏在台上和黄热情拥抱两次,甚至搞得黄都有些尴尬。

那是互联网投资黄金年代的开篇,乐视风头无两,各路明星争相走秀,雷振剑和刘建宏野心勃勃,要把乐视体育办成抗衡 CCTV-5 甚至更强大的体育平台。黄健翔自己也作为 “投资人”,成了体育创业项目 “动吧” 的创始人。

但不到两年后,一场风暴让贾跃亭的乐视帝国轰然垮塌,连累作为子公司的乐视体育痛失好局。乐视的倒塌是这一波互联网创业潮的里程碑失败,但对于黄健翔,只是他职业生涯中又一个不够精彩的结尾而已。

 黄健翔文章截图 在乐视危机最盛时,黄健翔的这番表白可谓仁义

“动吧” 官网上,整个2017年还没有一条更新。


黄健翔终究要回到他所在的媒体圈才能发挥自己的能量,只是8年以来,移动终端把传统媒体架构摧毁殆尽,在自媒体的时代,黄健翔应该回到的那个 “媒体圈” 已经不复存在了。

媒体圈不再存在,但他对媒体的怀疑还在。他的微博简介是 “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博而通辞”—— 2009年他开了新浪微博,边看球边把即时想法发在微博上,偶尔时评,获得两位数的互动,其乐融融。2012年,微博颓势初现,公知大 V 被打压,名人流量也节节下滑。一年之后 “微博重生”,只是这次重生仅有关流量,微博从一个言论平台彻底变为号称 “内容产业” 的营销号与网红的广告挡板。

本应是 KOL 的黄健翔虽然有1800万粉丝,但绝对算不上今天的网红。黄健翔现在最常做出的是那种油腻中年式的慨叹:你看我早说什么来着!只是这样的慨叹显然承载不了8亿网民对 “哈哈哈” 和 “操你妈” 的内容需求。腾讯和微博就是新的央视与凤凰,但他们的新明星是咪蒙、是回忆专用小马甲、是小野妹子学吐槽、是英国报姐,反正就不再是黄健翔或者窦文涛。

至此,曾经占据每个球迷周末夜晚的声音,变成了想看可能看不到、不看也没什么损失的微博错乱时间线上的普通一员。

意大利被瑞典淘汰这一天的下午,我还收到了来自 “黄健翔谈” 公众号的推送,文章的标题叫《就当认识一个陌生人,一切从头开始》—— 很我国社交网络的一个题目,把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用一句地摊杂志和夜话电台媾和出的野鸡情感句子来概括。我不认为1968年出生的他会习惯这样的媒体环境,当然,我也没有点开那条推送,即使 “黄健翔谈” 的 Logo 后面已经有了 “58条未读” 的提醒。

 What exactly flop is

回望11年前,黄健翔选择离开体制单飞,他期许的是一个商业化程度更高的环境,一个金钱回报更可观的职业生涯。11年后的今天,这个言必称“MCN”的新媒体时代,他却淹没在社交网络上淤积的段子手与网红的沼泽地中。商业化已无远弗届,他试图融入这与他格格不入的话语体系,但错位感浓重的代际对立。“混迹娱乐圈”的数年蹉跎,旧时代与新时代的受众夹缝,都让他与最铁杆的观众也渐行渐远。他曾看准远处正扑来的大浪,一跃而起冲出安全区,却没料到那个浪头后面跟着的是一场海啸;而海啸过后,连陆地都不复存在了。想当弄潮儿的他反被大潮所弄,独立在茫茫海上,前已无通路,后不见归途。

明年一跨年,黄健翔就50岁了。11年来,娱乐主持人、客座解说员、公共知识分子、投资人和企业高管,无论哪个也没取代他 “前·央视名嘴” 的地位,成为人们重新认识他的契机。论高洁不及名士,又豁不出去做个戏子,没能在旧时代成为德高望重的黄主任,也没能在新时代成为黏着2000万鼻涕虫粉丝的 KOL,时代如同升腾的巨龙,黄健翔抬头看着巨龙的腹部,实在没法不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