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有书
加入“有书共读行动计划”,和1000万书友一起,每天早晚读书半小时,每周读完1本书,一年读完52本精选好书,成为期待的自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物理  ·  【物理试卷】2025届高考物理样卷 & 解析 ·  17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为啥有虾滑,就是没有牛滑、猪滑?🧐 ·  4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机器人都开始扭秧歌了,钢铁侠还会远吗? ·  4 天前  
槽值  ·  网易沸点工作室多岗位实习生招聘中 ·  5 天前  
环球物理  ·  【物理化学】重铬酸钾是chong铬酸钾还是z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有书

张雪峰,这次又闯祸了……

有书  · 公众号  ·  · 2025-01-15 06:30

正文



文 | 拾遗 · 主播 | 云湾

来源 | 拾遗(ID:shiyi201633)




张雪峰的“嘴”又惹祸了。



前几天直播时,有一位家长很纠结给孩子报法学还是金融学?


张雪峰回答这个问题时,用自己的女儿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如果未来他女儿学习不好,就让她混个本科,然后进银行。


原因非常简单,他有两家公司,长期存款都过亿。


他女儿去哪个银行工作,他就把钱存在哪里。


那些985毕业进银行的,去拉存款只能一个个跑,累死累活业绩还完不成。


但她女儿可以直接跳过这环,把她亲爹维护好了就行。


那么哪怕她不是985毕业,一样可以干的不错。


他的本意是为了证明:


有一些专业,不是你学历高就一定能做,比如金融行业就更看关系财力。


但他的话被断章取义,一些媒体截出关于女儿的那一段,暗示他公然“走后门关系”。


许多网友质疑他飘了、太狂了。


但单看那段话,虽然不太中听,可不就是现实吗?


有句话说得好: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如果我们自己是张雪峰,手中有这个资源和财力,难道不会为孩子铺一些路吗?




其实,这不是张雪峰为女儿做的唯一规划。


之前他就曾提起过:


他老婆和女儿的户口在苏州,但他的户口还在黑龙江。


为什么不迁户口?


因为他们县有国家专项计划。


他不迁是为了给女儿留一条后路。


毕竟江苏高考难,而黑龙江高考相对容易。


当然,他估计女儿最终会直接跳过高考。


初中去国际学校,避开中考这道坎,最后直奔香港、新加坡名校。


如果这也考不上,那也没关系。


他就花点钱把女儿送去英国,随便水一个学校的硕士,只要有中留服认证,有海外留学经历,他就能凭借自己的关系,帮女儿在国际学校里找个工作。


他的话很是直白,但背后的道理很深刻,


对此,张雪峰解释说:

“我不太会去卷女儿成绩,我永远卷的是自己。”




前段时间,张雪峰女儿录综艺时,


他就在节目中提到:


他的教育理念就是,孩子想怎样就怎样,父母就是你的坚强后盾。


之所以敢说这话,是因为他有底气。


就像上文说的,他有两家公司,每家长期存款都是过亿。


他早已实现财富自由,也有人脉有资源,所以对女儿他只希望,她能自由快乐成长。


他曾提过:

“女儿现在打高尔夫球、出行都是飞机头等舱、住的也是五星级酒店。”

他的计划就是通过自己努力,给女儿准备一辈子花不完的钱,未来她想做什么行业都可以。


她很喜欢画画,以后就给她开个美术学校,招不到学生又怎样?

“我让我员工孩子免费去学,学费我来掏。”

有人觉得张雪峰这样,是把女儿“养废了”,可我觉得张雪峰是真正想透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是张雪峰,有能力让孩子快乐长大,轻松过上更好的生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何必还逼孩子没苦硬吃?


没日没夜做作业,考上清华北大又如何,无非也就是多点工资,但钱在父辈已经赚够了,那一两万工资意义不大,还不如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没有考上大学又如何?


实在不行,就帮她找一份体面的工作。


只要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结果差一点那也没关系。


归根结底张雪峰不是不卷,而是卷的是自己。


通过他这一代人的努力,给女儿拉高了起点,就能免去了很多现实压力。


当一个人不用再为谋生努力,很多事情就不是非做不可,很多焦虑就可完全避免了。




前段时间王诗龄又上热搜,15岁的她拥有了一辆宾利。


在巴黎时装周上,用一口流利英文和记者侃侃而谈。


其实王诗龄的成长轨迹,就是典型的拼父母。


李湘很早就说过,她对女儿的人生规划是:

“未来的朋友来自世界各地,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最终选一个她喜欢的地方生活。”

她不需要她多会赚钱,不需要她学历有多高,她更关注的是她的见识和眼界。


更希望她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而王诗龄也没被养成那种只会吃喝玩乐的废物富二代。


她喜欢画画,目标是牛津大学艺术系。


有父母托底,她从小卷的方向,就不是去刷题做试卷,而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了画画上。


她的家庭也给她提供了顶级资源,她爷爷是著名画家王晖。


5岁王诗龄就跟着爷爷学画画。


李湘和王岳伦还带着王诗龄,去拜访过顶级画家曾梵志。



因为目标明确,她也没留在国内卷高考,而是去了英国博奈顿女子学校。


在那里王诗龄去年拿下了,67万元的设计奖学金,今年再次获得学校的圣诞艺术奖。



你会发现这种不卷成绩的孩子,反而可能会走的更远一点。


因为他们没有被压抑天性,还有父母资源的加持,一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兴趣不断驱使着努力,最后反而做的比别人更好。


一些专业的调研机构发现,许多卷成绩的孩子,在过了高考那关就不再努力了。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


很多家长拼命卷孩子,觉得成绩好就能逆袭人生。


但他们没意识到一个问题,孩子就算成绩再好,拉开的差距不过是几十分罢了。


毕了业如果没人引导,没有父母指明方向仍然是牛马在职场内卷。


真正能让孩子拉开大差距的,恰恰是父母的努力和格局。


所以,网上有句话:

“二流的父母在拼命卷孩子成绩,而一流的父母都在拼命卷自己。”



去年我家小区发生过一件事:


高考出成绩那天,一位小姑娘发挥失常,她的父母暴跳如雷,指着女儿的鼻子大骂:

“别人的孩子都能考好,你怎么就这么没用?

为了供你上学,我们省吃俭用,你却如此不争气,真是让我们寒心!”

可实际上这对父母,连一份正经工作都没有,整天泡在牌桌上,回到家不是追剧就是刷手机,他们自己过的浑浑噩噩。


但把所有希望都压在女儿身上,希望女儿考上名校赚很多钱,改变他们一家的命运。


当天夜里,小姑娘离家出走了。


后来又是报警又是调监控,最后在一个偏僻的河边找到了,那时小女孩正准备自杀。


这件事在小区疯传,许多父母看到这个快抑郁的女孩,一下就和自己的孩子和解了。


很多平庸的父母,没有办法接受孩子平庸,但可以接受自己平庸。


为什么他们会焦虑、会失控?


因为他们没有给孩子兜底的能力。


他们把希望完全压在孩子身上,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人生再无可能。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