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狼医生
不会写小说的科普少年不是好医生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狼医生

第三章(2):从零开始学:化疗患者怎么补营养?

狼医生  · 简书  ·  · 2018-02-07 19:4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医生说的什么卡路里,抗氧化剂,欧米伽3都是什么意思?根本听不明白只能默默点头,回到家还是一头雾水。”

“补营养,无非就是多吃嘛!”

“医生总说这个吃多少克,那个喝多少毫升,对于我们来说也太难测了吧”

假如你是一个对营养一无所知的新手司机,刚刚开启了一段陪伴亲人化疗的旅程,那么请上车。

既然决定了化疗,那么我们就都明白营养对于一个患者来说有多么重要,因此我会逐渐带你了解人体重要的营养素,以及我们怎么补,才更有可操作性。

蛋白质:癌症患者太缺蛋白质了

蛋白质这个名字我们没有人会觉得陌生,因为人体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人体目前有两万多种可以发现且命名的蛋白质,并且大部分人体还不知道确切的功能,这些蛋白质组成了非常庞大的体系,能够彼此调节,携手发挥巨大的生理功能。

我们在生活当中也少不了听到各种各样补充蛋白质的词汇,“这个高蛋白你要多吃点”,“这是动物蛋白,那是植物蛋白”,“想补蛋白就得靠蛋白粉”。

那么这些到底是谣言,还是确有其事呢?

首先要知道,我们人体需要蛋白质来负责生长,修理组织器官,并且保持我们的免疫系统处于健康的状态。当人体缺乏足够的蛋白质的时候,就像缺乏了原料,那么人体会启动一种“拆迁”机制,对肌肉等富含蛋白的组织进行一定的破坏,把蛋白释放出来,供给人体最高的需求——活着。缺乏蛋白质会让人体从疾病当中恢复的时间显著延长,并且降低人体对于感染的抵抗力。

另外,肿瘤患者会比正常人更加需要蛋白质。一方面,肿瘤的生长需要大量的蛋白质,而且肿瘤是个会“偷电”的家伙,它会非常狡猾地从人体的血管当中偷出几根电线来偷偷供给它自身。

因此很多中老年朋友有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就变得“苗条”了,明明自己也没有少吃,也没有多运动,但是瘦得非常快。一次一个朋友似乎是觉得自己瘦下来了,焕发了第二春,还在朋友圈晒身材,我这一看觉得不对劲啊,想提醒他去查一查。但是这一想,别人正臭美呢,我这泼冷水的会不会不招人待见。

最后我鼓起勇气还是委婉地建议了一下朋友,说是医院刚好有优惠套餐,建议他做个体检。他倒医院一检查,才发现是身体里面果然养出了个瘤子。

那么瘤子吃掉人体的营养之后,人体自然就会相对地缺乏蛋白质了,于是就更可能出现免疫力下降,身体乏力的症状。这个时候,人体更需要补充充分的蛋白质,来保持足够的抵抗力,对于外界的感染,也更是对于自身的肿瘤。

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的优质蛋白来源包括:鱼、家禽(鸡、鸭、鹅、鹌鹑蛋)、红瘦肉(猪牛羊等)、鸡蛋、低脂奶制品、坚果或者坚果黄油、干豆类、豌豆、扁豆以及豆制品。

人体总共有20种氨基酸,其中有12种叫做非必须氨基酸(不是特别必须通过食物补充的),它并不是因为我们不需要,而是因为,不同种类的氨基酸之间互相是可以转化合成的,我只要有其中一种,就可以根据我自己的身体需求合成另外的11种。

但是人体(对于成人来说)还有8种叫做必须氨基酸,也就是说,它是我们必须通过食物来补充的,这些氨基酸我们人体恰好没法合成,必须要借助外来的食物才可以。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食物种类和来源要多种多样。

聪明的朋友就会问了,有没有哪些食物含有所有的氨基酸呢?。没错,这就叫做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它既含有必须氨基酸,又含有非必须氨基酸,也就是可以提供人体生产自身可用的蛋白质所需的所有氨基酸,是高质量蛋白质。例如:牛奶、鸡蛋、鱼类、肉类。所以多吃这些食物,可以让你的蛋白质摄入从结构上首先正确。

那么最重要的问题是,吃多少呢?

曾经有朋友问我,既然说肿瘤患者最可能缺蛋白质,那我使劲吃行不行?他不但是这么问的,还是这么做的。他告诉我每天除了吃N个鸡蛋以外,还要自己吃大量的蛋白粉来补充,问我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我问了问他,最近小便泡沫多不多?他自己回忆了一下,重重地点了点头。

大量的蛋白摄入首先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如果蛋白质摄入量过高,远远超出了人体的需要量,就会首先从肾脏当中滤出去,当尿液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时,就好像我们家里往池子里面倒过牛奶或者豆浆,会觉得起了很多的沫子,那就是蛋白质含量过高的作用。

而且蛋白质摄入量过高,会加重身体各个脏器的负担,因为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尿素氮”需要在肝脏当中合成尿素排出体外,如果排出的速度赶不上生成的速度,人体就会出现燥热,并可能出现骨质疏松、动脉硬化等新问题。

我们的身体需要的蛋白质数量是有限的。 一般正常人建议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入蛋白质数量是1-1.2克,《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18-50岁的成年人,男性蛋白质摄入65g,女性蛋白质摄入55g。但是肿瘤患者因为还存在肿瘤的消耗,因此需要的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摄入1-2克。因此,一位60公斤体重的患者,每天需要蛋白质的含量大约在60g到120g之间,才有可能能够让患者抵挡住化疗的暴风骤雨。

首先给大家示范一个表格。

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利用率:

食物    100g食物内蛋白质含量(g)        蛋白质纯利用率(%)

鸡蛋         12                                          94

牛奶         4                                            82

鱼肉         20-25                                    80

糙米         8                                            70

肉和禽类      19-31                               68

干黄豆     36                               60(豆制品可达80)

假设说我们吃了100g的鱼肉(2两),那么从蛋白质的摄入量就可以按照如下的公式进行计算:

蛋白摄入量= 20(100g食物内蛋白质含量)* 80%(蛋白质纯利用率)

也就是16g,大约吃半条黄花鱼即可。

所以,我们用这个方法来简化一下食物到底能够补充多少蛋白质:(此处配图)

1个鸡蛋:6g

2两米饭:5.6g

100g鱼肉:16g

100g鸡胸肉:23g

100g黄豆芽:10g

一小把花生:6g

100g豆腐:8g

一个面包:7g

类似的,我们一个中午如果吃2两鱼肉,2两米饭,2两黄豆芽,1两鸡胸肉,那么可以获得蛋白的含量就是16g+5.6g+10g+11.5=43.1g,一顿中午饭基本就达到了最低需要量(60-120g)的一半以上,再加上早饭和晚饭,以及中间的加餐,是不是一点也不难呢?

但难就难在,化疗当中的患者也许不是每顿饭都会有胃口,或者都很能吃。所以我总是和很多患者讲,其实你再多吃一点点,该有的就都有了。把你的每一餐尽可能所有菜都吃全,在难受的时候再坚持一下,你会发现你的康复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肿瘤化疗患者,动物蛋白好,还是植物蛋白好?

动物蛋白一般是“完全蛋白”,因为动物和人体的结构最为相近,所以组成的氨基酸也大致相同,特别是含有人体所有的20种必须和非必须氨基酸。因此人类作为肉食动物,是有生理基础的——我们吃肉觉得香,正是因为我们的味蕾让我们觉得香,因为身体更需要这类蛋白,才便于吸收。因此单纯从摄入蛋白的角度,我们为动物蛋白疯狂“打call”。

但是植物类食物当中,也富含大量的蛋白质,例如黄豆、豆腐等,但是例如绿叶蔬菜等食物的蛋白含量就非常低了,同时,由于人体吸收的能力不如食草类动物,肠道内缺乏相应的微生物来帮助我们消化和转化植物蛋白,因此植物类蛋白质的天然吸收(大约70-80%)要低于动物蛋白(大约94-99%)。

虽然我们知道,如果当身体只缺蛋白质的时候,补充动物蛋白会更全面更好吸收,这就意味着我们只要吃肉就可以补充蛋白了么?当然不是。

植物蛋白吃太多,蛋白质吸收不足,而且长期吃素,人体很可能会缺乏植物当中比较缺乏的甲硫氨酸等,对人体的代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如果人只吃肉,用中医的话讲,非常容易“上火”。动物肉类食物虽然蛋白质含量高,但是脂肪含量也很高,同时缺少人体肠道消化必须的膳食纤维,

因此我们才倡导膳食均衡。我们需要知道哪些植物当中富含蛋白质,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把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很好地结合起来。目前建议肿瘤患者因为高蛋白的需求,因此可以每天的蛋白来源一半都可以来源于动物蛋白,简单地可以理解为,先往嘴里夹块红烧肉,再往嘴里放进一块豆腐,美味和营养都不可以辜负。

推荐饮食:

早:1个鸡蛋,1碗小米粥,2-5两面包/油条/包子

午:2两鱼肉,2两米饭,2两瘦肉,蔬菜若干

晚:2两米饭,2两瘦肉,1两豆子/豆制品,豆制品蔬菜若干,坚果若干(核桃、松子、榛子等)


碳水化合物:越吃癌细胞长得越快么?

碳水化合物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了,想到它,可能我们第一个会想到的就是,热量!年轻的姑娘要喝低碳水化合物的饮料,要长肌肉的小伙子要摄入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碳水化合物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燃料”的基石,似乎没有什么可说的。

但是越是简单的事情,谣言似乎就会越多。一个病人本来手术得好好的,听了家里亲戚的一通歪理之后,选择戒掉碳水化合物,不吃主食,硬是在化疗的时候直接被感染的风暴卷进了死亡的深渊。

这一切都源于一篇很古老的研究,早在50年代,一位名叫Otto Warbug的科学家发现癌细胞在代谢的过程中,和正常细胞有一个关键的差异,健康细胞通过线粒体利用一系列反应产生能量,但是癌细胞似乎能够通过更直接的反应,直接用吸收的葡萄糖供能。于是聪明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观点,癌细胞更喜欢糖,而利用脂肪和蛋白类食物产生能量的能力更弱小。

这在当时是一个引起轰动的试验,直接导致了无数人扑到抗癌的研究当中去,似乎只要采用“生酮饮食”的方法就可以治疗癌症,美国总统也宣布了21世纪一定能够攻克癌症。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没有一项研究可以证实,停止摄入糖就可以治疗癌症,甚至连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也没有改变。

类似的研究一直到近年来也有人在不断的尝试,但是仍然没有确切可信的证据。更多的还是江湖传言此起彼伏络绎不绝。

我们要想真正地理解碳水化合物,首先要知道,碳水化合物这个名词的意思,是指某种物质最终能够被简化成若干个碳和若干个水分子的形式,也就是(CH2O)n,而小朋友们最爱吃的糖,还有我们每天吃的淀粉,都是碳水化合物当中最著名的一种。

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

淀粉来自薯类、豆类、谷类

果糖来自水果、蜂蜜等

蔗糖来自甘蔗、蜂蜜等

乳糖来自奶及奶制品等

海藻糖来自食用蘑菇等

纤维素包含在所有植物(如小麦制品等)中

半纤维素来自小麦、黑麦、大米、蔬菜等。

吃淀粉和吃糖有什么不同?

对于癌症病人,特别是对于化疗病人而言,特别特别是对于有糖尿病的化疗病人而言,我们来划个重点,吃淀粉是对的,吃糖是绝对不鼓励的!

既然淀粉和糖都是碳水化合物,而且无论是糖、巧克力还是冰淇淋,吃起来都让人那么欲罢不能,有同学会问,是不是淀粉提供的能量更多?

这就像当初小学生经常考的那个问题,1公斤棉花和1公斤铁哪个重?其实碳水化合物的能量计算非常简单,1g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4大卡的热量,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吃掉300g(6两)的碳水化合物,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基本就能够长期生存了,虽然说我们每天不可能光吃碳水化合物,一般人也不一定能吃这么多。

所以对于糖和淀粉来说,100g糖基本上含有99%的碳水化合物,而100g米只有78%左右是碳水化合物,理论上糖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似乎还多一些,那么为什么不建议吃糖呢?

并不是因为糖提供的碳水化合物不够多,而是不适合。

为了弄明白这个,有一个词我们就必须要明白,它叫做升糖指数。它指的是食物吃进去之后,短时间内提高血糖的能力。为什么老人总说吃粗粮好吃粗粮好,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越是精细加工的食物,升糖指数就越高,例如米粥,烂面条等,因为好消化好吸收,所以血糖涨得很高,越是糙的食物,升糖指数就相对更低一些。

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农民伯伯身子骨都相对更硬朗一些,除了长期的劳作保持能量的消耗之外,吃的东西也相对健康,而成立的各位少奶奶们大多都很早进入了油腻的状态。

所以说,使用糖和淀粉的差异,更多的是在升糖指数。淀粉更像是娟娟溪流滋润你的身体,糖更像在体内打出了一发能量的核弹,为了降低核弹的影响,胰腺疯狂地加工胰岛素加工到筋疲力尽,肝脏拼命地把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储存在肝脏当中。长此以往,问题也就来了。

肥胖,糖尿病,癌症,都会接踵而至。

在美国癌症协会的官方网站上,也明确写着“少吃甜食,容易致癌”这一条。其实基本的逻辑是甜食会促进肥胖,而癌症,超级喜欢胖子。

那么对于化疗当中的病人,特别是糖尿病人,就更不建议吃甜食了。甜食带来的血糖增高会使人体成为一个蜜罐子。本身化疗的患者白细胞就有可能偏低,这个时候的人简直是细菌的最爱,营养含量又高,体内的抵抗能力又低,不找你找谁?

那么既然癌细胞喜欢糖,所以碳水化合物也不能多吃么?

目前没有任何的研究会表明减少碳水化合物的饮食能够降低肿瘤生长的速度,或者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反,因为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所导致的免疫功能低下,却造成了很多患者的化疗中断,从而使肿瘤过早地复发。

想象是美好的,但是真正地饥饿疗法并不是让患者不吃,而是通过阻断癌症组织的供血血管,让癌组织缺氧坏死。人不吃就只有一个结局,就是死在癌症消失前面。

不少患者都会因为担心癌长得更快而减少饮食,但是我经常会给我的患者讲一个基本的逻辑。我们已知化疗能够增加治愈的机会,哪怕只有20%,你这明确的20%不要,而是选择有明确证据证明无效的禁食,这不是本末倒置么?

所以,吃好是关键,会吃更重要。


脂肪:没有不能吃,只有不会吃


有人会说,脂肪不就是油么?这题我会,肯定要少吃啊,多吃油那不是更胖了,心血管风险也高,肿瘤风险也高的。所以很多患者在手术之后相当一段时间里,都从来不碰油。

特别是我们肺癌手术之后,因为淋巴液渗出的问题,会让病人少油饮食一段时间。但是有一次一个病人来找我复查,说已经手术后两年了,还是一滴油不敢吃,我问为什么,这才知道原来出院的时候小大夫和他说最近少吃点油腻的,结果他自己不明白到底什么才算是“最近”,索性就养成了这个一点油不沾的习惯,家里做饭做菜都是用煮和蒸的,也不吃鸡蛋,也不敢吃面包。

完全不需要,脂类食物其实对于癌症患者而言,并不是致癌因素。恰好相反,脂类食物有的时候还是抗癌神器!

脂肪在人体的营养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脂肪和油都是由脂肪酸构成的,是食物能量当中三大基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当中的中坚力量。如果说人体是一辆车,那么蛋白质就是酒精(4kcal/g),碳水化合物也是酒精(4kcal/g),脂就是超浓缩汽油(9kcal/g)。

我们知道,人一天能够吃的东西是有限的,特别是化疗的患者,他们更需要用最少的饮食吃到最多的饮食,因为他们每天只有很少量的饮食空间,大部分时候也许会在呕吐当中度过。所以光吃碳水化合物,往往达不到一天所需要的能量,但也许稍微加一点点油,所需要的能量就能够达到了,毕竟谁都知道,烧油比烧究竟要好使的多了,1g脂肪能够提供9kcal热量。

脂肪除了提供能量以外,还有很多作用。人体能够把摄入的脂类物质打破成脂肪酸,并且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细胞当中,并且在肚子里面形成一个像快递里面防撞泡沫一样的被子,盖在腹腔内脏器的表面,起到缓冲作用。同时脂蛋白还是非常优秀的快递员,可以运输那些不溶于水,但溶于脂的重要维生素。

所以脂肪并不单纯是减肥时候的敌人,它也是我们重要的朋友。例如在减肥人群当中,大家都知道一味地不吃饭是不行的,你把减肥所必须的“能量”和“原料”都丢掉了,哪有力气减肥?

脂肪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那些会让你变胖,会阻塞在你血管当中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是要减少摄入的,而另外那些负责搬运走沉积在身体各个地方的脂肪清洁工,是需要加强摄入的,例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从食物油当中获得,如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等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在向日葵油,玉米油和亚麻仁当中获得,另外,它在海产品当中的含量也很高。

说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癌症患者的神药也不为过。虽然这一串术语很难理解,但只要一说帮助宝宝进行智力发育的DHA,大家就能明白了,原来脂肪也有好东西。

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最关键的营养物质莫过于这类w-3(欧米伽3)系列脂肪酸了,包括α-亚麻酸(w-3),DHA和EPA。科学家发现w-3脂肪酸可以显著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他们分别给长有肿瘤的实验老师投喂三种食用油,发现相比于食用猪油组,食用α-亚麻酸一组的老鼠身上的肿瘤明显被抑制了。

研究发现,这有可能是w-3系列脂肪酸能够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刺激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功能。因此一些免疫加强型的肠内营养液当中,加入的正是w-3这种成分。

人类学家从一些化石当中寻找的证据可能提示,在人类的起源和进化当中,脑容量急剧扩张,智力快速崛起,从而让人类进化到生物链顶端的时期,也许是从生活在海边的原始人类当中开始的。

其实,这种好东西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食物的获取已经不存在太大的地域差异,例如深海鱼,亚麻籽油等食物都含有大量的w-3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主要是在动物肉和家禽肉类当中存在,全麦或者低脂牛奶,芝士和黄油也是主要来源。一些植物油,例如椰子油,棕榈仁油也是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能够显著增加胆固醇水平,增加心血管意外的风险。目前指南要求人体每天从饱和脂肪酸的能量获取应小于10%(其实也就是一天最多吃一个冰淇淋甜筒)。

反式脂肪酸:主要是当植物油加工成固态时产生的,如人造黄油或者起酥油等。另外在膨化食品类的零食,以及油炸食物和在乳酪类产品当中,由于植物油的部分氢化也会产生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人体正常代谢反式脂肪酸的速度一般是51天,代谢速度非常的缓慢,因此反式脂肪酸导致肥胖的能力是普通脂肪的7倍。因此国际的指南要求很明确,对于反式脂肪酸,能不吃就不吃。

反式脂肪酸在中国多见于反复使用的食用油,由于节约成本,因此一些商家会反复用一桶油来制作油炸肉串和炸鸡等食物,而且之前用的油也一般不是橄榄油,所以这类食物对于人来说是要减少使用的。这也提示我们大家在炒菜的时候尽量多使用橄榄油等。


三大营养素的合理配比


其实每一样食物当中,都会或多或少含有这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只是比例的不同而已。例如淀粉主要以大量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为主,而牛肉当中蛋白含量较高,含有中等量的脂肪和中等量的碳水化合物。

为什么有些人一直吃肉,但就是不长肉?

其实人体吸收三大营养素的本质是为了吸收能量和蛋白质,之后便可以用这些蛋白质作为材料,用能量作为燃料,去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我们一把会减少蛋白质作为能量的消耗。打个比方,我们想要做一道菜,烤五花肉,这个时候突然发现煤气不够用了,于是我们只好拿出一半的五花肉榨油去烧火,另外一半五花肉做成菜去吃。这就无形当中损失了一半蛋白质。

营养吸收也是一样,例如在早餐当中,很多人选择喝牛奶吃鸡蛋,但是不吃小米粥面包等主食,这就导致这些牛奶和鸡蛋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蛋白是被浪费掉的。在营养吸收当中,我们希望蛋白质不承担,或者少承担能量供给者的角色,而是把原料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来供能,这两者的比例一般会在碳水化合物:脂肪1:1到3:2之间,而对于肿瘤患者,我们前面提到过,碳水化合物似乎相对脂肪来说更容易被癌细胞所吸收,因此指南推荐这两者的比例就在1比1即可。

什么才算是1比1呢?我们举个形象的例子,一个60kg体重的人,每天需要1500kcal的热量,那么需要750kcal由碳水化合物构成(188g),大约是4两米(注意是纯米,换算成米饭的话,大概需要4小碗),另外750kcal由脂肪组成(83g,大约是3两猪肉,或者1两半花生)。

患者朋友不用特别注意该怎么去配比,只要正常的饮食即可。注意好主食、脂类产品和蛋白质的均衡,你的肠道非常聪明,剩下的事情它统统都会帮你搞定。


水:不但要好好吃,更要好好喝


水和液体对于健康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化疗当中的人群,有时候喝比吃还要重要得多,因为少一顿饭可能人并不会怎样,但是喝水不足,又因为腹泻和呕吐造成大量体液的丢失,也许会因为脱水而出现生命的危险。

假设发生脱水的时候,有经验的家属应当立刻帮助患者寻求医疗帮助,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可以使机体迅速恢复。虽然人可以通过食物进行水的补充,但每个成年人每天至少要喝8杯水,来保证体内细胞的基本需求,因为水是细胞活动和代谢的基础。

为什么说化疗的时候,既要吃,又要喝?

有些化疗方案会要求水化,意思就是大量地补充水分,这是因为什么呢?我们首先要了解化疗为什么要一个周期一个周期地做。

我们还是把化疗理解为农药杀虫子,我们虽然知道虫子比人体正常的秧苗更害怕农药,因为虫子比正常的秧苗更喜欢“生娃”。但是当我们无限制地增加农药,超过一定的浓度后,我们也没法再杀死更多的虫子,因为农药只能杀死正在“生娃”的虫子,但是过高的农药浓度对人体的正常秧苗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所以我们会等待一段时间,等待剩下的这些虫子再开始“生娃”的时候,再用农药来杀一波,这就是化疗周期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们每次的农药只要给到了一定的剂量,达到了药效就足够了,就算在体内储存更长的时间,也没法达到更好的效果,但是对肾脏会带来巨大的毒性。所以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大量地吸收液体,来促进排尿,把这些对身体有害的毒药全都排泄出去。

因此我们再进行化疗的时候(主要是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等),医生不但要给你输入大量液体,也会嘱咐你自己多喝水。这个时候千万别以为这个多喝水就是一种安慰,而是一定要抱紧自己的暖壶,使劲喝水,使劲上厕所才好。一般情况下,需要喝多少呢?我们会给患者形容,大约两个暖壶吧。一天内的液体总量(含输液)最好在3000-4000毫升。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化疗之后,肿瘤缩小的非常明显,而且也没有明显的作用,所以才能接受更规范的治疗,相反很多人效果不咋地,副作用一大堆,也许都是水没有喝到位的缘故吧。

因为排尿的同时会带走一些离子,所以喝的水也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橘子汁,橙汁,脉动等饮料,适当补充一些电解质。

作为家属,我们能够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记录好患者的出入量,所谓出入量,入量指的是每天喝的水,吃的东西(如粥,面条的量,按碗计算)全部记录下来,交给护士计算出入量用。而出量包括尿量,一般医院的厕所都有可以计量的尿壶,可以尿在尿壶当中记录下来再倒掉。

为什么要计算出入量呢,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一次性输入大量的液体,如果排尿量不足,连续几天下来,可能会增加身体里面的血容量,对心脏是个不小的负担。所以每天最好保证出量和入量的平衡,家属能做的,就是把出入量计算好,然后把如何平衡的问题交给医生。

化疗的病人还能喝酒么?

既然要多喝点,那喝点酒行不行?

目前已经有明确证据证明饮酒与这些癌症脱不开关系:口腔癌、喉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等。在癌症患者当中,酒精的摄入能够显著增加新发癌症和癌症复发的风险。

研究发现一项很有意思的现象,酒精可以提高人血液当中雌激素的水平,理论上讲,这能够增加部分雌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复发的风险。另外一项研究表明,酒精可能对于肥胖的女性患者造成的伤害更大(为什么已经肥胖了,酒精还要来伤害我)

在化疗期间,请患者们一定管住自己的嘴,千万不要喝酒。我们都知道,酒精主要是在肝脏代谢的,但是一同在肝脏进行代谢的还有我们的化疗药。所以如果酒精占据了一部分肝脏的功能,那么有些毒素就不能及时地被代谢和排除。同时,酒精对肝酶的竞争也可能导致人体不会很好地发挥抗癌药物的效果。

另外,即使很小量的饮酒也可能会刺激或者加重口腔溃疡,如果你有口腔溃疡的话,那么请一定不要饮酒。


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化疗中,不得不补的维生素


我们的身体其实只需要非常少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来保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大部分在天然的食物当中都能够获得。当下有非常多的保健品打着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旗号把这些东西提取出来,压成药片再以高昂的价格卖给我们。

但其实,一个人只要进行均衡的饮食,每日补充充分的能量和蛋白质,一般情况下你都可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但是对于化疗当中的患者,有的时候你可能恰恰没有办法做到均衡饮食,特别是当化疗副反应出现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会建议患者除了在那些吃不下饭的日子里面,用一点点的胃来消化这些浓缩了维生素的药片进行额外的补充。当你几个月都没有正常饮食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你的医生,也许你需要查一查是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

很多人虽然选择了自己去吃大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保健品,但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大量的保健品也许反而使得他们的化疗效果不如别人。就算是要吃,也一定要记得每天的补充上限不可以超过人体的每日需要量,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

当然,有一种化疗方案是必须要补充维生素的,那就是当采用培美曲塞这个药物时(用于肺腺癌的一线药物),不但需要补充维生素B12,还要同时补充叶酸。

由于培美曲塞是一种叶酸的拮抗剂,也就是会对抗叶酸在体内的作用,于是对于叶酸参与的骨髓增生也同样会抑制得非常严重。所以培美曲塞更容易造成患者出现骨髓抑制,例如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等等。

因此,为了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反应,特别是3及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口腔溃疡等非血液学毒性,使用培美曲塞治疗 必须同时服用低剂量叶酸或其他含有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制剂

叶酸片该如何服用? 第一次给予培美曲塞治疗开始前 7 天至少服用 5 次日剂量的叶酸,一直服用整个治疗周期,在最后 1 次培美曲塞给药后 21 天可停服。患者还需在第一次培美曲塞给药前 7 天内肌肉注射维生素 B 12 一次,以后每 3 个周期肌注一次,以后的维生素 B12给药可与培美曲塞用药在同一天进行。叶酸给药剂量: 350-1000ug, 常用剂量是 400ug ;维生素 B 12 剂量 1000ug。

因此我们会建议患者在化疗开始之前一周就开始口服金施尔康来补充叶酸和b族维生素。

硒元素到底要不要补?

之前有很多患者拿着一些打着补“硒”旗号的中成药来找我,说是癌症之所以得就是因为缺少这个元素,多补充就能不得癌。

我们知道,教科书上提到过河南林县等区域食管癌好发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地方的突然缺乏硒元素。但是这是我们在土壤当中发现的差异,充其量只能作为一条线索,事实上我们需要更直接的证据。也就是到底补充硒元素能否预防肿瘤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解答。

2014年一篇研究总结了55篇大型的随机对照研究,统计了超过110万个的临床数据,虽然发现在亚组分析当中,硒元素水平的高低(血浆中或者指甲中测得)与某些特定类型的癌症相关,例如胃癌、膀胱癌和前列腺癌等。但是综合来看,目前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实,补充硒元素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复发率。

所以本来癌症化疗的患者就已经吃不下东西了,就千万别让他们的胃再因为这些没有意义的补剂去浪费空间了,留下点胃吃个鸡蛋都比这些有用得多。


膳食纤维:少了多了都不好


膳食纤维怎么吃

膳食纤维其实也是碳水化合物的一种,只不过这种碳水化合物是从植物当中所获得的,人类不像食草动物一样,没法消化这些食物,所以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怎么吃进去怎么排出来。

膳食纤维分为可溶性的膳食纤维(例如燕麦麸)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如全麦类食物)。可溶性纤维能够通过降低胆固醇的水平来帮助人降低心脏病的风险,不可溶性的纤维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改善肠道功能。

豆子,蔬菜,全麦,核桃和水果都是很好的膳食纤维来源,这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还含有大量能够降低癌症风险的营养成分。

多吃蔬菜多吃水果

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可以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在大多数研究当中,进食更多的食材和水果都与降低肺癌、口腔癌(嘴)、食道癌(连接着嘴和胃),胃癌和结肠癌密切相关。近期的研究也提示,加强蔬菜的摄入可以降低这些癌症的复发风险: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但是原因尚不明确。因此研究机构推荐,增加蔬菜的种类,每天换着吃,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目前,中国营养学会颁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每日每人应摄入300克—500克蔬菜,也就是一斤。虽然一斤听起来很多,但是做过饭的朋友们都应当知道,这些蔬菜炒出来也就是一整盘蔬菜的量而已。但是朋友们也要记住,吃菜也不要超过食物总量的一半,因为过多的膳食纤维会影响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有效吸收!

深颜色蔬菜要多吃

根据颜色蔬菜可以分为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深色蔬菜主要是指深绿色、橘红色、红色、紫色蔬菜等。

深绿色蔬菜主要包含叶绿素,如菠菜、油麦菜等;

橘红色蔬菜主要包含β胡萝卜素,如胡萝卜;

红色蔬菜主要包含番茄红素,如西红柿,红辣椒等;

常见的紫红色蔬菜:红苋菜、紫甘蓝。

我们选择深色蔬菜,不止是因为它们蕴含的营养成分,更是因为这些五颜六色的蔬菜特殊的色彩,风味和香气本身就可以让化疗的患者心情愉悦,食欲大开,患者能吃,爱吃,有时候比什么都重要。

选择新鲜应季的蔬菜

由于现在的大棚种植,让我们摆脱了过去只能吃应季蔬菜的限制,在冬天也可以吃西瓜,夏天也可以吃大白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但是很多营养物质在应季的食物当中含量更为丰富,例如冬季的番茄维生素C的含量远低于夏季。另外,应季的食物口感更佳,是患者最好的选择。

另外,蔬菜在远距离运输、冷冻和储存的过程中都会损失大量的维生素,如果又在家里放了几天,再加上不正确的烹饪方法,可能真正被人吃进去并吸收的维生素含量就少之又少了。另外,也有研究报道,放置时间过久,开始出现腐烂的蔬菜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也可能会上升,这也是癌症患者要坚决远离的。

最好选择不带皮(去皮)的蔬果

对于化疗当中出现白细胞降低的患者,这个时候如果生吃蔬菜水果的话,最好要吃不带皮(或者说可以去皮)的,例如香蕉、橘子等,减少洗不干净所造成的肠道感染等情况发生。

吃素能减少癌症复发么

那么有朋友就要问了,我只吃素的能降低癌症的复发么?

在前面手术当中也已经提过了,很可惜,并不能。目前虽然有很多素食者,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证实这些“食草动物”的癌症复发风险低于“食肉动物”。素食主义的患者可能会通过食物获得低脂、高纤维素的饮食,从而让人形苗条,但是即使是素食主义者,我们也建议在化疗期间不要纯素,建议少量进食一些蛋奶类的食物。因为仅仅从植物蛋白当中摄取的营养物质也许并不能为你的化疗保驾护航。


抗氧化剂:好东西都在食物当中


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A,C,E,硒元素和锌,另外还有类胡萝卜素(比如β-胡萝卜素)等,这些非常不起眼的小玩意能够完成一个重要的使命。

在人体当中可能会随着情绪紧张、炎症损伤等因素,使受损伤的部分或者人体自身释放出一些氧自由基来,目的是为了富集到炎症的区域,招募一些打手,也就是炎症细胞来修复这些损伤,但是这些氧自由基实际上也是癌症发病的凶手。

这些氧自由基就好像亮出了獠牙的毒蛇一样,随便咬在身体的哪个部位,毒液就可以使附近细胞的DNA发生变异,从而增加细胞癌变的几率。那么这些抗氧化剂的作用也非常简单,他们可以合成一些保护罩,套在这些毒蛇的獠牙上,让他们没有能力造成破坏,这就是抗氧化剂被传为抗癌神药的原因。

但是既然抗氧化剂这么厉害,普通人怎么获得呢?其实,你只要每天摄入大量的蔬菜水果就可以了,例如像蔬菜当中的番茄红素等,都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剂。

至于保健品方面,其实人只要能够吃好饭,那么不需要任何保健品,如果吃不好饭,吃保健品也补不过来。因此正如美国癌症协会的官方建议一样,我也反对患者常规服用各类保健品。

如果患者坚决要吃一些,或者家属坚决要买一些表心意的话,顶多吃一些复合维生素的保健品即可,否则只有白花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