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阅读的同时不忘动下手指头,关注我们的微信官方账号
“
广告资源速递
”
转载请注明来源。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冲击人类社会方方面面,传媒行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广播电视媒体,还是网络视听平台,无论是节目制作、影视剧拍摄,还是广告主的资金投放,都在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新环境的变化。本文根据网络公开资料整理。
疫情发生后,社交网络平台信息爆炸,电视媒体扛起媒体使命与社会责任感,成为全国人民了解疫情信息的权威窗口。新闻时事类节目收视飙升,总收视率涨幅达68.9%,其中CCTV新闻频道收视率涨幅相对春节前更达到154%。此外,宅家生活使得全家人陪伴在一起,少儿节目与电视剧在点播场景中,也大比例胜出,成为观众主要收看的内容。
据勾正数据发布的信息,春节期间智能电视平均日活率达52%,同比上涨15.6%,相对春节前一周上涨10.6%。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统计,2020年2月,共有7部黄金时段电视剧、19档61期综艺节目和5部54集纪录片收视率超过1%。防疫抗疫相关公益广告全方位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和感人事迹,平均每日户均观看7条次,最高峰值达9条次。广播方面,新闻类广播收听率上升,而对于电台来讲广告承载量较大的交通、音乐等频率收听率下降。
以腾讯、优酷、爱奇艺、芒果TV为代表的网络长视频平台日活陡增,在线时长同期增幅明显。以腾讯视频为例,播放量同比2019年增幅18%,比节前增幅15%;观看时长同比2019年增幅5%,比春节前增幅13%。用户付费方面,除了爱奇艺、腾讯视频持续位列APP Store畅销榜非游戏类前两名之外,芒果TV自1月23日起挤入并持续位列非游戏类前十名;因新剧更新较慢,用户会再次重温之前的热播网剧,大大提升了二轮剧的热度;爱优腾多部综艺推迟播放,预计今年二三季度优质网络视听资源将聚集,网络视听媒体竞争态势会加剧。
疫情推动了短视频和直播带货等“宅”经济的蓬勃发展。短视频、直播等在线泛娱乐行业迎来逆势增长;线下营销活动被迫暂停,直播带货等线上营销玩法成为新趋势。据Quest Mobile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短视频行业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日人均使用时长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头部短视频APP抖音、快手的日均活跃用户规模分别增长了38.9%和35.2%。居家防疫期间,用户“面对面”及时互动的需求反而更加强烈,“直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看卖货直播替代出门逛街,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新习惯。一旦成为长期习惯,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直播带货”板块的发展,与之相关联的网红经济也将迎来进一步爆发的可能。
“云录制”盛行。疫情对传统节目制作方式影响较大,尤其是大型综艺节目不能以原来的模式录制,在此窘境下,各平台与节目制作方积极应对,“云录制”成现阶段综艺录制的主流形式,如,《歌手·当打之年》《声临其境3》等。与此同时,“云录制”也让“云综艺”这一全新品类的节目应运而生。如,湖南卫视打造的两大“云综艺”《嘿!你在干嘛呢?》和《天天云时间》,通过视频连线+生活Vlog+云录制等新媒体的形式,将小屏内容大屏化,短视频内容长视频化,使电视媒体不断向新媒体有机融合。
“云综艺”将直播弹幕互动与短视频元素植入原有综艺模式。艺恩数据《2020开启云综艺时代热点分析》报告表示,疫情结束后,“云综艺”留存的几率较大,有望与传统综艺形成互补,借鉴直播平台现有玩法,跨越空间与形式的限制,在传统综艺中融入实时点歌、投票等互动参与方式。疫情给了电视媒体大胆向新媒体内容创新的尝试机会。
受限于疫情的发展,1月底,电视制片及演员委员会发布停止影视剧拍摄的通知,横店、无锡、象山等影视拍摄基地暂停开放。2月,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研究推动电视剧拍摄复工复产的措施,北京等地也相继出台扶持性政策。截至3月27日,象山影视城、上海影视乐园、横店影视城相继开园,长三角国际影视中心项目年中将开工;上海约50%影视企业复工;浙江17个剧组开拍,3个剧组正制景;江苏42家主要影视企业90%以上有限复工;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155家本市会员单位90%以上有限复工。
影视剧项目周期约为6个月—1年,一般的拍摄周期为3个月,因此由开机或拍摄停工传导至发行供给的影响虽然还不明显,但项目延期较为明确,由此带来演职人员的成本压力、现金回流延迟以及后续演员行程安排等问题,对影视剧制作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于影视剧剧本创作环节来讲,疫情期间有充沛的时间保障,正是编剧们搜集素材,创作剧本的大好时机,将为后疫情时代的影视剧拍摄、制作打下坚实基础。
线上流量竞争更加强烈,短期营销内容将偏向公益化。疫情影响,线下广告投放受到冲击,更多广告主将眼光放到线上,催生线上流量短期需求上涨,相关的营销、宣传内容也从娱乐化扩展到抗疫内容的公益化。AIS全媒体广告监测数据显示,商业广告从1月的日均7.06万条,下跌到2月1-9日的日均5.23万条,缩减26%。相应地,公益广告则从1月的日均1.45万条,上升到2月1-9日的日均2.3万条,增加59%。这不仅受广告主临时调整短期广告投放计划影响,也和电视台主动调整内容输出紧密相关。
广告主预算或收紧,营销节奏更加紧凑。疫情冲击线下商业、复工时间延期,给众多行业、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缓解困境,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减少广告投放,收紧预算,全力抓销售,补损失。因此,2020年的媒体广告招商难度会增加。
传媒产业在一个国家GDP中的占比,很大程度反应了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后疫情时代,传媒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必须寻找模式创新,才是真正的出路。
(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之媒、广电独家、蓝秒传媒、3C传媒研究、真老顽童、中经文化产业、CCSight等网络信息整理)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