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引发了世界性的自然保护运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日前透露,今年我国已正式启动制定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和布局规划工作,该标准将成为我国国家公园设立的门槛,下一步要形成《国家公园法》草案。国家公园稳步推进,全国将建60-200个左右,先期将优先启动50个左右。国家公园为什么建?怎么建?本篇图文结合进行详细解读。
来源:摄图网
国家公园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推动了自然保护事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新形式,也引发了世界性的自然保护运动。
自1872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诞生以来,国家公园这种自然保护地的模式已经在全球200多个国家通行。经过上百年的探索实践,国家公园的理念和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上自然保护的一种重要形式。全球已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上万个国家公园,总保护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保护面积的23.6%。
来源:摄图网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唐小平透露了我国对于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建设的最新进展,
今年我国已正式启动制定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和布局规划工作,该标准将成为我国国家公园设立的门槛
。下一步,我国将加快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工作,形成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与监督制度,并尽快启动国家公园立法,
今年要形成《国家公园法》草案
。
他表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制定标准时严格遵循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要求:一个是生态保护,主要是选择一些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二是国家代表性,选出来的地方在它的地域性、地貌、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等等方面具有国家的代表性,会有全球的意义。三是全民公益性,公益性主要是体现在一些土地的权属、建立条件等方面。围绕以上三大理念的标准,
今后国家公园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据初步成果来看,全国最少将建60个左右,最多200个左右,覆盖国土面积6%-9%的区域范围。国家公园将稳步推进,先期将优先启动50个左右。
来源:
中国林业网
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院长唐芳林博士指出,在借鉴国际先进作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自然保护地实际,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健全法制保障,强化监督管理,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中国特色国家公园体制,建立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按照规划,
中国将在2030年建立起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预估,届时我国的自然保护地面积会超过陆地国土面积的20%,其中大部分重要的生态空间将被纳入国家公园
,用国家意志和国家力量来进行永久保护。(
国家公园与旅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景区、小镇、乡村支招
)
来源:中国林业网
中国将国家公园定位为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与一般的自然保护地相比,国家公园是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四梁八柱”,在自然保护地体系中占有主体地位。
来源:
中国林业网
2017年中国国家公园建设迈出重要步伐。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出台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同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同时,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亮相。
《
国家公园体制方案出台,十大试点亮相
》
来源:中国林业网
绿维文旅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林业网内容编辑整理
了解更多观点与案例,欢迎
扫码进入绿维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