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我尝试以醉鹅娘为探讨对象,试图回答关于“网红+电商”模式的三个问题。
第一问,打社群电商主意的创业者,应当如何运营社群、提高转化率?
首先,需要找到用户定位并揣摩他们的心理。
红酒与白酒不同,主要受众并不是所谓的“中产阶级”,相反,有低龄化的趋势。这些人在 20 岁左右,大多是城市白领。如果用关键词概括,就是年轻、有购买欲望和能力(无较多经济压力)、对红酒感兴趣或有浅层了解,但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
2016 年,天猫与第一财经联合发布的《全球酒水消费报告》显示,62% 的消费者经常在线上浏览酒类资讯,47% 会通过线上渠道购买。而尼尔森发布的《葡萄酒市场解析与消费趋势洞察》中则显示,全国一二线城市 20-49 岁的酒类饮用者中,葡萄酒的渗透率达到83%。而相关报告显示,19-30 岁、31-40 岁两个年龄段的消费者分别占 46% 以及 38%,年轻人群体成为葡萄酒类产品的消费主力。
其次,要“娇惯用户”。
这种娇惯并不意味着自我矮化,而是切实的降低用户思考的时间与决策成本。
醉鹅娘运营社群的方式就是降低用户决策成本。在产品设置上,按月订购就是以福袋的方式寄出。用户并不清楚本月将会收到什么产品,不必自己挑选。
另一个娇惯用户的方式,是提供更多、更透明的信息。
这种策略取决于用户的定位。
如果你的用户对于葡萄酒的分类、产地、渠道、价格完全了如指掌,透明信息就是冗余的。而如果他们是刚入门级别的“小白”,这些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并给这瓶酒提供了溢价空间。
而具体到企鹅团,大部分的用户都是初学者,与产品相关的信息就提供了一种“服务感”。不仅如此,冗余的信息可以成功勾起消费者的好奇心和购买欲,并营造出一种专门为其挑选的尊贵感受。
郭建雄在《云端经济学》这本书里将这种策略概括为:以不发生实际成本的客观信息的放大,来培养用户被娇惯的感受。
第二问,什么品类适合按月订购的探索?
之前,国外成熟的按月订购品类集中在剃须刀、洗衣液这类生活消耗品上。醉鹅娘探索的葡萄酒领域,其机会主要集中在一点,相对于鲜花、服装,评判葡萄酒的标准在用户心中尚未建立,且信息并不透明。这起码带来两点影响。
第一,价格上的不平等。葡萄酒的成本价不够透明,国外知名酒庄都对此讳莫如深。用户不能够确定这款酒的成本以及合理售价区间是多少。而不论是超商还是电商平台的价格,都有代理商层层加价。经过酒庄-经销商-零售商,最后来到酒店/超市/餐厅等等,成本往往已经翻了很多倍。最多8-10美金价格的酒,最后售价可到达100美金。
第二,选择上的不平等。普通用户完全无法分辨酒的好坏,同时也无从选择哪一款酒更适合自己(朋友)。因为酒的品种、酒标、产地、品酒词等等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用户偶发的购买行为都是被动型消费,无法随着深入的学习持续复购。
那么葡萄酒品类的按月订购即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两种不平等。企鹅团可以通过“产地直采”的方式来减少加价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酒品的品质。
所以,除了标准品可以做按月订购的探索外,红酒、鲜花这类需要培养的非必需品,也都在尝试按月订购的可能。不过鲜花还具有的生鲜属性,另当别论。
第三问,网红如何靠内容持续吸引用户?
最大的原因是内容可以低成本起到引流的作用,随后通过科普建立用户对平台的信任感,进而提高复购率。
用罗振宇的话来说,对于尚未树立权威概念的领域来说,占领“认知高地”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企鹅团的内容主要包括醉鹅红酒日常(视频形式)、醉鹅葡萄酒辞典(音频形式)。书籍也在与出版社的洽谈中。
企鹅团会员结构中,有 60%-70% 是来自视频节目的受众。在随机采访的几个企鹅团用户中,几乎每一个都是王胜寒的粉丝。
醉鹅娘的粉丝金金,就是标准 90 后,今年刚刚 22 岁。大学毕业不久,就尝试订购了企鹅团 200 半年红酒的产品,在喝到自己喜欢的那一款酒之后,就找到了企鹅团精选的淘宝店直接购买,“其实我也还没赚多少钱,因为喜欢她,所以能支持就支持一下。”
其次是建立起垂直领域 KOL 的权威效应。曾有侍酒师在知乎上评价醉鹅娘的葡萄酒视频:
她选取问题的角度真的很不错。当我们在和客户们介绍石头园每一块田的归属,当地土壤的组成部分,意大利地震对葡萄园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时候。醉鹅娘已经放下身段来进行知识的科普,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没太大意义,但是这才是中低端客户真正想要知道的。
当然,对于企鹅团来说还要面对两个挑战,关于供应链把控和保持用户黏性。如果过度依赖渠道,利润就会被摊薄,而在用户通过学习,了解了更多关于葡萄酒知识之后,企鹅团还能以什么继续吸引用户付费。这两者是企鹅团未来会面临的挑战。
以上三个问题算是借醉鹅娘投石问路,希望对其他电商、网红、按月订购的探索者有所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