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自面世以来便深受大家的喜爱,其中一期节目中,乾隆皇帝的“农家乐”审美可以说是遭到了360°的吐槽……
比如说——
有人说,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一个走的是高冷路线,一个彻底放飞自我。
翻译一下就是,一个追求极简淡雅风,一个崇尚浮夸乡村style……
乾隆VS雍正
然而事实上,乾隆的审美真是自带“村范儿”吗?
乾隆帝在位六十年,文治武功俱臻高峰,他的
内心一直充满了对理想文人生活的憧憬,不仅仅是活得最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收藏最丰的皇帝。
他对
文物收藏、品评鉴赏、典籍梳编的用心之深,也呈现其高雅品位,并没有那么不堪。
比如——
清乾隆 御制紫檀嵌银丝朱砂砚
此砚为研制朱砂专用,呈长方形。砚身为紫檀老料整挖而成,四角起线出足,紫檀硬木,入水即沉。
清乾隆 仿龙泉青釉宝杵缠枝莲纹洗
整器釉色青翠莹润,宛若春水,晶莹无开片,圈足覆釉。十分大气文雅。
清乾隆 仿汝釉桃形洗
洗取折枝寿桃为形,大桃为用,化作洗堂,小桃为饰,依仿一侧,秀叶舒卷自如,偶有一两片攀附洗边,娇俏十足……
康乾盛世是我国清王朝前期统治下的盛世。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亦得到空前发展。
与此同时,手工业及各类工艺门类发展迅速,其中,景泰蓝技艺作为“宫廷独享”,由宫廷造办处珐琅作负责,发展繁盛,诞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掐丝珐琅器。
尤其乾隆皇帝,对掐丝珐琅器更是情有独钟——
据《造办处各作承做活计清档》,登基后不久,乾隆皇帝便在圆明园增设珐琅作,增加皇宫内掐丝珐琅器的生产,更在朝政之余亲自过问其设计和制作。
这个时期的宫廷景泰蓝作品,可以说是凝聚着乾隆皇帝的心血,也展示着他的审美品位。
据说在宫宴时,只有乾隆皇帝才能使用景泰蓝制作的餐具,他对景泰蓝制品的钟爱可见一斑……
那么,乾隆时期的景泰蓝制品,到底怎么样呢——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六方出戟高足碗
清乾隆 掐丝珐琅卧牺尊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胡人像
清乾隆 御制铜胎掐丝珐琅鹦鹉连雀笼
由于皇帝的重视,当时的景泰蓝作品,不论是用料还是耗费的人工,几乎都是无可估量的。
我们都知道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在清代,铜是极为珍贵的,同时,宫廷中的景泰蓝更有用金、银为胎的,珐琅釉也多用天然矿石、半宝石加工提炼而成……可以说,当时景泰蓝的成本比之明清其他瓷器要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
这也难怪会有“
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
”的说法了。
可以说景泰蓝工艺在中国的繁荣发展,与乾隆皇帝的钟爱是分不开的。而如今,曾为“镇殿之宝”和“皇家独享”的景泰蓝,作为
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
厚重的价值和内涵,
巧夺天工的技艺,足以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