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工智能那点事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成功研发
“人造皮肤”
,可以让用户感受到VR中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表面。
这种皮肤由硅树脂和电极组成,以压力或震动的形式提供给手指反馈。
此外,研究人员称这款人造皮肤也可以被开发成工具,为失去触觉的病人提供帮助。
提升虚拟现实(VR)的沉浸体验的方式之一,就是让用户能够感受到这些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表面。
它使用微小的气囊来提供触控感。
这种皮肤由硅树脂和电极组成,它可以根据手指或手腕周围的形状,以压力或振动的形式提供反馈。
这个人造皮肤内部嵌入了传感器,可以检测变形,这样反馈就可以根据运动进行调整,使其更有用,并提供更真实的反馈。
线缆(Hard-Wired)的微控制器会选择性地将空气泵入皮肤膜内的微型气动执行器中,或者从中抽起来以应对这些运动。
这些气囊可以每秒高达100次循环的速度充气和放气,从而模拟穿戴者在实际皮肤在给定表面上移动时所感受到的振动。
这种人造皮肤具有可拉伸性和柔韧性,可以拉伸到原来长度的四倍。
这意味着它应该能够承受日常活动的严峻考验,因此它可以被开发成一种工具,为失去触觉的病人提供帮助。
它也可以用来创造高沉浸式的VR体验。
根据身体部位的运动程度以及其他因素(例如VR环境中的情况),不断调整执行器的充气/放气速率,以代表施加在其上的不同压力用户的真实皮肤。
EPFL研究员Harshal Sonar表示:
“下一步将是开发一个完全可穿戴的原型,用于康复、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
”“这一原型还将在神经科学研究中进行测试,当研究人员在磁共振实验中研究动态大脑活动时,它可以用来刺激人体。
”
网友评论:
我朋友问能不能模拟那个
出现了!
!头号玩家!!!
牛...牛逼,未来世界一定是虚拟世界,人人戴一副vr眼镜,全球联机,虚拟3d宠物,虚拟场景...
异地恋的福音?
VR女友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