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Weekly周末画报
遇见美好,洞见未来,我们的新闻不会太联播,生活必须很风尚;星座不会差太多,福利必须送到位。iWeekly App官方号,世界公民的行动读本,时刻保持与世界连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社  ·  祝贺!我国成功发射天平三号卫星 ·  2 天前  
南国都市报  ·  网约车变“运钞车”?海口一女子被骗20多万元 ·  3 天前  
新华社  ·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 ·  6 天前  
人民日报  ·  快抬头!年度最大“超级月亮”!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iWeekly周末画报

在讲话那么重要的今天,教你完成一场乔布斯式的演讲 | 福利

iWeekly周末画报  · 公众号  · 社会  · 2016-11-29 16:11

正文

演讲,很多企业家并不真正懂这两个字的含义,常常把“演讲”和“讲话”画等号,认为“演讲”不过是对着众人说话,只要念完讲稿就圆满了。至于说什么,怎么说,很多人从未思考过。



中国企业家给国外友人的一个重要印象是:说话太复杂,让人难以听懂。把复杂的事情说得简单易懂,才是真正的有效沟通,演讲也同样如此。在我过去任职的埃森哲(Accenture)公司,演讲能力是每位新员工重要的培训课程,每位员工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自由选择任何演讲课程。在那时,我就养成了习惯——用最简洁明了的话语表达想说的话。麦肯锡咨询公司里有很著名的“30 秒电梯演讲”,要求每一个业务人员都必须具有在30 秒内向客户介绍方案的能力。




遵循套路往往不需要讲故事。比如,在发布会上,你只需要完成三段内容。第一段:“今天很荣幸能见到大家……”;第二段:“我们的新产品有以下性能……”;第三段:“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会继续努力。”这样的演讲稿写起来并不难,就像堆草垛一样,我们只要把所有的材料堆在一起就好。也许在以前,这样的方式不会有问题,但时代变了,如今“讲故事”已成为一种销售力。要想让消费者关注你的产品,讲好产品故事是必不可少的,乔布斯的苹果发布会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演讲的本质》

作者:[英]马丁·纽曼(Martin Newman)、 郑燕

马丁·纽曼,国际顶级演讲导师,曾任英国首相卡梅伦、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演讲导师

郑燕,电通公共关系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曾为数十家跨国企业领导人做演讲培训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1月

iWeekly+福利

《演讲的本质》6本

参与方式

1. 请在本文下方留言,聊聊你觉得怎样的演讲才能引人入胜?

2. 点击阅读原文并上传留言截图,我们将选出6名读者每人送出《演讲的本质》1本,共6本。

3. 本活动参与截止日期为2016年12月3日。

所有福利中奖情况请向iWeekly周末画报公众号回复“中奖”两字查询中奖名单


第一步:说让人易懂的“人话”

在“套路”的指示下,我们常常倾向于用复杂的语言来表达,这和我们的自然状态相差很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说话一般以短句为主,简单易懂。所以,如果想在演讲中显得更自然,就应该像平常那样说话。



你也许认为复杂的语言彰显智慧,但演讲的目的在于有效地传播, 而不在于证明自己的聪慧。如果你是一名听众,连篇累牍的演讲只会让你觉得疲惫;频繁的专业术语会让你茫然;密集的数据会让你不知所云,这样只会让你失去兴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自己也不希望花时间听这样的演讲,那就避免复杂的语言和生涩的内容。


能被大家记住的句子都很通俗易懂,句中的核心信息清楚明了。比如,一些脍炙人口的广告词:“Nothing is Impossible”(一切皆可能), “Just do it”(只管去做),“Goodto the last drop”(香浓到最后一滴)。不难发现,经典的广告词都简短、口语化、易懂,因为这样利于传播。演讲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想让人们记住并广泛传播你说的话,那么首先要说让人易懂的话。




就像烹饪一样,好的内容是最终呈现的菜肴,而语言是原材料。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原材料不好,怎么也做不出佳肴。


第二步:做个段子手也无妨

“段子”是指那些富有趣味且含义深刻的话语,通常被广泛传播, 受人喜爱。不少演讲者擅长讲段子,这一方面能活跃现场气氛,另一方面也能吸引观众。如果不是具有与生俱来的幽默感,或者性格使然,要想一出口就有段子是不容易的,需要比较长时间的琢磨与训练。不过, 你可以从简单的修辞法入手,学习一些能够让人记忆深刻的遣词造句。



肯尼迪说过:“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but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 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 而是你能为国家做什么。)这样的交叉对比方式的效果很好,即使是同样的文字,改变顺序,会有不同的含义。凯撒大帝说过:“I came,I saw,I conquered.”(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这三句话用同样的单词开头,排比的同时又有含义的递进,让人印象深刻。




还有,林肯曾经说过:“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 民治、民有、民享的政府)。还有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曾说:“We must learn to live together as brothers orperish together as fools.”(我们必须学会如同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否则就会像傻瓜一样一起毁灭。)这句话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加强了感情色彩。历史上很多名言都采用了修辞法,即使是在现代,活用修辞法有助于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步:说出你的故事

讲自己的故事,不但能让观众了解真实的你,更能增加演讲的趣味性。讲故事切忌随意而为,故事内容必须与你的核心观点相关,并且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让一些原本生涩枯燥的内容显得有趣。比如,在产品发布会上,你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的产品很先进”,如果你逐条列举产品的性能,未免枯燥无趣。这时你需要讲故事,也许你会下意识地觉得并无故事可讲,这很正常,因为对你而言,一切都很寻常。即便如此,观众们却对你的故事充满了好奇,你可以试着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挖掘故事内容。




我们在写论文的时候,一般先确定主题,然后列举论点,最后寻找论据。我们可以用写论文的方式来挖掘故事,首先确定主题——产品很先进;然后逐条列举论点,比如精良的研发,优秀的团队,一流的用户体验;最后搜寻论据,回忆一下符合论点的故事。比如一波三折的研发过程,志同道合的队友,自己第一次使用产品的感受等。用这样的步骤去挖掘故事,便会让你原本枯燥无味的演讲变得活色生香。


第四步:用细节讲故事

有两种人不太擅长讲故事,第一种是不太擅长描述的人。比如,对方跟你描述一件事的时候,尽管他觉得这件事很有趣,但你却丝毫不感兴趣,这就是因为他没有足够的细节描述,你的脑中没有画面,就很难对他说的内容产生共鸣。比如,“昨天我在街上碰到了一个叫马丁的外国人。”这句话没有任何画面感,如果你这么说:“上个月在东京的青山, 我碰到了一个叫马丁的外国人,他个子很高,大概50 岁,穿着一件英式传统衬衫,他走过来问我……”这样的描述顿时就有了画面感,有助于听者发挥想象。



全世界最会讲故事的人——罗伯特·麦基(Robert Mckee),是享誉全球的影视编剧,出版了被称为全球影视编剧教科书的《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他的学生名单中,除了53 个奥斯卡奖获得者和170 多位艾美奖获奖者,还有剧作者、演讲家,甚至需要商业谈判的CEO们。罗伯特·麦基在全球范围内向人们传达如何讲述一个好故事。


罗伯特在他书中的序言中这样写道:“如果要在讲得精彩的琐碎故事和讲得拙劣的深奥故事之间进行选择的话,听众总是会选择讲得精彩的琐碎故事。故事大师懂得如何从最少的时间中挤出生命力,而蹩脚的讲故事的人会使深奥沦为平庸。你也许具有神一样的慧眼,但是如果你不会讲故事,你的思想就像白垩一样枯燥无味。”罗伯特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即便是琐碎的细节,也可以成为有生命力的故事。




第二种不擅长讲故事的人,是那类过犹不及的人,他们总是喜欢刻意而生硬地加入自己的故事。即使是没有什么关联的内容,也被强行联系在一起。你的故事一定要和演讲内容有关,一定要能帮助你传达核心思想,如果没有关联,就不应该讲述。其实,故事不一定非得是自己亲历的事情,别人的故事,或者你看过的书也可以成为故事素材。有时候只是一些小故事,但这个故事一定要有比较深刻的意义,比如促成了人生的转机。


你在挖掘故事的细节时也许会感到困难,这时候你可以找一个人向你提问,问得越具体效果越好。东京申奥的时候,为了让演讲者在讲故事时更有画面感,我通常会通过提问把细节引出来,比如场景、物件、人物。所谓画面感,其实就像电影拍摄一样,广景和特写交互出现。


让我们一起,少些套路,多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