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西日报
广西日报微信互动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  前Nike旗下「潮牌卫衣」火遍欧美?!竟不到百元! ·  18 小时前  
昆明信息港  ·  近期大量上市,多人吃进急诊室!紧急提醒→ ·  昨天  
创意铺子  ·  比“真空”还舒服的运动内衣!1 ... ·  2 天前  
春城晚报  ·  胡歌得肺癌住院?工作室深夜回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西日报

广西这个千年工程,要建成这样→

广西日报  · 公众号  ·  · 2022-07-01 11:42

正文


平陆运河的建设,对广西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形成我国与东盟贸易往来便捷水运通道,加快推进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构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6月30日下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平陆运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新闻发布会,介绍平陆运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发布会现场



平陆运河是个什么项目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珠江—西江流域连接北部湾港的亿吨级水运交通大动脉 ,上游与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西江航运干线相连,向西经邕江直通南宁和左、右江腹地并通云南,向东经郁江直通粤港澳大湾区,向北通过黔江、红水河或柳江直达贵州,向南由北部湾出海。


平陆运河线路全长约140公里,起点位于南宁市邕江下游150公里的横州市西津水库平塘江口,跨沙坪河与钦江支流旧州江分水岭,经钦州市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干流南下进入北部湾钦州港海域。


目前,平陆运河项目已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平陆运河建设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的需要; 是千年工程,意义十分重大 ;是引领西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优化西部地区交通运输结构、增强交通运输系统韧性、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需要;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推动交通绿色发展、实现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需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助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建设的需要。


▲平陆运河项目(钦州段)选址图。图源:广西自然资源厅网站



平陆运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怎么做


平陆运河开挖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应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落实保护措施。生态环境部指示要严格环境规范标准,重点关注工程建设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保护和风险防范措施,切实减缓项目实施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是服务前移,分专项清单化论证。 针对本项目环评体量大、内容多、要求高、时间紧的特点,为提高环评报告的审批效率,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多轮组织对重点评价的地表水、水生态、海洋生态、陆生生态等进行专题审查,累计邀请200多人次专家和有关部门人员召开专题论证会。

二是高标准、高规格组织环评报告技术评审。 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王金南,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以及8名国内各领域顶尖行业专家组成技术专家审评组,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廊道构建、水生态治理和修复等方面,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项目最终顺利通过评审。

三是提前受理、高质量完成环评审批。 环评报告通过技术评审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认真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于6月7日受理平陆运河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审,在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网站进行了公开受理和拟审批公示。 6月30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完成环评审批,为项目顺利落地提供重要支持。

四是主动听证、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为进一步加大公众参与度,在已有公众参与调查的基础上,6月28日,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在钦州专门召开听证会,主动向公众解释平陆运河饮用水安全、红树林占用、航运影响等问题,切实落实行政相对人权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项目建设知情权。



要建成什么样的平陆运河

平陆运河 以“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为目标 ,通过开展运河沿线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实施自然岸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沿河生态廊道,着力打造低碳运河,共建高质量发展的活力滨水经济带,力争将平陆运河打造成为世界级高水平保护的生态运河、绿色运河。


一是 按照“全面分析保护受体、科学分析影响程度、精准提出对策建议、科学谋划发展趋势”的思路,将“通航、治水、复绿、造景、循环”等理念融入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全过程,不断完善项目设计期、施工期、运营期的环保措施建议,提升运河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
二是 在平陆运河沿线两岸原则上预留1公里的保留区用于建设生态廊道,保护沿线生物多样性,实施保护性开发。 针对性地提出在运河越岭段布设动物通道,促进运河两岸间动物的自然交流;保留36处原河道的形态或形成的牛轭湖作为生态涵养区,最终形成“多廊+多点”景观格局,构建平陆运河生物多样、丰富的运河生境。
三是 合理设置过鱼设施和鱼类增殖站。 拟在平陆运河青年枢纽设置2个鱼道,为鱼类和水生生物提供洄游通道,恢复钦江的连通性,解决现有青年水闸鱼类洄游阻隔问题。并通过建设人工增殖放流站、开展人工增殖放流等有效措施对鱼类损失进行补偿。
四是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对运河沿线陆生、河流和海洋生态进行定期观测。 通过监控系统及时反映平陆运河建设运行后生态环境变化趋势,并以此为依据不断完善生态安全措施。


下一步,将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求,加快推动平陆运河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和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制定,共同建设生态、环保、低碳、绿色运河。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平陆运河作为一项综合利用工程,如何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发挥供水、灌溉和防洪功能?


答: 平陆运河建设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充分发挥运河供水、灌溉、防洪等功能。


一是强化水资源保护和管理,发挥运河供水功能,保障沿岸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用水安全。平陆运河的建设连通了郁江与钦江,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运河沿岸可供水量,与此同时,平陆运河建设将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要求,禁止在一级保护区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内容,禁止在二级保护区建设排放污染物的建设内容或者设施。对于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河段,将对受影响的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取水口进行调整或上移,以有效控制对水源地的影响和环境风险。根据已经开展的平陆运河环境影响评价专题中的地表水影响、地下水影响、盐水上溯影响等专题论证以及平陆运河施工期、运行期饮用水安全保障专题研究,施工期通过采取环保施工措施、合理调整施工时序、跳段施工、调整取水口等方案措施,可使钦江水质满足三类水质要求。


运河建成后,通过在沿线布置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制定应急预案、完善船舶通航设施等措施,将最大限度地降低船舶的水环境污染风险,并将按照“环境容量”定“排污总量”的原则,推动沿岸经济带产业布局和转型升级,加强入河排污口和入海排污口的监管,确保运河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不下降;此外,结合钦州市第二水源工程建设,以大马鞍水库作为运行期钦州市应急保障水源,将进一步提升钦州市的供水安全保障。


二是充分利用运河水资源,发挥运河灌溉功能。近期2035年平陆运河每年可供河道外取用水量3.76亿立方米,远期2050年每年可供河道外取用水量8.11亿立方米,为综合利用运河水资源,结合运河沿岸可发展的耕园地及灌溉需求,在钦州市灵山县、钦北区、钦南区等区域初步谋划建设平陆灌区,规划灌溉面积约65万亩,充分挖掘运河两岸土地资源潜力,发展水果、蔬菜、甘蔗等附加值高的特色种作物,为区域乡村振兴创造条件。


三是充分发挥运河防洪功能。平陆运河建设将对沙坪河、旧州江和钦江部分河段进行开挖、疏浚和裁弯取直;同时平陆运河将按照“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的目标进行设计,工程建成后河道进一步拓宽加深,行洪断面加大,河道过流能力明显增加,更有利于河道行洪,可将沿线陆屋、平吉、久隆等村镇防洪标准由现状2-10年一遇标准提高到10年一遇以上的标准。


问:请问平陆运河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有什么方案?


答: 在平陆运河建设中把“碳达峰、碳中和”和低碳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提出要 注重打造低碳运河,以实现“河畅、水清、鱼翔、岸绿、景美、低碳”为目标。


一是平陆运河是从西江航运干线中上游经平塘江口穿越由钦州港出海,较目前经梧州由广州出海可以缩短航程约560公里。这么长距离航程缩短意味着船舶碳排放和其他排放量大幅减少。


二是在平陆运河水上服务区、航运枢纽、航道管理区等设施,拟规划建设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减少日常运营活动的碳排放,促进清洁能源、新能源的利用。


三是鼓励、引导船舶使用清洁能源,淘汰老旧船舶、高能耗船舶,大力推动LNG船舶、电动船舶、氢燃料动力船舶等。同时,我们在所有码头将建成绿色能源系统,尽管平陆运河货运量预测会突破亿吨,最高可能达到1.8亿吨,但只要能源动力清洁了,船舶污染排放和碳排放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四是建立平陆运河完善的统计监测体系。根据国家和行业要求,逐步细化平陆运河能源消耗统计和碳排放核算口径和体系,引导编制平陆运河碳排放报告并每年向社会发布,为船舶节能降碳技术应用和效果分析提供数据支撑。鼓励平陆运河实现行驶船舶能耗和工况自动采集、监测、能效分析、辅助决策的船舶能效智能化管理。


🔺 上下滑动阅览



点击下面文字链接关注广西云客户端

了解发布会上更多精彩内容

↓↓↓

回放丨平陆运河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新闻发布会



来源丨广西云客户端记者 黄静 吴婷婷

编辑丨朱映伊

校对丨吴煜衡

责编丨覃燕燕

总值班丨玉颖 利雪娟

广西日报新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