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总有一首神曲敲打我们日渐疲惫的神经。2016年夺得桂冠的是《PPAP》,这首洗脑神曲在YouTube上获得了9668万次点击量,年度最热视频TOP2。不难预想,无数公司年会的舞台上会响起这首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歌曲。原唱PICO太郎说:“世界进入21世纪,真是什么事情都会发生。”一首被评为“毫无意义”的神曲,折射出一个怎样的时代?
神曲炮制公式
如果我们解剖一下这首洗脑神曲,会发现它和《江南style》(2012年)、《小苹果》(2014年)如出一辙的炮制公式:
朗朗上口的旋律
+
色彩鲜艳表演夸张的MV
+
极度简化易背的歌词
除此之外,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是这首歌走向世界的助推器。
还原一下这首歌发迹的过程:歌曲最开始被上传在PICO的YouTube频道里,不久后就传播到Facebook上;在一对日本双胞胎姐妹的模仿后,搜索量开始攀升;在Twitter得到著名歌手贾斯汀比伯的推荐转发后全球走红。
社交媒体+名人推荐无疑是神曲走红的法宝。
各个视频网站关于《PPAP》的模仿视频层出不穷。明星版、鬼畜版、世界各国网友对口型版、电音混剪mix版、猫狗蓄意卖萌版、二次元人物演绎版、我国各地方言版……
这种可以久久盘旋在我们脑海里的旋律,在西方被称为earworm(耳虫),你会不由自主地循环播放。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詹姆斯·克莱瑞斯研究音乐对记忆的影响。他认为,乐曲的结构是决定“洗脑指数”的关键因素,不可否认的是,那些简单、重复甚至多少带一些“不和谐”色彩的曲调更容易被大众熟知。
如果说《江南Style》是韩国神曲的一次逆袭,那这次轮到日本了。就连安倍和特朗普会谈时也用《PPAP》打开话匣子,因为特朗普的孙女就曾模仿并上传了《PPAP》的视频。
没有意义的意义
一些外媒将这首歌定义为“一首没有意义的歌曲”。原唱PICO宣称,这首歌的内容是关于世界和平、宇宙、亲情。而对于大多数网友来说,这首神曲的内容仅仅是生硬地把文具和水果拧在了一起。
有知乎网友分析,这首歌影射了日本的英语教育,勾起了日本民众的校园回忆。
多年以来,日本人学的第一句英文就是“This is a pen”。在英语教材中出现过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话:Is this a pen? No,it isn't. It's an apple. 这段对话成为日本人自嘲英文教育不接地气的证据。毕竟,谁会拿着一个苹果去问别人这是不是一支笔。《PPAP》的梗也就脱胎于此。
也有网友表示,这首歌单调重复的旋律、不明所以的歌词,还比不上我们幼年的启蒙神曲《辈分歌》:“爸爸的爸爸叫什么?爸爸的爸爸叫爷爷……”咱们的神曲蕴含了多少知识点啊。
喜欢《PPAP》的人会觉得它新颖有趣,不需要费脑子就可以迅速掌握;厌恶它的人觉得它毫无营养,没有意义。奇怪的是,引起人们两种情绪的恰是这首歌的同一种特质:魔性的旋律、无意义的歌词、夸张的造型和舞步。
不可否认,任何一种娱乐化产品能够风靡全球,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比如带来愉悦或者思考。那些能够娱乐别人的人也成为这个时代具有才能的人。在MV中,PICO浑身豹纹,佩戴着夸张的金饰,贴着一抹小胡子,跳着自创的舞步。这是一种全方位的包装,声音与图像结合的盛宴。但是,狂欢过后,一片虚无。
没有人能说出这首歌背后的意义。也许,有人会说,一首歌而已,让大家放松下有什么不好?也许,几首神曲承载什么意义并不重要。但是,我们是否正在遗忘对意义的追寻和思考?网络上诸多模仿视频只是对嘴型唱一遍而已,PICO创造了这个洗脑神曲,其余的人只是复制传播,娱乐自我。
泛娱乐化时代来临
从文字到图像,从电视到互联网,从阅读到网络直播,我们越来越擅长取悦自己,娱乐产业也越来越会生产满足受众不同口味的内容。自控和专注,成为这个时代稀缺的品质。
每一天,我们有多少时间是在互联网中沉溺于享乐?从一条搞笑段子滑向另一条,从一个搞怪视频跳到另一个,从一部电视剧转向另一部,看完还有自动推荐,永远有最新、最刺激、最炫目的节目在等待你。动动手指,就像拥有了一片丰腴的乐土。
这片乐土会酿出幸福的果实吗?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尼尔·波兹曼担心,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里,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就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他写道,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今天,我们正心甘情愿地观赏着一出出无意义的滑稽戏,关注娱乐大于关注严肃议题,参与娱乐重于参与公共事务。可以说,泛娱乐化时代已悄然来临。
然而,看上去无害的东西真的无害吗?
尽管尼尔·波兹曼没有预见到传播方式更为猛烈的移动互联网,但无孔不入的社交媒体依然切割着我们的时间,分散着我们的精力,改变着我们认知世界和思考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正变成“朋友圈”里呈现的模样。所以,像《PPAP》这样的神曲才会像流行病毒一样肆虐,并扎根脑海,成为现象级娱乐产品。
但现象级并不等同于生命力。许多风靡一时的现象级娱乐产品在火爆之后迅速归于平淡,甚至消失。它们一遍遍重复地出现在电视、社交媒体、现实生活中,虽然可以让人轻松记住,但也让人加速厌烦,加速抛弃。
可人们不会轻易遗忘经典,时不时总要重温那些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匠心之作。因为,这些经典作品中凝结着人类相通的精神文化财富:对人性的呈现、对生活的描绘、对历史的反思、对未来的畅想,内容千差万别;或是优美、或是激昂、或是讽刺、或是诙谐,风格千姿百态。
如今,我们可以通过各式各样的平台去表达、去抒发、去创造。微信、微博、微视频;综艺、直播、网络社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中心,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改变世界的,不会是内容模仿者,而是创造者。前人创造了经典,而当尘埃散尽,我们又会为后世留下怎样的文化印记呢?
来源:半月谈内部版
作者:雷文
监制:孙爱东
编辑:魏春宇 郑雪婧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