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六合商业研选
六合咨询立足新经济,挖掘明日之星,发现价值,传播价值;国际化视野、多角度观察、深度思考、体系化研究,持续提升研究广度与深度,全面覆盖一级、新三板、二级(A股+美股+港股);深度剖析优质企业商业模式与投资价值,前瞻性洞察行业本质与发展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首期舞台化妆造型高级人才研修班即将在中国国家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聚焦高质量发展 ... ·  3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关注丨2025年沉浸式文旅核心趋势与实施路径解码 ·  4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观察丨经典,在首都舞台焕新重塑 ·  2 天前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第九届(第十七次)理事代表大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六合商业研选

【长期主义】第99期汽车说:魏建军接受专访,未来4年怎么做

六合商业研选  · 公众号  ·  · 2021-03-06 06:42

正文


长期主义 栏目每周六更新,整理洛克菲勒、巴菲特、芒格、霍华德 · 马克斯、段永平、稻盛和夫、任正非、比尔 · 盖茨、贝索斯、拉里 · 佩奇 / 谢尔盖、马斯克、孙正义、黄仁勋、马化腾、张小龙、张一鸣、王兴、黄峥、宿华、李想、何小鹏、李斌、王传福、魏建军、李书福、陈睿等长期价值实践者的致股东信、公开演讲 / 交流、媒体采访等一手信息,一起重读经典,复盘伟大企业的成长路径,汲取顶尖企业家的思想养分,做一名长期主义者。
长期主义 栏目新增 汽车说 系列,聚焦马斯克、李想、何小鹏、李斌、王传福、魏建军、李书福等汽车产业领军人物,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进入智能电动汽车时代背景下,结合他们的所思所讲,理解智能电动汽车代表性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构想,洞悉汽车产业变革与发展趋势,把握其中投资机会。
本期 长期主义 汽车说选择 魏建军 2017 2 20 日,在长城汽车年销量首次突破百万庆典第二天,接受多家媒体共同专访,由《车主必读》发布,六合商业研选精校,分享给大家, enjoy
魏建军与长城汽车概述:
魏建军, 1964 年出生,河北保定人, 1999 年中共河北省委党校企业管理专业毕业,军人家庭出身,其父为魏德义。 1983 年, 45 岁的营级干部魏德义放弃全家人的北京户口,回到家乡河北保定,靠着 4,000 多元复员费,创办保定市郊区太行建筑设备厂,首批产品是发电机组;此后,因为偶然机会,魏德义在北京建筑设计院,看到替代高楼水箱的供水装置,洞悉其中商机,便投入研发生产出隔膜式气压给水设备; 1988 年,因为产品畅销,太行建筑设备厂年收入达数千万元。
1984 年,魏德义之弟魏德良创办长城工业公司(长城汽车前身),为注册在保定市南大园乡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注册资本 80 万元,主要从事汽车改装业务。 1989 年,魏德良因车祸去世,保定南大园乡派人接管长城工业公司,但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负债 200 万元,员工只剩 60 多人,乡政府开出优惠条件招揽承包人。 1990 年,魏德义之子魏建军承包长城工业公司,成为长城工业公司总经理,此前魏建军并没有生产汽车经验,高中毕业后,先后在北京通县微电机厂、保定地毯厂工作, 22 岁进入家族企业保定太行水泵厂任厂长。
魏建军 1990 年接手长城工业公司后,在原有改装车业务外,开拓特种车业务,为冷冻厂与石油公司定制冷冻车、石油用车等特种车辆,成功改善经营状况,扭亏为盈, 3 年时间还清债务; 1993 年,魏建军尝试推出长城轿车,造车初期,他几乎每天都与专家、技师们,在车间拆解各类汽车,研究汽车内部构造,讨论技术,最后通过外购底盘,手工拼装出第一批长城轿车,售价 10 万,短短半年时间,长城轿车销售收入达数百万。 1994 年,国家出台《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国内汽车产业开始实行 目录制 管理,当时只有目录上的国有车企可生产轿车,长城轿车退出市场。国务院 2003 年废止《汽车工业产业政策》,长城汽车 2007 年获发改委批准轿车资质。
魏建军成功挖掘皮卡市场机遇,打开国内皮卡市场。 1995 年,魏建军去美国、泰国考察发现,国外街上皮卡车多,便产生转产皮卡的想法;回国后,他通过研究发现,皮卡在中国属于边缘车型,国内皮卡厂家虽然数量多,但大多是国企,机制僵化,营销理念落后,最后决定进入皮卡这个冷门行业; 1995 3 月,第 1 辆长城迪尔( Deer )皮卡下线,定价 6~7 万,瞄准广东、江浙等地小企业与个体户,相比主流皮卡定价 10 万,很有吸引力; 1997 年,建设 200 家营销服务网络,在国内率先实行经销商代理模式,并将长城皮卡出口中东,进军海外市场; 1998 年,长城皮卡首次排名中国皮卡市场销量第一; 1999 年,第 1 万辆长城皮卡下线。
魏建军洞悉 SUV 市场需求,成功进入城市市场。皮卡业务逐步发展壮大,但受限于国家规定,皮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限行,阻碍长城汽车在大城市业务发展。 2000 年底,魏建军经过系列市场调查发现,国内 10 万元左右的 SUV 市场空间巨大,决定将战略重点从皮卡过渡到 SUV ,进入城市汽车市场,通过低价战略,迅速抢占中低端市场; 2002 年,定价 8 万的长城 SUV 赛弗上市,上市一年内销量突破 3 万辆。
此后,长城汽车聚焦 SUV 、皮卡市场, 2011 年推出哈弗 H6 爆款车型,成为 " 国民 "SUV ,截至 2019 年,哈弗 H6 累计销量超过 300 万辆,是中国品牌首个突破 300 万销量大关的单品车型。截至 2020 年,魏建军接手长城汽车 30 年,长城汽车连续 23 年获皮卡国内、出口销量第一,连续 11 年获中国 SUV 销量第一。

正文:

全文 7,191

预计阅读 14 分钟

魏建军: 实际上这个百万庆典活动,在公司里大家都希望搞一搞,我这儿想先不搞,觉得等我们更好了再搞,但是高管们希望提振下信心,对我们工作是个肯定。
这个活动实话说,对于我来讲,不是什么面上的,因为都是我们走过来的过程,像日常工作一样,干很多次了,但跟别人说起来觉得很新鲜。比如说,我们产品上市,几乎没有感觉到哪儿很新鲜,因为一开始就伴随它,从概念设计,到经历了多少次验证,直到它上市,对我来讲,没有觉得多么新鲜。
昨天( 2017 2 19 日)发现,大家对诚信话题比较关注。实际上,我们很早就有这样的理念,我们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公民,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核心价值。
说实话我们跟相关方共事,现在很顺畅,过程当中大家交易成本变得非常低,而且响应速度非常快。当长城提出,在网络和中间商提出来某种行动,经销商反映速度非常快,供应商也是一样,他们积极响应。
而且实话实说,长城这样一个成长型的汽车公司,供应商也会给我们提出很多的建议,甚至他们帮助我们做某个系统,合作大大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质量。
国内旅行很少有完美的,每次吃饭或者去买东西或者门票等,有很多陷阱,这几年都在报道。而我们经常组织经销商去日本参观学习,体验都非常好。去日本无论是花多少钱,民间旅行还是高端旅行,他肯定是说到哪做到哪,这是值得我们长期学习的。
多年来,我们以诚信作为核心价值之一,推行这么多年,可以说我们现在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记者: 长城汽车年销量已突破百万,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还是自评 70 分?
魏建军: 我们之所以给自己评 70 分,就是因为聚焦不彻底,我们做过 MPV 、轿车。
可以实事求是的说,轿车不是很成功,但是我们轿车都可以盈利,盈利水平没有达到 SUV 那么好。假如我们更早的认识到聚焦的价值,更早聚焦,可能我们产品会更好,产品有更强竞争力,占有消费者心智花的时间会更短,产品更单一,越向后延,也就是生命力更长。
记者: 2020 年第四阶段油耗标准将会出台,长城汽车如何应对?
魏建军: 关于油耗问题,确实大家都知道油耗是很有挑战性的,实际上对 SUV 压力也是比较大。我们现在多种策略组合来做。
首先,发动机效率要大大提升,我们在 2018 年会推出新的平台,发动机我们要做一个。现在发动机功率,基本上和国际品牌一个水平了,但是排放如何控制的更好,我们也做相应的工作,可以说从现在看,这个不是个特别大的挑战。
有些排放是因为法规不同,我们关注的点不一样,也不是太大的竞争,只不过我们没有更早的去做。我们也在往发动机上做些验证,按照新法规,北美的法规,基本上接近,只不过以前我们没有关注到,没有那样去针对性的开发,这是一个决策。
车身轻量化,更好优化车身结构,现在都在并行开发中,车身重量可以降低。
然后,我们 2017 年正式投产自动变速器。我们自动变速器 我们也认为,是目前国际最好的之一,传动效率很高,可以达到省油的效果。我们变速器可以承受 210~450 牛米,体积很小,这样我们会覆盖好几个车型。
像以前我们关注的,比方说空气动力学,关注的少,现在从细微上看的话,那些尤其是日本公司,他在这方面的研究细节的把握,可能他的成果才零点零几的成果,他们都需要做的,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上是传统动力的改善、升级方面,这里面还有很多东西,比如低阻力的轮胎等;还有好多策略,比如自动启停,我们的是高速自动起停。常见的是低速起停, 15 公里;现在我们要做到 100 公里起停,因为都是电动助力转向,停了机刹车也不会受影响,这都属于在传统上改善的问题。
在传统车上改善,现在从行业里面讲, P1 P2 P3 ,也有 P2.5 P3.5 ,技术路线非常繁杂。我们基本上 P0 P1 ,再有我们就是有 P4 ,也就是后桥电驱动, EAD 的插电。现在基本上不做混动,实际上(混动)效果不错,但是因为政策的原因并不是主流。插电的就是多加电池。做混动还得做积分平衡油耗。从技术路线来说,有这样多的策略来(解决油耗问题)。
再有就是纯电,纯电那块是必须要做的。因为根据政策要求,简单说,不管用什么系数,必须有 10% 的纯电动车。
在这一块我们现在有纯电动轿车,正在开发纯电的 SUV 。我们做纯电的出发点,不只是满足积分要求,还是想打造一个真正满足顾客需求的纯电 SUV 产品。
实际上, 400 公里、 500 公里的高里程电动车,以及我们通常情况下 200 公里、 250 公里的电动车,从社会价值看,或者说从满足出行需求看,这些车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出行选择。实际上要是把电动车这个市场细分,我们认为有 150 多公里的续航里程就可以了,这个在一般城市里面完全够。
电动车的关键就是一定要做小做轻,这才能更省电,成本才能降低。这一块现在我们轿车平台,我们家里面买东西、干什么事都会想的很远,家里面的东西实际上算一算,百分之七八十都没用。
买汽车也一样,一想我出去怎么办。将来可以租车、可以共享,电动车里面的微型、入门级电动车,我认为是一个比较理性的策略。车的使用效率是很低的,基本上在中国,可能使用率连 10% 都不够。北京因为它路途远,我们保定 20 分钟就到了,基本上没用。
记者: 在国际市场布局方面有什么打算?
魏建军: 要想长久持续发展,在中国市场肯定是没有新的出路。
我们新的平台完全是按全球化目标来打造,车的尺寸大小、动力技术,目前最严格的还是美国的法规,比欧洲还严,得满足北美的法规技术路线。这样的话我们在一个平台上按照最高规格的法规去开发。
现在我们认为有这么两点难度比较大,一个是在技术方面美国的油耗并不严,重要是排放。只要把排放做好,这是一个难题。再有一个不是技术难题,是一个法律问题。因为他整个开发过程要有依据,这个依据一定是通过验证的。
昨天,我们技术口针对进入北美的课题进行了一个研讨会。现在,我们是以哈弗的定位来做市场,而不是以针对每一个市场做开发。也就是说,我们以北美、中国市场为主的情况下,可能我们会卖到东南亚,能销多少销多少,我们做一些适应性开发,不针对东南亚或者印度专门开发,原则还是要聚焦。
我们定的目标很有挑战性: 2020 年我们要进入北美市场。现在采取一切措施,用最有经验的工程师来搭建这个资源。我们首先有这个勇气去挑战,也不敢保说 100% 一进去就很顺利,这个我们也不敢说。
但是我们只有一个平台,今后长城主平台就是这样,因为北美适合于紧凑型的,也是卖的量最大的,中国卖的量也是主流,但是中国市场小的比紧凑型差一点,这个市场在中国是非常好的。就这两个平台,主攻的还是紧凑型。这是产品方面的,这些产品策略基本上在南美、泛中国及欧盟都可以。
再一个,我们的俄罗斯工厂已经开建,会在 2018 年底投产,也是 SUV ,也是 H6 这个级别的。我们新平台可能会在北美,因为当时我们考察了很长时间,现在看可能会有变化,这是生产基地需要做的,剩下的还是发展贸易,如何管理好海外市场。
现在我们在洛杉矶有研发总部,洛杉矶的造型技术有优势;将来还得去底特律,那块工程会多一些。
记者: 哈弗把安全作为核心,背后有怎样的思考?
魏建军: 每一个汽车市场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消费不断升级。就跟我们以前吃饭一样,开始到小饭馆去吃,后来对环境有所挑剔,追求口感等,汽车也一样。
我们哈弗不是讲的高端车那种安全,但是在安全措施与性能方面,我们可以做到更加成本低。基本上我们安全的技术和他们没有什么太大的差距,但是我们还是要追求一个性价比。安全将来也是大家一定会考虑的问题,一定是消费者非常重视。说实话,我们这个车( H6 ),真的比别的车安全。
我们从最早就有这个梦想,我们一直在挑战欧盟市场。实际上我们的车就是按照欧盟标准来设计开发的。尤其是被动安全,一旦做好了,就不能减,不像配置安全,像主动安全里面,可以减配,被动安全基本上调不了,只要把它放在车身里,就定死了。我们车都是按欧盟的安全测试,大部分车都符合行人保护要求。
虽然我们是按欧盟的标准来开发,可是我们在欧盟市场并没有做大,我们在保加利亚每年卖两三千台车。所以说,我们的车确实做到了安全。
我们车很少有恶性事故,可以在新闻中看,像我们的 C30 ,当时的开发背景,大概是在 2008 2009 年,当时的背景确确实实是要提供给克莱斯勒的,所以标准做的很高,一直这样延续下来。确实我们的车比别人的车要重,这个是事实。
安全一定是重要的,我们讲安全,昨天我也说安全是全方位的。被动安全大家现在都不怎么关注了,多少个气囊,碰撞成绩等,今后的被动安全是在更轻的前提下,做的更安全。
未来主动安全,就是自动驾驶的基础,将来会有大量的雷达、摄像头、传感器,大量的这些信息,有很多场景都可以开发,比方说,昨天我也举个例子,将来依靠导 系统,今后有碰瓷的,都可以记录下来。
有很多细微的安全我们都会考虑到的,比如一氧化碳中毒的事。像现在,尤其是冬天、夏天开空调睡觉,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我们都可以通过策略避免,开门发生碰撞这些事情,都可以避免。我自己都发生过,下了车没摘挡,车就往后跑了。像这样的,我们都可以视为安全性。
安全不只是主动安全、被动安全的范畴,会有更多对行人的安全,比如我们现在有一个投射斑马线的技术,投射到哪,行人就可以走,现在正在开发,可以说很快就能实现这些安全技术。整个安全,加在一起,主被动、行人保护等都要去考虑。比方说我们现在 WEY 品牌上的智能后视镜水平,视野很宽,要比我们物理的,看着舒服多了。
所以说,这个汽车除了安全之外,他未来还有一种乐趣,跟现在这个微信一样,大家可以交流。
记者: 为什么说,达不到世界第一,坚决不做轿车?
魏建军: 我们说聚焦,前提是在充分市场竞争下,市场充分竞争前提下一定要聚焦。中国有很多企业发展的很好,是因为市场竞争不充分,一旦充分了,市场里就会只剩下第一、第二,第三勉强生存。
互联网公司更极端,在这个品类里面只有第一,不会有第二;在传统的公司里面,第一、第二、第三都凑合着,基本上没有第四。
同时做 SUV 和轿车,一定做不好吗?也不是,比如丰田的轿车和 SUV 都是世界一流的。关键的问题是,长城不是丰田。
比方说,至今奥迪卖不过奔驰、宝马,雷克萨斯做的非常精细,依然是二流高端,高端里面假设把奔驰宝马算做高端,英非尼迪是三流高端,保时捷算奢侈品。因为我们不是丰田,所以说人们现在一旦说我们,比方说雷克萨斯它不是宝马,所以就卖便宜,我要是丰田我配置比它好那么多,性价比比我们好那么多。
我要是丰田,我就不在这儿讲聚焦 SUV 了,我就全系发展了。奔驰为什么卡车也做也挂上标,那是奔驰,他有 100 多年的历史;大众把标挂到辉腾上就彻底完蛋了,消费者心智当中你是大众,就是便宜,奔驰他是奢华、就是商务。
我们就是一无所有,所以说我们就先把一件事做成。我们理解的聚焦是建立品牌的过程,用专门的品类建立品牌。要不是在中国,不聚焦的那些企业早死了一遍了,就是因为在中国,市场竞争还很不充分,所以大家都还活着。
记者: 新能源市场地方保护严重,上海只让卖混动的,北京只让卖纯电的,长城如何应对?
魏建军: 确实,新能源车的地方保护比较严重,都是对本地大公司设立政策,确实是这样的。我们的混动,还是符合上海法规的。
我们的混动车,基本上和同尺寸的外资传统能源车价格差不多,外资车传统动力车和现在我们要上市的 WEY W01 价格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性能要比他好的太多了。
北京因为没有混动,所以说不推,一直是纯电,这两天的信息还是比较乐观的,京津冀一体化,北京这一段一直有这个信息。
出租车要强推纯电,为什么一得要符合纯电的法规?您说的这个确实有很大的挑战性。我们现在主要还是适应,适应这些强势地区的发展。保定这儿不行,因为这儿市场容量太小。还是适应,对企业来说挺难受的,也希望在座的各位能帮着呼吁呼吁。
像深圳,销售新能源车注册资本必须达到五千万。现在我感觉,越是没有纯电动的车地方,政策就比较公平些,像天津,他自己没有车。当然有自己车的地方政策很难做到公平,上海我估计他制定政策的时候,也跟上汽商量好了。
记者: 长城的新能源汽车情况以及产能方面的规划?
魏建军: 年内有一款纯电的轿车上市,纯电 SUV 我们规划是在 2018 年推出。产能规划,现在来说产能没有问题,建工厂啊,主要是有技术和产品,因为工厂里面不涉及核心技术,现在生产工艺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产能这块有需要的话,我们会适度往前推一下。
保定房价 2 年时间涨了 245% ,房价炒得太高后,我们员工不能安居乐业,所以我们今后还要寻找适合制造的地方。这个特别高的房价,当然会影响一些员工的稳定性,所以我们也是在思考这个问题,全国寻找物流、劳动成本、环境合适的地方。
记者: 与路虎吉普等外资合作方面,长城有何打算?
魏建军: 我们保持平淡的心态,在资源能够得到互补的前提下,才会考虑合作。我认为,今后汽车行业中外合作的模式会从根本上改变,不是原来那种合作,外资完全给予,今后的合作会从我们有哪些互补性出发。
外资可能会需要我们某种资源,不会像以前的合作,外资需要的都是国家的资源。国家政策层面的资源现在还是偏向国有企业,目前还没有一个民营的合资公司。
我们还是愿意把这个路走的更加稳健,今后着重在研发方面,专注投入研发,将来合资一定是这样的,国外他也会需要我们的资源。关于与外资合作的事,我们从来不指着这件事。
今后不见得是合资,合作的机会很多,共用平台、零件共通,可能不是全方位合资,可能是共享某项资源,这种机会我觉得今后会越来越多。因为大家越竞争,压力越大,合作的机会反而会增多;因为都要考虑成本,大家抱起团来,共享一下,降低成本。
记者: 中国汽车业对世界汽车的贡献到底是什么?
魏建军: 汽车一定是做到手机和家电的水平,我们不再去仰视外资。你要是真正做专两个平台,有一个在国际上卖的好,做一个能卖得好的,我们的信心就不一样了。
今后汽车很有可能是中国引导全球的汽车产业,不要天天想外资来指导我们。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和他们在全球竞争呢?做一件事把他做到底。
我们也挺有意思,我们在澳洲,我们以前叫长城,后来统一都叫哈弗,在澳洲我们名气也不错的,一抬头看中国汽车。俄罗斯市场表现不理想,但是俄罗斯那种地域,它一定需要汽车,不可能用别的代替,我们还得坚持。
我们确实还是时间比较短,但是我们有这么多的资源,我们在这么好的发展环境下,我们要把握住,不要膨胀,把一件事做好。
我们要做好一件事,我们就可以把全球影响力做到非常大。不需要拿很多产品,你只要一件事做好就行了。苹果手机就有一个,比三星一堆都要好,苹果手机利润率很可怕,我们手机现在是陪人家玩儿。
我们的汽车现在也是陪外资玩,但是我们长城是陪着玩能赚到钱。苹果手机就这儿一款,也没什么太大变化,一款要是能做得到的话也很成功,能卖到全球就是最大价值。
我们现在心态还没转过来,我们就要主导这个品类,我们干不了奔驰宝马,但是我们做这一件事,在窄的里面,我们做到最后。
我们也在想,万一 SUV 这个品类不行了怎么办。好在技术是共通的,今后 SUV 转轿车,基本上形容起来,馒头、花卷、豆包的问题,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跨度,实际上现在产品品类能拿住消费者是最要紧的。
2016 年国内轿车涨了 3% ,我们 SUV 45% 。市场扩张的时候,要顺风而行,这个风在这儿呢,你逆着风走肯定是走不过去的,我们在等那个风。
首先你做轿车,能不能比别人做的都好,有特点有优势,拿出来后,很新鲜很好,现在我们做不出来,没有那种策略。
所以说先做一件事,我一定坚定,必须要把 SUV 做到第一,我们再考虑轿车,现在坚决不考虑。
记者: 企业经营、品牌推广方面的思路有何转变?
魏建军: 我们要做在做好产品、做好市场前提下,深入做品牌推广,这是个互补性。现在我们也做些广告形象的传播,因为我们一定要有所转变,但是目前做的还不够好,我们 2017 年还会继续做更深。
关于 WEY 品牌,现在中国 SUV 市场,外资主导的是 15~20 万这块市场,这块市场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但实际上要做这块市场,就要有能力做才行,而不是说做就能做成的。
我们做这个,就是因为我们的产品肯定要比他们的好,而且配置也比他们的高,具有更多的卖点,还要比他卖的更便宜。
现在 8~10 万区间,已经有 100 多万的销量了,全国 12 13 万是最主流的, 15 万以上这块市场也是量非常大,我们是想通过 WEY 、想通过豪华做功性能,争夺这块市场,当然,刚才说的 20 万以上,不会是主流走销量的。
记者: 哈弗如何应对对手的冲击和挑战?
魏建军: 我们产品不错、技术也不错,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我们的销售网络质量也是最好的。
可以这么讲,在中国,长城的销售网络质量是最好的,因为我们建立了不同的网络模式。全国汽车经销商前 10 名,都经营着 30~40 个品牌,但是我们长城经销商就代理长城一个品牌,拥有 40 多个 4S 店,下面的经销店还不计算在内,其他哪个品牌可以这样?
我们的经销商实行区域中心经销商模式。也就是这个地区,我们的红蓝标产品都会给一家去做。而且我们在物流、配件、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和资源,都会进行整合共享,这是其他品牌所不能及的。
比如说大众,我们的经销商是干的事业,但是他们的经销商为的是赚钱,两者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很多其他品牌都在研究我们,他们也都想进行转变,变成我们的模式,但是很难。我们长城经销商就跟长城人一样,老实、憨厚、敢于挑战。
这两年我们人员流失率很高,因为长城员工是中国汽车产业当中人才价值最高的,因为谁也不来挖不成功的人,我们成功所以被挖。例如,阿里有 3 万名员工,但他的流失是 5 万人,因为只要你优秀,肯定就会被挖。
我们的网络非常棒,我们下一步就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让大家了解我们,这是我们缺乏的。同时也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走进我们网络去看看。
现在,我们销售终端的装修比奔驰宝马实际上也不差,我们管理的那些细节比他们要高。我们一直在学习、实践日本模式,我们引进很多日式管理的专家,也多次去日本参观考察、对标。
我希望各位媒体朋友能够参加一次我们的决胜终端大会,实际上是总结大会、案例分享大会、培训大会,都非常好。
昨天我举的经销商案例,他们是全国十大汽车经销商之一,以前长城车的销售额在他的总销量里只占 30% ,他们同时也在经营其它 4 5 五个品牌,但是现在都转做长城,他们也在聚焦,全心全意为长城发展做贡献。

六合商业研选付费专题报告,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六合商业研选优惠组合 大礼包, 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六合研选推荐:

“智能电动汽车第一季+头号玩家第一季”优惠组合+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电动汽车专题第一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头号玩家第一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科技体育系列报告合集 +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智能电动汽车专题车企篇+行业篇合集 +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IPO 观察第一季 + IPO 观察第二季 ”优惠组合+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IPO 观察第一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IPO 观察第二季+六合年度会员”,欢迎扫描识别下方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相关研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