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微言创新
“微言创新”由上海科学院规划研究处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战略咨询中心共同出品,专注产业创新领域研究。言微意未尽,集智求创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护肤问莫嫡  ·  23岁用王炸三件套早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微言创新

企业躬身入局,基础研究大有可为

微言创新  · 公众号  ·  · 2020-12-10 14:01

正文

编者按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那么企业,愿不愿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呢?


1

1

1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基础科学研究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对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牢牢掌握创新发展主动权,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我们一直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也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研发投入的主体。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在统计意义上,研发投入包含三部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然而仔细分析发现,大量的研发经费是投在了试验发展环节,其次是应用研究,只有很少的投入到了基础研究当中。统计数据表明,2018年我国企业内部支出中基础研究经费28.94亿元,占企业研发经费的0.2%。2018年上海企业基础研究只有0.27亿元,占研发经费的0.05%。这一现象如果持续,显然不利于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也不利于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功能,更不利于科技自立自强。笔者觉得,相比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如果能反馈到基础研究中来,会事半功倍。


1

2

1

2018年10月,广东省发布了《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提出改革设立“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成立“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全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规划;并提出引导中小企业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投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建立“省企联合基金”,加快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向企业开放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申报渠道。
在今年的11月20日,5家广东省企业参与出资设立的5支“省企联合基金”正式落地了,凯普生物联合基金、一方制药联合基金、恒瑞医药联合基金、中卫科研联合基金、精准医疗联合基金,3年共投入16150万元,覆盖了新药创制、中药现代化、医用材料、医疗用品、医用检测、精准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
广东从机制、政策、管理等方面全力推动联合基金工作,其做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财政资金与社会资金联手。 广东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省基金建立“省企联合基金”,大力倡导社会力量设立支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基金。让财政资金作为杠杆和“背书”,去撬动社会资本共同投入。
其次,创新企业出资支持基础与应用研究的组织机制。 广东出台了省企联合基金管理工作规程,对省企联合基金的设立、组织、实施、监督等提供制度保障,企业在基金组织过程中参与、知情和分享研究成果。企业捐赠资金与配套投入的财政资金一同进入省基金委设立的基金专用账户管理,专款专用,由省科技厅、省基金委共同管理。
第三,构建了企业捐资支持基础研究的机制。 企业以无偿捐赠方式投入“省企联合基金”的资金,可以作为税前抵扣。
第四,以指南来指导资金的投入确保满足企业创新需求。 省科技厅建立了一套专家指导、科学调研、逐步收敛的指南凝练与编制机制,让企业的利润需求与政府部门的公共需求、科研人员的科研需求实现精准对接,实现了“企业想用的、政府想投的、科研团队能做的”统一,提高资金效率,也提高了企业再投入的积极性。
虽然“省企联合基金”的实施效果怎么样还拭目以待,但广东省政府鼓励企业加强基础研究投入的做法值得上海及长三角研究和借鉴。在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强化创新突破和高端引领,积极打造我国经济强劲活跃增长极的背景下,调动已有的大量龙头企业躬身入局,开展基础研究大有可为。
作者简介

刘小玲,博士,上海科学院副研究员,民盟上海市委参政议政特邀研究员。

延伸阅读

从《人工智能全景报告》看AI人才发展动向

中国何时候出现媲美诺奖的世界科学大奖

揭榜挂帅,创新科研攻关方式

2019年经济榜单看长三角未来经济增长空间

2019年经济榜单揭晓,长三角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经济半年报成绩榜揭晓,长三角制造业仍需努力

加强科技主体协同,焕发长三角区域经济风采

关于长三角区域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建议

抓住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机遇

让企业家更多地参与涉企政策决策

如何让富人科学家支持科学?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