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物联网观察
为您网罗全球最新物联网行业资讯,聚焦IOT前沿科技,展现优秀厂商产品方案,更有国际专家为您深入解读行业趋势,带您一起感知未来物联网世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广西百色教师被举报性侵学生事件引发的涉教育领 ... ·  8 小时前  
芋道源码  ·  关于DeepSeek的最新认知 ·  10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闪送”骑手被索赔一万五 事件背后的舆论关注分析 ·  昨天  
芋道源码  ·  年后面试的兄弟们注意了。。。 ·  昨天  
芋道源码  ·  DeepSeek+Spring有搞头么?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物联网观察

vivo入局IoT,这一仗如何打?

全球物联网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9-27 18:59

正文

9月初,vivo发布了vivo IoT(物联网)战略,并推出IoT软件产品——Jovi物联。


智能手机厂商纷纷转战物联网,继小米之后,vivo此时入局IoT,这一仗如何打响?


2017年至2018年8月国内手机出货量情况(图片来源:中国信通院)


一、行业现状,不容乐观


今年年初,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发布了一份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年总出货量为4.59亿部,较2016年下跌4%,这也是中国首次出现智能手机年总出货量下滑的情况。而此前中国手机市场的销量一直是高速增长阶段,这一态势延续到了今年。


日前,信通院公布了《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本月手机出货量同比环比均在下降。2018年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259.5万部,同比下降20.9%,环比下降11.8%; 2018年1-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2.66亿部,同比下降17.7%。


虽然,IDC(Internet Data Center)最新报告预计2018年下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反弹,2019年将恢复增长。但IDC也指出,直至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保持“较低的一位数”涨幅。


(图片来源:IDC)

二、vivo手机,面临瓶颈


依靠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三四五线城市以及乡镇市场的人口红利,vivo在2014年和2015年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实现快速增长。根据IDC(Internet Data Center)的数据,2015年第四季度,vivo以同比增长33.8%的速度实现出货量1100万台,占据中国智能手机市场9.4%的份额,位居第五位。


借助深入乡镇的密集线下网点和疯狂的明星代言的营销方式,vivo在2016年崛起。第一季度,vivo在中国出货量同比增速甚至达到121.7%,进入中国市场前三。也是在这个季度,vivo在全球市场的增速达到123.8%,进入全球市场前五。


深受全球手机行业市场影响,2017年第二季度起,vivo因市场份额下滑被归类到others;而在中国市场,其出货量增速在2017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连续出现同比下滑。


“在三四五线城市和乡镇市场,vivo正在调整和优化线下网点的布局和效率;而在一二线城市,vivo对体验中心进行升级,以提升品牌形象。同时,一向被认为缺乏技术底蕴的vivo也开始加大对全面屏、5G、AI等新技术的投入。”vivo虽在不断调整和自我完善,但现状似乎不容乐观。


2017年至2018年8月4G手机出货量占比(图片来源:中国信通院)

当前,手机市场整体下滑,状态萎靡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IDC认为,究其原因是“用户无换机意愿”。面对当前行业困境,手机厂商在技术方面又难寻突破口,转型则成为必然。



三、大势所趋,小米为先


智能手机的减产比预想中更快来临。在销量减少的大环境下,智能手机的生态系统势必发生调整,后智能手机时代的厂商们,将进入精耕细作的下半场。


在国产手机厂商中,小米的IoT(物联网)战略发力较早,首先布局IoT战略。截止2018年Q2,小米约有1.15亿件连接IoT设备(不包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环比增长15%;拥有5台以上IoT设备(不包含手机、笔记本电脑)的用户近170万名,环比增长19%。9月25日,小米生态链企业云米全屋互联网家电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宣告了“家庭物联网第一股”的诞生。


近年来,小米的物联网布局可谓之大,除了大众所熟知的小米生态之外,在通信领域、物联网平台方面都有强力的布局,尤其是通信方面,小米已经研发出了自己的NB-IoT模组,并且NB-IoT芯片也在研发中。


曾几何时,小编个人对小米的产品并不感冒,近两年,小米生态链家居体验馆层出不穷,众多朋友已经在使用小米生态里面的各种智能产品。同时,带动了部分受众对小米手机的关注。蓦然回首,在消费级物联网产品领域,小米已经形成了其品牌、渠道等优势。



四、打破痛点,解局IoT

面临大环境的疲软和自身增长的瓶颈,vivo也在寻求改变与转型。


01

历程


2018

3月


vivo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品牌Jovi



2018

4月

vivo在2018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对外开放AI能力,并宣称要把AI能力嵌入物联网终端



2018

7月


vivo与合作伙伴发起成立“IoT开放生态联盟”



2018

9月

vivo AI全球研究院院长周围首次对外发布了IoT战略,并正式推出了IoT产品:Jovi物联



02

初衷


“vivo入局IoT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推进自身的AI战略,同时vivo也将致力于打破目前IoT行业私有和封闭的痛点,建立开放的IoT生态。”周围表示。


在推进人工智能战略的过程中,周围发现,其实IoT场景占据了人工智能三分之一的数据和场景,vivo要想做好人工智能,也必须做好IoT。



03

IoT开放生态联盟


针对IoT领域的两个痛点。IoT设备的开发者,在每一个设备上都需要为不同的品牌、不同的阵营,不同的行业标准去做多份的适配。对于消费者,则需要为每一个买回来的设备,安装不同的控制程序。 因此,vivo入局IoT的首要的动作便是构建一个开放的IoT联盟,实现不同的厂商只需要一次适配,消费者也只需要下载一个控制App。


联盟共同制定接入标准,设备厂商将设备SDK适配联盟标准,战略合作联盟制定云云连接标准,完成手机厂商与设备厂商的云端互联。


在“IoT开放生态联盟”中,设备厂商可以保留自己的账号系统,仍然掌握自有品牌的设备数据,具体到单一设备操作界面可以仍然保留品牌调性,甚至不改变硬件芯片/模组及自有协议。联动不局限于单一品牌,不同品牌的设备可以联动。


“IoT开放生态联盟”首批成员包括美的、vivo、OPPO、TCL、大华乐橙、科沃斯、阳光照明和极米科技等多家厂商。


周围透露,在统一的交互标准、协议之下,联盟初期的各个厂家的设备已经全部适配完成。此外,目前联盟成员已经扩充至二十多家企业。



04

双管齐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