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warfalcon
想每年读完100本书吗?想在100天内培养一个好习惯吗?想搞定拖延和注意力不集中吗?关注我,让你成为一个行动者,跟几十万读者一起成长,欢迎参加100天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warfalcon

马克思、康德、叔本华、笛卡尔和苏格拉底是如何度过一天的?

warfalcon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6-11-30 22:0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以前有段时间对名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有兴趣,做了些研究,里面就包括不少哲学家,正好可以聊聊他们的八卦,看他们的著作时看得头都大了,有些到现在都没看完。

好友@恶魔的奶爸 刚在喜马拉雅上推出一个英语发音的课程,现在只买6.6非常超值,对英语有兴趣的朋友,阅读第二条,有详细的介绍。

:在后台输入:【 优惠 】,可以领喜马拉雅课程的100元优惠券,只限在12月3日使用。

正文

很多哲学家在后半生的日常行为非常规律,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阅读、写作和思考,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交际和旅游都不太多。

马克思:


在1855-1858年这个阶段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在写《资本论》上和阅读书籍,每天早上九点到晚上七点一直在大英博物馆阅览室,然后回到住的地方,工作到很晚才睡。会一直不停的吸烟。基本上除了阅读就是写作。

在伦敦的几年,属于他一生中最困难的日子。烟瘾很重,长期吸烟对他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有肝病,偶尔用眼过度,眼睛还会发炎,还长疮,在犯病的时候,即不能坐,又不能站。情绪也不太稳定,因为经济和债务问题,精神焦虑,受疾病所苦情绪不佳,经常感到疲惫易怒。

到1855年的时候,6个子女因为疾病死了3个,在儿子死的时候,精神差点就崩溃了。期间一直靠恩格斯从他父亲纺织厂的钱箱里偷来的钱来接济。这类饥饿、贫困、伤病和家务琐事,经常干扰他的注意力,写作经常无法继续,靠恩格斯写信鼓励、汇钱才把日子过下去,一直到1860年之后才好一些。

康德:


康德一辈子都生活在他的家乡柯尼斯堡,终身未婚,很少外出,一直在当地的柯尼斯堡大学执教。资深宅男,他的身体不太好,精神有些焦虑和多疑。

在40岁之前,作息算不上特别规律,有时会在外面玩牌玩到半夜,但在40岁之后,基本上就象一个机器人一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据说唯一的一次例外,是他在读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时,深为所动,为了能一口气看完它,不得不放弃每天例行的散步,一直到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才恢复原有的规律,这使得他的邻居们竟一时搞不清是否该以教堂的钟声来对自己的表。

后40年的日常作息如下:

  • 早上五点他的仆人会叫他起床,然后喝一二杯淡茶,吸一管烟斗。(他给自己定的规则是一天只能吸一管,据传说这个烟斗一直在不断增大体积)准备当天的课程,开始写作。

  • 早上七点的时候开始讲课,讲到十一点结束。

  • 下课后,会去餐厅或酒馆吃一天唯一一顿的正餐,在吃饭过的过程中,喜欢跟人聊天,除了同行、学校里的人,邻居或乡亲也可以加入,对饮食的要求比较低,肉只要熟了就可以,但一定要配上好酒,一般会吃到下午2-3点左右,回到家中。

  • 在3点半左右开始著名的散步,去拜访他的朋友格林,在平时会一直聊到晚上7点,在周末的时候,还会有另一个朋友加入,聊到晚上9点。

  • 回家之后,继续工作或阅读到10点准备上床。

叔本华:


45岁以后一直在法兰克福定居,期间每天的生活是这样的:

  • 早晨7点到8点起床,洗完冷水澡后喝上一杯咖啡。然后埋头一直写作到中午,这段时间他最珍视,期间禁止任何人打扰。

  • 之后吹笛半个小时,这是他坚持一生的娱乐方式。

  • 再之后是穿戴整齐到附近的英国饭店午餐,餐后他就开始阅读到下午4点钟。

  • 接着铁定出门快速散步,风雨无阻,还带着他那条被称为“小叔本华”的卷毛狗。

  • 傍晚6点钟,他会到达图书馆阅读《泰晤士报》。

  • 晚上8点,他会去剧院或音乐会看戏或听音乐。散场后再次到英国饭店用晚餐,期间可以与一起用餐的客人谈论人生、艺术和实事话题。

  • 他一般晚上9点到10点左右回家,在床上阅读几页古印度的哲学著作。然后就沉沉睡去,一觉到天明。

这种作息习惯,整整保持了27年,直到死亡。

黑格尔跟叔本华类似,后半生一直在各个大学中担任教授讲授哲学,坚持写了很多年日记。生活节奏也非常规律。具体作息记不住了,等有空我翻完传记再做补充。

笛卡尔


笛卡尔习惯晚起,一般都会睡到太阳出来,会躺在床上思维,有时也会床上写作,直到11点多才起床。他说过:每天必须要睡够10个小时才行,否则就没精神。

起床之后就会吃午餐,然后会花上一个下午的时候散步或跟朋友聊天,晚饭后开始处理邮件,并开始写作。

在1649年被瑞典女王克丽丝汀娜叫过去当老师,一直到夏天才决定同意,到瑞典正好是冬天最冷的时候,然后被女王安排在早上5点起床授课,不幸是的没坚持到一个月,就因为寒冷和早起得了肺炎,几天之后就挂了。

苏格拉底


他认为自己是神给雅典的礼物,是上天派来启发你们智力的,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因此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他提问的方式与众不同,专挑别人的漏洞,每次都能把对方问得头昏脑涨,经常把人家问崩溃了才收手。

再补充些八卦:

有人问了一些问题,我把回复也补充进来:

1、共同点,都不咋差钱儿。。。。。。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马克思在写资本论的时候穷要死,三天二头向恩格斯写信要钱,我给你找一段:

马克思写道:“一个星期以来,我已达到非常痛苦的地步:因为外衣进了当铺,我不能再出门,因为不让赊帐,我不能再吃肉。”

不久又写信向恩格斯倾诉:“我的妻子病了,小燕妮病了,琳蘅患有一种神经热,医生我过去不能请,现在也不能请,因为没有买药的钱。八至十天以来,家里吃的是面包和土豆,今天是否能够弄到这些,还成问题。”

在伦敦的时候燕妮写信给好朋友约瑟夫·魏德迈时,描绘了她当时的生活情况:

“因为这里奶妈工钱太高,我尽管前胸后背都经常疼得厉害,但还是自己给自己孩子喂奶。这个可怜的孩子从我身上吸去了那么多的悲伤和忧虑,所以他一直体弱多病,日日夜夜忍受着剧烈的痛苦。他从出生以来,还没有一夜,能睡着二三个小时以上的。最近又加上剧烈的抽风,所以孩子终日在死亡线上挣扎。由于这些病痛,他拼命地吸奶,以致我的乳房被吸伤裂口了;鲜血常常流进他那抖动的小嘴里。

有一天,我正抱着他坐着,突然女房东来了,要我付给她五英镑的欠款,可是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的菲薄的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孩子的摇篮以及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我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东西拿走。我只好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板了。”

不只马克思,卢梭也是一直缺钱,16岁之后,刚开始是手工艺人,不停的换工作谋生。当小白脸,勾搭了不少妹子,一直到他44岁的时候,朋友赠送给了他一套在乡下的房子,这时才不为生活费用发愁。还要靠抄乐谱赚钱,隐居了6年。

黑格尔早期也是继承他老爸的一部分遗产之后,经济才好一点的。

2、康德看着怎么感觉一天没怎么读书啊

早起时、午餐后和睡觉前都在看,每天最少3、4小时,坚持60、70年,他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不少喜欢旅游或出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阅读。那个时代绝多数人都吃不饱饭,康德也要靠授课生活,在正常工作之外,能保持几十年坚持阅读已经很不容易。

就象苏格拉底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一天中的绝多数时间都在室外渡过。

阅读对于哲学家问题·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写作、思考,还有工作都会占据一天中不小的比重。

3、喜欢卢梭,爱弥儿我也在看,是目前我认为最经典的一本书,没有之一,向卢梭致敬!

还没说到卢梭呢。卢梭这个人很有意思,属于典型的小白脸,勾搭了不少妹子,有露出癖、喜欢SM,并且跟同时代的一些著名思想家伏尔泰、狄德罗、休谟等人都相识,但最后全部反目成仇。伏尔泰还特意写了一本《公民的感情》来骂他。卢梭在活着的时候,一直是反面人物,受人唾弃。

他当年写《爱弥儿》的时候,被法国法庭列为禁书,从法国跑到瑞士,待了没到一天就赶走了,后来跑到普鲁士国,待了几年。


100天行动读者反馈

@Tiamy

慢慢背,也坚持100多天了


@考研必胜!

战隼老师,今年考研,当时特没有状态,前一阵子买了您的100行动,听了几集真的受益匪浅。现在差不多完全投入学习了,我要好好学习了~~~考完再学习您的经验。


想了解更多关于100天行动内容----> 不需要意志力的习惯养成法:100天行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