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旅游规划观察
展示旅游规划圈最新、最深、最有用的信息。 我们不创造新闻,我们只遴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旅游规划观察

文旅部【三定方案】对未来旅游发展有何影响?

旅游规划观察  · 公众号  ·  · 2018-08-17 19:0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2018年8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职能配置、内部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实现文化和旅游部的定岗定编定员,简称“三定方案”)正式对外公布,许久的猜测或者期待最终落地 ,以下为解读——



文化和旅游部合并之时,它的主要职责就已经确定下来,当时就能发现旅游在其中已经逐渐削弱,但是三定未出,削弱到何种程度尚不得而知,现在来看靴子终于落地,旅游在其中已经削弱到非常明显了,本次“三定方案”呈现的格局及传递出的信号对未来旅游有如下方面的影响:


影响一:旅游业地位降低,未来旅游业发展在政策制定优惠获取方面将更加困难

如果各部门部分权重进行粗略来算,公共职能机构不纳入计算,剩下的机构中,旅游的分量连1/3都不到,可以说极其微弱,未来文化和旅游部队与旅游行业的维护与指导作用将远远低于原国家旅游局的作用。

因此可以预计的是未来旅游业由于缺乏相应的发生机构,在政策制定、优惠获取方面将受到的照顾会越来越少,因为本身就在大机构中不再具有相应的发声途径了。


影响二:旅游业地位下降,旅游的传播功能将提升

从“三定方案”中可以看到,旅游业的地位低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而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及其他配套的相关机构都在弱化旅游的相关职能,因此可以预计的是旅游业的经济功能在未来还会下降。

但是又可以看到,在文化和旅游部的偏重文化职能的机构中,强调旅游作为国家形象传播、对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未来旅游的传播属性在不断提升,在国内能够最大限度的使国家政策、先进文化上应下达,能够让特色文化传承发展;在国际上,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提升了中国文化创新融合的可能,保障了中国文化向外传播的通畅,加快了优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速度。


影响三:“三定方案”并不真正懂旅游业,未来的产业引导性与支撑力不足

从本次的“三定方案”中可以明显看到,新成立的文化和旅游部对于旅游业并不真正熟悉,更多的是用文化产业的思路在理解和利用旅游业,从跟旅游息息相关的产业发展司与资源开发司的设立开看就能看出文化和旅游部对于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判断不足,还停留在旅游业是资源开发阶段,这符合文化产业的特点,却远远不符合旅游业的特征。当前中国的旅游业已经进入存量发展的阶段,旅游资源开发已经不是主流,存量资源的提升与发展才是主流,产业的引导与促进才是真正的着力点,但很可惜机构的设置并未能体现这些,加上对机构职能的描述,可以预计未来的产业引导与支撑力度将会非常有限。


影响四:“三定方案”联动不足,难以适应未来的旅游发展形势需要

原国家旅游局末期,提出了“旅游+”的概念,试图将旅游在经济上的影响力扩展至各个行业,例如“旅游+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科技”……有独立的部门推动,与其他各部委的联合发文也纷至沓来。事实上,截止至2018年,原国家旅游局的构想也已经基本实现,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大健康旅游、体育旅游……各个领域都在“+旅游”的道路上往前开拓。但是文化和旅游部成立后,“三定方案”出台后,可以看到内部整合优先,“文化和旅游融合”成为优先操作,“+旅游”的概念很难冲出新的文化和旅游部,未来的旅游管理监控引导落后于国内旅游发展形势的局面很可能会延续很长时间。


素材来源:博看文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