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学和脑科学知识,欢迎关注“晴妈说”~
有关童行的内容
写了很多天,
终于开了童行计划的公众号。
以后童行的近况会发在那边,
晴妈说还是恢复原始的连载。
【写在前面】
我们今天要讲的一项能力,
可能对所有人都非常重要。
上一篇我们讲的是动机分层,
这一篇我们要讲动机的抉择。
我们的生活中面临太多抉择,
很多时候是改变一生的抉择。
在那些困难幽暗的时刻,
我们常常需要在混乱中摸索。
这一篇我们不会给出万能药,
也不会给出简单的决策公式,
我们只是先从最宏观的角度,
看一下人之为人最重要的部分。
【经典说】
《认知、大脑与意识》
目标、执行控制与行动
作为实现目标、预见、计划的“所在地”,额叶可能是人类大脑所有成分中尤其“人类”的地方。
额叶在形成目标,然后设计行动步骤去达成目标的这一系列活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它选择完成目标所必需的认知技能,统一调度,再按照合理的顺序加以实现。
人类认知是前瞻性的。它由目标、计划、希望、雄心和梦想等都属于将来而非过去的因素驱动。这些认知能力取决于额叶并随之进化。
为规划将来,大脑必须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抽取并提炼一些元素,但又绝不是简单地复制那些实际的的经历。创造和保持“未来意象”的神经机制是工具制造的先决条件,因此开创了人类文明。
除了学校考试和事实的计算型问题,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多数决策本身没有正确答案。答案本身不存在于当前环境之中。答案源自情形属性和我们自身属性、我们的愿望、犹疑、过往经历等的复杂相互作用。
找到确定问题答案的办法通常就是计算完成,这正在被日益增长的各种设备所取代;但是在本身没有内在正确答案时候的决策,至少目前看来,还是人类的特殊领地。
面对同一情形,机体必须能够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同一个问题,以能够用不同的方式去除去不确定性,并能够自由转换应对。应对不确定性情形是大脑额叶最著名的功能。
综上所述,确定决策即是“找到真理”,而适应性的、行为者中心的决策则是选择“怎样对我来说才是好的”。解决不定情形问题的加工过程和解决数学问题差别巨大。
在人类心智的各个方面,最迷人的莫过于主观意象或意志。但这些特质都在有多个选项的时候才得以淋漓发挥。
【晴妈说】
我们都有那种纠结的时刻,
理智与情感在心里反复作战,
明明知道一件事好却不愿做,
两个选项都好,却选不出来。
这个时候,需要一个内心声音,
告诉自己:好了,就要这个了。
这是人对自我最直观的感觉
:“我”就是那个“决策者”
。
大体上说人的大脑分成三层次:
爬行脑、边缘脑、新皮层。
爬行脑掌管人的生理新陈代谢,
边缘脑掌管人的情绪情感反应,
新皮层掌管更高级的思考运算,
包括复杂的思维、逻辑、抉择。
其中新皮层有一块独特的区域,
在我们额头之下,称作前额叶。
研究显示,这一小块大脑区域,
在我们做决策的时候活跃起来。
我们上一篇讲到动机不同层次,
实际上体现出大脑的多重能力。
爬行脑推动直接的生理欲望,
饿了、渴了、疼了、有情欲了,
边缘脑有难以控制的情绪反应,
爱了、怕了、兴奋了、愤怒了。
而新皮层上面也有不同的感知,
推理逻辑、
联想比喻、共情。
一个头脑里像是有很多种声音,
有的想要江山,有的想要美人。
最终,需要一个终极决策者。
它不仅能诚实地体会每层感知,
而且有能力把统合起来做决定
。
前额叶的这种决策、控制能力,
如同公司CEO,被称作执行功能。
当我们通常提到“自我意识”,
想到的就是“我选择”的能力
。
执行功能与人的成就息息相关,
有人进行过统计,人生长期成就
与其执行功能测试结果呈正比。
让孩子锻炼执行功能一生受益。
情绪脑从一出生就已经很发达,
前额叶要到成年才发育成熟,
因此孩子会冲动,不够审慎,
难以做出明智决策也很自然。
因此,小时候最需要的是锻炼,
让前额叶练习决策,逐渐发达。
这种锻炼很难在做题中获得,
学校中做题是寻找确定的答案,
前额叶决策涉及的是不确定性,
因此很多人毕业也缺乏决策力。
带孩子长大,需要给他锻炼机会,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锻炼自我抉择。
逐渐学会决策,正是成长的要义,
这种能力几乎只能在生活中获得。
很多时候父母在带孩子时焦虑,
代行决策职责,一直到孩子长大。
于是不成熟的前额叶一直不成熟。
萎缩的前额叶,难以有明智人生。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成年后明智,
就请让孩子从小,抉择他的人生。
决策时间地点,决策要做的事,
3岁的小人儿就已经是人生的CEO。
从下一讲开始,我们将进入细分,
分别讲述每一种不同的动机因素,
之后讲述如何统合这些不同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选择不是压抑,
前额叶压抑内层大脑效果并不好。
只有了解所有细分的具体层次,
才会最终走向自我的统合与升华。
想了解更多亲子心理学和脑科学知识,欢迎关注“晴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