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移动互联网资讯
专注于移动互联网、O2O、移动电商、移动互联网创业,以不一样的IT视角综合报道移动互联网领域的最新资讯,每日准时奉上,移动互联网人不可缺少的资讯助手,欢迎关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钉钉AI助理接入DeepSeek#,支持 ... ·  昨天  
新浪科技  ·  【#面壁智能联创谈DeepSeek出圈#:与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华为2024年销售收入超8600亿#】2 ... ·  3 天前  
新浪科技  ·  【#华为小艺助手接入DeepSeek#,此前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移动互联网资讯

过年在农村待了5天,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快手能横扫4亿中国人

移动互联网资讯  · 公众号  · 科技媒体  · 2017-02-06 21:18

正文


移动互联网资讯: ydnews
新微友,点击题目下文字移动互联网资讯关注我哦,每天为您送上新鲜资讯,移动互联网人必订小助手。

作者:刘丹如,来源:三声(ID:tosansheng)


从年前到年后,连续一周我在老家置身于快手真正的垂直用户中,不能改变我无法欣赏快手上MC们的喊麦和戴金链子的社会大哥的江湖恩怨情仇,但足以理解快手典型用户(我的亲戚们)对这个产品的喜爱


记者的春节显然是个伪命题,尤其在返乡日记成为记者寒假作业后,带着各种选题过年才是各大媒体的春节常态。主编希望我能写快手上的另类春节,我理解他做这个选题的初衷,2016年后半年,快手简直是新闻的富矿。


2016年6月,一篇《残酷底层物语,一个视频软件的中国农村》在朋友圈广泛流传,这篇文章中快手被打上“乡村”的标签,描绘成一个聚集着无数牛鬼蛇神的奇葩用户与低俗内容的平台,作者称快手上内容展现了“一个光鲜时代的暗面”,此后4个月,快手用户又被爆出为了不少为涨粉恶意炒作的事件,其中在大凉山为村民捐款后又收回的伪慈善事件和强迫老人生吃恶心食物两件事引起的公众抨击至今都让快手在社会舆论中处于被动局面。

快手获得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一个体量如此庞大的视频软件,在成立四年,经历了合并、转型、多轮融资,在许多人眼里(据说主要是中产)却仍旧处于一个近乎“隐形”的状态。更为有趣的是,直到今天,快手被多次报道解读,外界注视快手的目光仍旧以猎奇为主,我想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想要报道快手的人都看不懂快手。

坦白讲,我也是其中之一,这种看不懂和看不懂直播为什么火爆一样,根源在于我并非快手垂直的受众,从年前到年后,连续一周我在老家(内蒙古一个小镇)置身于快手真正的垂直用户中,在听他们解读的同时,每天花两个以上的小时看快手的视频和直播,以至于我闭上眼耳边还会回荡“老铁,双击来个666”,这不能改变我无法欣赏快手上MC们的喊麦和戴金链子的社会大哥的江湖恩怨情仇,但足以理解快手典型用户(我的亲戚们)对这个产品的喜爱。


复活的农村文化


“老铁,没毛病,双击来个666。”我表弟说出这句熟悉的快手“黑话”,饭桌上几个人都会意笑了起来。“老铁”是东北话中形容关系很好的朋友,但这句话从我表弟这个正宗内蒙人嘴里说出来,仍旧保持了原滋原味。


快手用户制作的快手网红榜

东北人统治快手并非传闻,快手红人榜上排名靠前的大网红从第一名MC天佑到第二十名浪子吴迪,、超过一半都是东北人,喊麦、搞笑甚至是鬼步舞和社会摇,对于自带演艺细胞的东北人而言,这些表演简直信手拈来,表弟说他们班男生都听喊麦,这是他们高中非常流行的音乐。


快手上的喊麦

我脑补了下那个画面,在西北十八线城市的N线小镇的高中里,一群十七八岁的高中生,在下课时间里用东北腔哼着“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 这种脑补画面让一向认为喊麦是非主流农村杀马特的我感觉极其复杂。这种复杂在我7岁的小侄女拿着快手让我欣赏她喜欢的视频时达到了巅峰,在那个视频中,两个穿着花棉袄的男人在胸前塞了两个气球扮女人,吵架过程中,一个人将另一个人的气球从胸口扒了出来,小侄女跟我说“姨姨,你看这个两个人,真失笑了。”小侄女说这话时,她的妈妈我表嫂也瞅了一眼,并没有觉得这种内容有任何不合适。


在老家很受欢迎的二人台

这个视频和场景让我想起,在电视和手机都还没有普及的十多年前,我们老家农村最为流行民俗戏剧二人台,这是一种类似于东北二人转的表演,表演者常常会男扮女装,然后两个人互相讽刺,表演过程中时常还会夹带一些荤段子,尽管并非所有二人台都是如此,但是农村走乡窜镇备受欢迎的班子都会夹带类似的“私货”,审丑和软色情始终存在于老家人们审美爱好之中,那个时候即使明知会有荤段子,由于娱乐活动太少,大人们仍旧不会太避讳小孩。


二人转二人台中受欢迎的男扮女装

这些表演特别是私货,当然登不上电视以及大型演出等大雅之堂。就像我们小时候听到的各种传说,只在老人们的嘴里流传而不见于文字。当屏幕逐渐成为乡镇群众的主流娱乐活动后,走乡窜镇的表演渐渐淡出生活成为记忆,快手只是让它们重焕生机。

带着这个逻辑再度观察快手热门上受欢迎的几类内容,似乎所有外界认为“低俗”的内容都无非是当年备受欢迎的二人转、二人台和各种逢年过节赶集看到的杂耍的升级版,这些内容本身就是快手所聚焦的人群最喜闻乐见的内容,通过无数快手用户的双击证明了他们延续了这么多年持久不衰的魅力。


从产品而言,快手获得了资本的认可。2016年华人文化投资了快手,实际上在2015年年底,快手的估值就已经达到了20亿美元,又一轮融资后,快手的脚步显然会迈得更快,目前公开的数据显示,快手上的用户已经超过4亿,日活也达到了4000万,成为继微信QQ微博后的第四大社交平台。


快手的傲慢与偏见


“你不玩快手,你写出的文章就一定会有偏见。”对于我要写快手这件事,陸小宇并不看好,陸小宇是快手的资深用户,现实生活中是一名电工。

对于快手用户都是农村人的描述,在我看来并不准确,热门用户大多工作生活在二三四线城市里。这个问题快手的CEO宿华也公开场合回应过,他表示快手的用户与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分布并无太大差异,城市用户大于农村用户。

来吉林市的陸小宇,尽管没有读过太多书,但从小喜欢画画,在快手看到别人的画作后,自己也模仿着开始画作品,靠着不断上传画作,他前后积累了6万多粉丝。

像大多数快手红人一样,陸小宇对粉丝数很在意,为此他会不断更新自己的作品,他的作品大多为一些明星肖像,吸引明星的粉丝来双击点赞。“光画人物不太容易涨粉,那些明星的粉丝只会夸你画得好不会关注你,有时候也得画一些有争议的画关注的人才多。”陸小宇说的是他在快手上传的一些蛇、蜘蛛之类的3D画,视频里看去这些动物仿佛真的匍匐在画纸上,常常会引来用户的质疑,“假的”,“恶心”,评论越多作品上热门的机会也就越大。


陸小宇的主页

上热门对于快手用户的诱惑非常大,我加入的几个快手互粉群都能刷到类似于“橙哥上热门秘籍”的广告,橙哥不仅仅靠卖秘籍赚钱,在他的热门秘籍最后一页还有他的网红培训班广告。

陆小宇觉得我花20块钱买秘籍是被骗了,“秘籍里说的都是正确的废话,想要上热门,最终还是要自己努力”。他说,快手红人少有锥子脸大长腿,在这里当网红一定要会炒作,比如要靠唱歌出名,就一定要打扮的特别“朴素”特别烂,最后唱的特别好,让人觉得反差很大而印象深刻。

这一番话颇有“超预期用户体验”的雷军风范,但陆小宇也不得不承认,和技术流的“反差萌”相比,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快手红人,大多要么特别丑要么特别能吃。我翻看了20元买来的橙哥秘籍,也有类似的内容:要会制造噱头、舆论。


为什么是快手


橙哥将快手热门作品总结为十类:搞笑类、美女帅哥类、勾引类、技能类、惊悚类、心灵鸡汤类、宠物类、热点类、伪原创和其他类。

从表面上看,这个分类与微博秒拍没有太大差别,但从实际效果中看,就像知乎有强烈的精英范儿、豆瓣有浓厚的文艺气息以及B站的二次元画风,快手大多数内容都十分“接地气”,我说的不是“low”,因为这个评价本身就带有从上到下审视的态度。

也因为在老家年夜饭上,我发现一桌的小辈,除了我,我两个表哥、一个表弟、7岁的小侄女和她妈我表嫂都在用快手,开饭前我表嫂拿出手机拍团圆饭发快手的那一刻,我想到了快手有4亿用户这个数字。我正在读高三的表弟说,他们班同学都用快手,其中不少人都喜欢用快手拍班里的搞笑视频,有时候还会发到班群求点击求赞。


快手上常见的年轻人打扮

为什么是快手?表弟的答案是“因为快手操作简单、搞笑视频多”。我在北京做汽修工的表哥说同事都用也就跟着下载了,相比表弟,我内敛腼腆的表哥从不在快手发作品,但因为经常要加班,工作压力大,在快手上看各种搞笑视频是他少数放松方式之一。


快手常年不变的界面:关注、发现和同城

“上面有很多很恶心的内容你们不知道吗?”我指的恶心内容正是X博士那篇《底层残酷物语》中曝光的生吃病猪、鞭炮炸裆等让人匪夷所思的自虐视频,除此之外,我在快手也看到了一个女人吃一盆辣条的壮举,在这种视频下大部分评论是质疑女主播是否是真吃,而不是觉得这样吃东西的方式过于奇葩。


X博士关注页上那些让人感觉不适的内容

陸小宇用“有利可图”归结快手这类炒作背后的意图,并大方承认自己发作品也想赚钱,但方式是在快手上为人画像,随着粉丝数越来越多,来找他画画的粉丝也变得越来越多,他悄悄在自己的主页上加上了报价单和自己的联系方式,因为快手禁止用户在主页上打广告和留微信。

由于快手的流量越来越大,微商们开始在快手投放广告,粉丝百万级的快手红人接一单广告就能赚到5000元到1000元不等,为了防止快手变成一个微商平台,官方对于这种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于是变现途径变成在朋友圈做微商,通过快手导流到微信,我点开其中一个快手红人的朋友圈,发现他面膜卖的不亦乐乎。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