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古史
本公眾號專注收集、整理并發佈中國中古史領域相關學術資訊,以期達到交流的作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M93交通之声  ·  悲剧!一家祖孙三代身亡!2人死于家中,1人坠 ... ·  8 小时前  
FM93交通之声  ·  广东一公交突发起火,6人死亡!刚刚通报 ·  21 小时前  
钱江晚报  ·  冲上热搜!网友慌了:控制不了啊 ·  昨天  
钱江晚报  ·  大S妈妈首度发文,回应女儿去世 ·  2 天前  
徐州新闻  ·  抖音、快手同日宣布:下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古史

劉進寶主編《絲路文明》第九輯出刊

中古史  · 公众号  ·  · 2025-01-26 12:57

正文

新书推荐 丨《丝路文明(第九辑)》出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5年01月26日 12:03 听全文

丝路文明(第九辑)

刘进宝 主编

2024年11月出版

88.00元

978-7-5732-1445-4



《丝路文明》的编辑出版受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钟子逸基金资助


主编简介

刘进宝,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国家民委中亚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丝路文明》主编。兼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史学会传统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浙江省敦煌学与丝绸之路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敦煌学、丝绸之路研究,著有《敦煌学通论》《 唐宋之际归义军经济史研究 》《敦煌文书与中古社会经济》《西北史地与丝路文明》等;主编有《转型期的敦煌学》《百年敦煌学:历史·现状·趋势》《丝路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等;在《 中国社会科学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目  录

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关系综论/杨巨平

蜀道与丝绸之路交通/王子今

葱岭古道上的中国旅人(两汉篇)/刘屹

通往天竺之路——丝绸之路的记载倾向/孟宪实

汉唐时期的滨海港口/鲁西奇

晋唐求法僧在菩提伽耶的求法与巡礼活动考——兼论义净“大唐西国无寺”说/梁霞

玄奘与吐鲁番/〔日〕荒川正晴著 冯培红译

吐蕃禅宗的授受与传承——对敦煌藏文禅宗文书IOL Tib J 710 的分析/〔英〕沙木·冯·谢克(Sam van Schaik)著 牛宏 刘霁译

敦煌文书所见僖宗朝西北藩镇交通史事考——以朔方军为中心/李韫卓

宋初天竺宝安寺僧吉祥等入华事迹新证/徐伟喆

元代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交往——以佛钵为中心/陈菊霞 陈代枫

16—19 世纪阿姆河下游绿洲灌溉农业考察/阿布都沙拉木·克热木


学问人生——森安孝夫先生学术生涯回顾/甄广成 白玉冬译

如何守护好敦煌石窟?——读樊锦诗《敦煌石窟守护杂记》/刘进宝

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对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推进——荣新江《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读书笔记/付马

沙海现蜃楼 尼雅跃古卷——读刘文锁译注《新疆出土佉卢文书译文集》/韩树伟

评王子今著《先秦两汉时期:早期海上丝绸之路》/曾磊

《1909—1910 年俄罗斯新疆探险考察队初步简报》出版/陈丽娟


本书文摘

本文选自《学问人生——森安孝夫先生学术生涯回顾》(甄广成、白玉冬译)。在本刊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惊悉先生仙逝,此次刊发先生访谈录中一个片段,以见先生学术生涯的路径由来。

森安孝夫(1948—2024)

走向东洋史学

荒川: 那么,在今天的座谈会上,我想按照时间顺序询问先生迄今为止走过的足迹。特别是关于先生的本科、研究生时代,我想今天的出席者包括我在内,有很多事是第一次听说的。

首先,可以请先生谈谈您进入东洋史研究之路的原委吗?

森安: 我直到高中还是理科志愿,因为我憧憬着在种子岛发射火箭的东大研究所,所以参加了理科Ⅰ类考试,但因入学考试的物理实验失败而落榜了。于是我放弃了理科,也有父亲的期望,就以东大法学部为目标来到东京,进入骏台补习学校午前部文科。骏台的课比我毕业学校福井县首屈一指的藤岛高中水平高,每门课都非常有意思,尤其与世界史讲师村山正雄先生的相遇是冲击性的。这决定了我向历史学之路迈进。后来才知道,村山先生是朝鲜古代史专家,东大东洋史的大前辈。

然而,暑假回家我把志愿从法学部文科Ⅰ类改为文科Ⅲ类的想法告诉父亲时,他强烈反对。父亲带着我去藤岛高中三年级时的班主任印牧邦雄先生那里商量,印牧先生其实是京大日本史出身的学者,说福井县出过一位叫桑原骘藏的伟大东洋史学者,反而说服了父亲,使我获得了激励。

旧陆军军官的父亲想让我做政治家。为难的父亲,这次带我去自己担任檀家总代表的真宗寺住持那里,试图让我回心转意。不过,那个高龄的住持是个相当有学问的僧侣,说什么“如果我檀家出学者的话,没有比这更高兴的事”等,怎么说呢,算是训斥了我父亲,就是这样的反应。

印牧先生和我同乡,老家是福井县坂井市三国町,一个叫作性海寺的地方,那里有江户时代《鞑靼漂流记》中主人公们的坟墓。想起来了,很久以后,我和成为清史专家的、在此的学生杉山清彦一起去拜访了印牧先生。

请杉山在此用几句话讲解一下《鞑靼漂流记》。

杉山: 《鞑靼漂流记》是幕府写下的记录,记载了1644年,越前的三国凑地方,正是现在的坂井市三国町的商人一行船队,在日本海遇难后漂到现在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附近,在清朝的保护下经过沈阳被送到北京,两年后被送回日本的始末。1644年正是明朝灭亡,清军进入北京之时,这是见证这一动荡的珍贵记录。

那些相关人员的墓地就位于印牧先生的老家性海寺。当然,途中殒命之人的遗体没有归来,但因子孙繁盛,有参拜用的衣冠墓。商人一行的事迹在江户时代没有被公开言说,所以一度被人遗忘。明治以后,在“向大陆雄飞”的呼吁下,说起来是被重新发现。大正年间京都大学的内藤湖南来调查,再次成为研究对象。《鞑靼漂流记》有这个原委。因此,我接受森安先生邀请,前往参观学习,受益匪浅。即便刚才听您说起,也感觉到《鞑靼漂流记》和东洋学之间有一条红线连缀着。

森安: 所谓的三国凑就是九头龙川最下游的河口,所以有南岸和北岸,南岸是我的家乡旧新保村,性海寺位于北岸。我从小时候起,就眺望日本海的夕阳,思念着海那边的大陆。《鞑靼漂流记》是新保村商船队的故事,其原书保存在我家斜后面的久末家,内藤湖南来看之后带回去了,之后好像没还回来。

那么,继续说我的故事吧!我是1967年4月升入东大文科Ⅲ类的,进入第二外语是法语的班级,并加入从高中时代开始憧憬的羽毛球俱乐部。在教养部即驹场校区上东洋史和西洋史课程,但当时的东洋史和西洋史课程不太有意思。在驹场校区升到二年级时,为了抵制从医学部开始的东大学生运动,大学当局在本乡校区引进了机动部队。以此为开端,支援学生运动的活动在驹场校区也高涨起来,课程和社团活动经常停滞。结果,从驹场到本乡的升学推迟了八个月。

就在那时,碰巧岩波书店正好出版了《桑原骘藏全集》(全五卷)。这本书要好几万日元,不过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寄来每月零花钱以外的钱,我买下了这五卷书,开始阅读。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东洋史真正的论文,但读起来很困难。

而在进入文学部之前,因公从本乡前往驹场,担任东洋史入门课程的刚好是榎一雄、护雅夫两位教授。在此之前,我因模模糊糊想做东西交涉史,所以拿不定主意是升入东洋史学系还是西洋史学系。不过,在听了二位先生的课程后,我决定升入东洋史学系了。回首过去,左右我一生命运的邂逅,应该就是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延续的。

荒川: 也就是说,与这种看似巧合的人和书的相遇,让先生走上了东洋史的道路吧!


责编:陈丽娟 赵澜波;排版:王曦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