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重庆发布
权威发布、最新资讯、便民服务、形象展示的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华龙网  ·  今天!见证重庆民航历史时刻! ·  22 小时前  
华龙网  ·  今天!见证重庆民航历史时刻! ·  22 小时前  
重庆电力交易中心  ·  ​重庆2025年批发市场年度交易预出清均价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重庆发布

揭秘|今日防空警报响彻全城,你知道如何发出的吗?

重庆发布  · 公众号  · 重庆  · 2017-06-05 17:16

正文


今日上午10点30分至10点42分,纪念“六五大轰炸惨案”的防空警报声回荡在重庆上空!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同时,一些疑问也在不少人心头泛起:每年都拉响的警报是如何操作的,警报声为啥能传遍重庆城……


今天,小编就走进重庆市人民防空办公室,为大家探秘!


1是谁拉响防空警报?


市民防办指挥通信处工作人员罗秋杰,就是那个神秘的拉响警报者。


“拉响警报十多年的前辈退休了,我是一个新手。”罗秋杰介绍说,他去年3月份到这个岗位,今年是他第二次拉响警报。

市民防办指挥通信处工作人员罗秋杰介绍警报设备 

许恢毅 摄

他回忆,参加工作前,他对警报的认识还停留在5·12地震发生时。当时他正在成都念大学,耳边时常响起的是灾情警报声。


罗秋杰介绍,从1999年3月1日《重庆市人民防空条例》施行起,每年的6月5日,重庆市都会在这一天进行警报试鸣放。如今,试鸣放已经坚持了18年。


在每年的6月5日一早,他和其他工作人员就严阵以待,进入警报控制室,打开警报无线控制系统,上级一声令下,工作人员便分别按“预先警报”、“空袭警报”、“解除警报”、“灾情警报”四种模式,持续拉响警报。


此时,尖锐、急促、紧张的警报声,便会在重庆全市回荡,以警世人。


2如何让警报传遍全市?



推开神秘的警报控制室大门,估计不少人会失望,因为控制台上并没有影视剧里出现的那种高精尖设备,只有一部电话、一个短波电台、两台电脑和两台黑色的人防警报系统中央控制器。


发出警报声的设备——高音喇叭

就这几台设备能让警报声传遍全市?罗秋杰解释说:“你们对拉响警报的流程还不太了解,其实在我市各个区县、镇街以及工业厂矿都有这样的设备。”他说,在这儿拉响的同时,分布在全市各区的警报系统也会同时打开。


“目前全市有1000多台警报器,足以覆盖所有人口稠密地区。”罗秋杰介绍,不仅如此,现在全重庆每年还会增加八九十台警报设备,主城区每年增加四五十台左右。


还有一个重要设备,控制室没有,得上大楼天台。


跟随罗秋杰爬上民防办大楼的天台,一台灰色的大型设备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最终发出警报声的设备——高音喇叭。这台设备呈四边形,每边四个高音喇叭,让警报声传向四方。


“其实每个点位的警报声覆盖范围在一公里左右。这个点的控制系统能够控制主城九区的所有警报系统。”罗秋杰介绍,而全市所有警报控制系统,就像古代的烽火台,一个接一个,让警报声上天入地无死角。


3当敌机临空如何应对?


每年的警报试鸣放意义何在?罗秋杰表示,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检验全市防空警报设施的完好程度,测试警报音响的覆盖范围。二是纪念抗日战争期间,“重庆大轰炸”中成千上万的死难者同胞,警示民众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增强国防、人民防空观念。


如果有一天,战争来临,敌机临空,我们该如何应对?罗秋杰说,如果敌机来袭,我们的战时指挥部军用雷达防空侦察体系,会第一时间发现并做好迎击准备。同时,通过警报提醒民众进入防空掩体。

当城市进入临战准备阶段,政府将疏散城区人口的30%到农村等空旷地带。第一时间清理出防空设施,向民众开放,以便他们进入躲避敌机。同时,做好饮用水、食品等储备。以一平方米一人的标准,疏散民众进入防空掩体。


此外,各大建筑体的地下停车场也是民众的防空掩体。“目前,仍有很多民众不清楚,其实众多防空掩体就在我们身边。”罗秋杰说,其实很多大楼的地下停车库就是很好的地下掩体,不仅能躲避普通炸弹,对核弹也有一定的防护效果。


“目前每年的6月5日,以及5月12日,市民防办都会在街道、社区、百姓纳凉点等地方,组织进行大规模的人防知识宣传。”目前,市民防办正大力推进防空防灾一体化社区建设,为各社区提供经费,增添重要的防空装备。


如何识别警报?


预先警报:

是指发现敌机空袭迹象时发出的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空袭警报:

是指发现敌空袭的明显征候时发出的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


解除警报:

是指报知空袭危害已经消除的警报。连续鸣3分钟。





来源:重庆晨报  

编辑:屈浩然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所有: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