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民国名媛,很多人都会想起林徽因、宋美龄、张兆和等这些大名鼎鼎的美人。
但有这样一个女子,她出身名门,自幼富贵,却在中年先后经历了丈夫出轨、破产、丧偶等一系列打击。
1909年,郭婉莹出生在澳大利亚悉尼的一个美丽的大房子里,父母给她取名叫黛西。
郭婉莹的父亲是个十分勤劳且具有商业头脑的人,在澳洲从卖水果的小贩,一点点打拼,等到郭婉莹出生的时候,他们的家境已经是极其富有了。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长大,郭婉莹的童年过得十分快乐。
在澳大利亚的那几年里,郭婉莹生活富足,衣食无忧,穿着最流行的衣服,住着豪华庄园,出入有保镖。
那时候的郭婉莹,天真烂漫不识人间疾苦。她压根就不会想到,自己后来的命运,会如此跌宕起伏。
郭婉莹六岁那年,父亲应孙中山的邀请回国创业,为繁荣祖国经济做贡献。
小小的郭婉莹也随父亲回到上海,那是她第一次回到祖国,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和自己有着相同肤色的人。
父亲回国后,创立了著名的永安百货公司,自然而然地,郭婉莹也成了人人羡慕的“永安百货四小姐”,并进入中西女塾上学,还做了宋美龄大婚时的花童。
可以说,郭婉莹一出生,就超越了绝大多数人,享受了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无法得到的一切。
然而,也许是从小过得太过顺风顺水,郭婉莹看似温婉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永不服输、追求自由的心。
1928年,19岁的郭婉莹从中西女塾毕业,听从父亲的安排和一个富家子弟定了亲。
有一次,未婚夫送给她一双袜子,告诉她:“这袜子真结实,穿一年都不坏。”
她想要的结婚对象,一定是一个有趣且和自己有共同人生追求的人,很明显,眼前的未婚夫不是。
这一次,郭婉莹没有再听从父亲的安排。她坚决地选择了退婚,并去了燕京大学心理学系学习。
或许人年轻的时候就是这样,比起过按部就班一眼就看到头的生活,更想随心而活,哪怕前路坎坷也绝不回头。
她不仅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还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爱人——吴毓骧。
说起来,吴毓骧也算是名门之后,他母亲的奶奶是晚清名臣林则徐的女儿。
虽然和郭婉莹相比,吴毓骧的家境实在是有些普通,但是吴毓骧极其聪明,年纪不大就成为庚子赔款的公费留学生,后来从麻省理工学院毕业。
更让郭婉莹心动的是,吴毓骧正是自己要找的“有趣”的人。
只是,情犹浓时,郭婉莹万万不会想到,父母给了她最优渥的家庭环境,她却在结婚后,尝尽了生活的风雨苦楚。
婚礼上,郭婉莹手捧鲜花,娇美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和吴毓骧站在一起,接受着亲朋好友的祝福,就像童话中走出来的公主。
可此时的郭婉莹不知道,一场即将到来的婚姻危机,会成为她走出家门的转折点。
婚后没几年,生性风流的吴毓骧就和一个年轻寡妇走到了一起,让郭婉莹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寡妇还是她的旧相识。
郭婉莹没有哭,也没有闹,而是平静地去年轻寡妇家,找回了那个让自己失望至极的丈夫。
虽然郭婉莹压下了所有委屈,没有选择离婚,可是经由此事,也让郭婉莹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
这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女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精神的独立,不能放弃自己。
于是,她不再满足于做一个相夫教子的传统家庭主妇,而是果断走出去,和朋友一起合伙开了一家锦霓时装沙龙。
可没过几年,随着战争的爆发,郭婉莹的服装店不得不停业,更雪上加霜的是,吴毓骧也失业了。
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郭婉莹,第一次尝到了贫穷的滋味,最艰难时,他们甚至连房租也交不起,郭婉莹只能带着孩子们回到娘家暂住。
但是这一次,郭婉莹依旧没有对生活认输。她放下身段,找了一份给报纸拉广告的工作来贴补家用。
在人生的最高处时,不得意忘形;在人生的最低处时,不自暴自弃。
如果说丈夫的出轨、失业和贫穷只是对郭婉莹的考验,那么后面发生的事,则是郭婉莹一生的劫难。
战争结束后,吴毓骧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家致富,郭婉莹也重新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然而,舒心的日子没过多久,吴毓骧就被打成右派,他们全部的家产被没收,还欠下了14万人民币的债务。
吴毓骧入狱后没几年就死在狱中,郭婉莹也被送到了学习班学习,还生平第一次拿起锤子砸石子、刷马桶、在工地当小工……
陡然之间,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都以为,这次郭婉莹肯定抗不下去了。
没想到,郭婉莹依旧没有哭也没有闹,从从容容地做起这些从没做过的粗活,还笑着对孩子们说:“你们看!没有妈妈不能做的事。”
有人看到她穿着旗袍去刷马桶,忍不住问她:“都这样了,怎么还那么讲究?”
在时代的洪流中,郭婉莹如同被秋风吹落的树叶,不知道前路在何方,也不知道何时才能看到未来的曙光。
被下放到乡下挖鱼塘的时候,郭婉莹每天的劳作十分繁重,晚上只能和另外几个女人,挤在满是稀泥的鸭棚里睡觉。
境遇如斯,郭婉莹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从容和体面——她用白瓷杯自制下午茶、用铁饭盒蒸蛋糕…..
一个娇小的女人,硬是用自己柔弱的身躯,活得从从容容、坦坦荡荡。
多年后,当她在美国遇到肯尼迪总统的遗孀杰奎琳,被问起过去的经历,她说:“劳动有利于我保持体形,不在那时急剧发胖。”
“我不喜欢把自己吃过的苦展览给外国人看,他们其实也是看不懂的,他们是想把我表现得越可怜越好,这样才让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得十全十美。”
此时的郭婉莹不再是年少时的懵懂无知,也不是中年时的忍辱负重。
经历了生活的起伏波折后,她早已明白:
人生起伏,皆是历练。
比起怨天尤人,她更愿意忘掉所有伤痛,乐观而优雅地走下去。
去世后,她的挽联上这样写道:“有忍有仁,大家闺秀犹在;花开花落,金枝玉叶不败。”
纵观郭婉莹的一生,从不知人间疾苦的千金小姐,到悲苦无依的中年,再到孤独宁和的晚年。
她的前半生花团锦簇,后半生跌宕起伏,在琢磨不定的命运中,她尝遍了生活的酸甜苦辣,看透了人生的悲欢离合。
但不管生活如何艰难,现实如何骨感,她都从未放弃内心的骄傲和体面。
“人这一生总会遇到很多事,那时候一定不要怕,什么也不用怕。”
*注:配图来自摄图网
*作者
:晨夕。本文首发慈怀读书会(ID:cihuai_dushuhui),因书明理,以慈怀道,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大家好,我是兹心,最近很多读者说收不到慈怀读书会的推送,那是因为公众号改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啦!
只要
「星标」
慈怀读书会,就可以快速在订阅号列表上方找到我们啦,欢迎评论、转发、在看,我们每天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