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通信行业交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SN跨境营销  ·  Pop Mart在泰国开设了新的芭堤雅店 ·  2 天前  
SN跨境营销  ·  Pop Mart在泰国开设了新的芭堤雅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联通混改开启行业改革大幕;海外需求、反倾销政策助力光通信持续超预期;从爱立信裁员看中国设备商【招商通信】

华泰通信行业研究  · 公众号  ·  · 2017-08-21 08:20

正文

1 本周行情回顾

上周,沪深 300 指数上涨 2.12% ,通信行业(申万)指数上升 4.8% ,在申万一级 28 个子行业中,通信板块本周涨幅排名第二。本周联通混改方案落地拉开行业改革大幕,推动电信业开放,促进产业链发展;同时光棒反倾销政策延续以及海外需求助力光纤持续超预期,我继续坚定看好未来光纤确定性机会。此外,本周我们发布 5G 行业深度报告,探讨中国企业未来 5G 崛起之路,而本周爱立信大幅裁员也恰好印证。

2 本周投资要点

1 联通混改开启国改大幕,行业迎来改革机遇

事件: 中国联通公布混改发方案,战略投资者认购90.4亿股中国联通A股股份,并向联通集团公司购入19亿联通A股公司股票,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35.2%,价格为6.83元每股。拟向核心员工授予8.5亿股限制性股票,价格为3.79元每股。战略投资者主要包括互联网公司巨头、在垂直市场行业领先的企业、金融企业和产业基金四大类别。新战略投资者持股将上升到35.2%,交易总对价780亿元。募集资金有联通运营公司用于4G能力提升;5G组网技术验证、相关业务使能及网络试商用建设项目;及创新业务建设项目。


点评:

1) 混改有望带来积极变革,H股估值合理具备一定优势,长期看改革带来的盈利质变效果。 联通作为三大运营商中最小的运营商,在网络规模、业务创新、运营效率等方面与其他两家运营商相比并不占优势,近两年资本支出以及费用也承受较大压力,盈利能力急剧下滑。此次联通混改引入四大互联网公司、垂直行业公司、金融产业集团、产业基金等14个多元化战略投资者,占比达到35%,并推出8.5亿股员工持股,有望为联通在管理、创新业务、生态圈构建等方面带来积极变革。今年上半年联通在创新模式、控制费用等方面与互联网企业合作中已取得初步积极效果。从EV/EBITDA和PB方面看,H股估值合理具备一定优势,A股未来取决于改革带来的成长空间。从长期看混改改革提升盈利能力,可以从降低投资和网络规模效应提升收入两方面来观察。此外,我们还分析了混改后续方案的可能性,以及对于联通A股股东在H股中权益的影响。


2) 混改推动电信业开放,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发展。 一方面,对于此次参与联通混改的2B垂直企业【宜通世纪】、【用友网络】(计算机覆盖)、【网宿科技】(计算机覆盖)等,混改有助于其在相关业务领域更深入发展,且由于前期市场预期较低,存在主题性机会,建议从市值、估值、以及基本面等因素积极关注。另一方面,从基础电信业务向民资开放角度,建议重点关注与运营商业务密切,且垂直行业中具备一定业务特色的企业,重点推荐【高新兴】、【鹏博士】等。


3) 联通混改拉开通信行业改革大幕,重点关注四方向。 随着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从近期主要改革案例来看,改革的路径已经日渐清晰。此次中国联通混改方案的落地则标识这我国各项改革已经进入实质落地期,通信行业国企改革大幕已经开启。我们建议重点关注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地方国企、军工院所改制四个方向。重点推荐:【烽火通信】、【光迅科技】、【杰赛科技】、【国睿科技】、【航天发展】、【特发信息】。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 ,行业政策出现较大变化,需求增长低于预期。

2、海外量价齐升助推长飞业绩高增长,反倾销政策延续利好国内光纤龙头

事件:

1)公司8月18日发布2017年半年度业绩公告,实现营业收入达人民币 4,640.1百万元,同比增长26.2%;毛利约为人民币1,235.3百万元,同比增长53%。长飞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 565.1百万元,较2016 年同期增长约 59.4%,实现EPS0.83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2)8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关于光纤预制棒反倾销期终复审立案的公告,决定自2017年8月19日起,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为期一年。同时,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在反倾销期终复审调查期间,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继续按照商务部2015年第25号公告公布的征税范围和税率征收反倾销税。


点评:

1)长飞营业收入高增长,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640.1百万元,同比增长26.2%,主要受益于三家国有电信运营商继续大力发展4G网络基础建设,以及我国持续推进实施“宽带中国”、“互联网+”等国家战略,极大促进了对光纤和光缆的需求,并带来额外动力。毛利达人民币 1,235.3 百万元,同比增长53%;同时毛利率提升至26.6%,同比增长20.9%。毛利率的增长主要由于销售构成的变化以及自2015年第四季度起光纤预制棒、光纤及光缆的平均售价的上调。

今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收入约4,117.9百万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24.0%,占总收比88.7%;海外营收达到522.2百万元,同比增长46.1%,占总营收的比例为11.3%, 海外销售增长的主要驱动是光缆和室内布线的增长,主要源于公司持续稳定的推行国际化战略。我们判断,公司国际化战略初具成效,海外市场将有进一步提升,同时国内光纤光缆需求强劲,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光纤预制棒、光纤及光缆供货商,未来仍将受益行业高景气度。

从产品分部来看,光纤预制棒及光纤分部收入约人民币2,247.7 百万元,同比增长16.5%,占总营收比48.4%;光缆分部达到约人民币2,126.3百万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5.1%,占总营收比45.8%;其他产品服务贡献收入约为人民币266.1百万元,同比增长 52.7%,占总收入5.8%。其他收入增长主要是随着长飞新业务,包括射频电缆、室内布线、云计算及网络工程建设及服务的发展实现增长。公司继续发挥其传统优势项目,在光纤光缆产品上成果显著,同时积极布局新业务,助推业绩高增长。


2) 光棒反垄断审查延续,光纤光缆行业高景气度持续,确保国内良好政策环境

上一轮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反倾销起于2015年8月19日,为期两年,于2017年8月19日到期。2016年6月8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富通集团有限公司代表中国光纤预制棒产业向商务部正式递交反倾销措施期终复审申请书,请求商务部裁定维持对原产于日本和美国的进口光纤预制棒实施的反倾销措施。

因此商务部此次对美日进口光纤预制棒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对于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光纤预制棒占据光纤产业链近七成的利润,从技术层面来说,我国对光纤预制棒的研发制造虽然在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是总体而言与产业较为成熟的日本、美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此次商务部反倾销的“续约”,从官方角度对国内的光纤预制棒产业进行保护。在上一轮反倾销的保护下,国内光纤光缆长飞、亨通、中天等龙头企业得到长足发展,国内光棒自给率超过60%。随着光纤预制棒所适用的反倾销措施进行期终复审调查,为国内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市场环境,随着近期全球光棒产业向国内转移,以及海外量价齐升,未来我国光棒优势产能有望向海外输出,真正实现产业由大变强。

3、5G行业培训资料:《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

本篇报告旨在回答以下关于5G的几个核心问题:

1、5G会发生什么?

2、5G离我们有多远?

3、5G哪些核心技术值得关注?

4、5G在运营商之外,还有哪些玩家?

5、如何看5G时代的投资机会?

4 中兴通讯:从爱立信全球大裁员看中国设备商5G时代的崛起机遇

事件: 据媒体报道,在接连发布了巨额亏损的季报后,爱立信公司新任CEO Borje Ekholm宣布了每年100亿瑞典克朗(12.5亿美元)的成本削减计划,从而实现重获盈利。根据内部资料显示,整个重组方案将会涉及裁员25000人。


点评:

1) 全球设备商竞争格局确立,中国通信企业保持强势

爱立信全球现有员工约10.9万人,若裁员2.5万人,意味着该公司22.9%的员工将被解雇。目前爱立信在全球约110个办事处的雇佣员工数为10.9万人。爱立信7月时表示,会加速采取措施来实现基本营业利润率较2016年的6%提高一倍的目标,并力争到2018年中期达到年度削减成本至少100亿瑞典克朗(约合12亿美元)的额度。从全球电信主设备商竞争格局来看,中国通信巨头华为和中兴过去几年保持稳定增长,而海外仅剩两家巨头爱立信和诺基亚却出现停滞甚至倒退的情况。从投入来看,在爱立信裁员、开源节流的同时,中兴、华为还在加大研发投入。其中,中兴通讯重点聚焦5G、高速率传输、数通、硅光等核心技术,不断强化在下一代产品上的竞争力。


2 )5G是公司弯道超车良机

4G后周期,中国通信企业在Massive MIMO、聚合载波等Pre5G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位置,中兴通讯的Pre5G技术更是在全球包括中国、日本、奥地利、新加坡、西班牙、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40多个国家的60多张网络中部署。技术的领先、工程师红利、背靠中国强大的供应链系统等优势使得中国通信企业在与诺基亚、爱立信的竞争当中优势进一步拉大,面向5G中国公司将会有更多的机会。

5G是中兴通讯实现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机。目前公司在5G和物联网上的技术积累处于全球引领位置,中兴在5G国家实验第一、二两个阶段取得令人振奋测试结果,3GPP将在明年六月份完成空口技术第一个技术标准,中兴将在第一时间做出5G商用产品,产品时间上领先海外其他竞争对手。


3 )内生改善,聚焦研发,5G面临历史性发展机遇

公司作为中国通信企业全球化的代表,在产业、技术和市场三个维度引领全球通信行业发展。目前在业绩确定下的估值仍然处于底部区间,处于历史估值中枢下部;公司治理结构正逐步优化,管理、市场、产品和技术均较上一个4G周期有了显著的进步;面向即将到来的5G和物联网时代,公司过去7年超过500亿的研发投入带来了技术上的深厚积累,在物联网、5G专利数,核心标准卡位上,都处于全球前三的位置,5G竞争格局对于中兴有利,市场规模也较4G更大,我们有信心中兴将在未来5年的5G周期规模逐步进入全球前三。


4 )低估值龙头价值重发现,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12个月目标价31.0元-37.2元

未来5G技术我国将力争主导,中兴通讯是A股龙头,当前950亿市值对应动态PE 21倍,距离历史平均估值30倍、估值中枢25-30倍,尚处于底部区间。公司在5G、SDN/NFV、芯片、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核心领域的价值值得重发现。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约为45.7亿元、51.8亿元、63.8亿元,摊薄后EPS分别1.09元、1.24元、1.5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1X、18X、14X。

随着中兴在5G产业布局和内生优化的核心逻辑不断验证,当前市值临近千亿,达到我们第一阶段目标价,考虑到今明两年5G大产业周期渐近,我国将力争产业链主导,且公司内生效率仍在不断优化,给予2018年25-30倍PE, 12个月目标价至31.0元-37.2元,维持“强烈推荐-A”。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5G推进速度不及预期,运营商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5、天孚通信: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打造一站式光通信专家

事件: 公司8月7日晚发布2017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18.99%;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097.5万元,同比增长1.31%;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非净利润5753.2万元,同比增长3.56%;实现EPS 0.33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核心观点:

1)营业收入平稳增长,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公司2017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同比增长18.99%,主要受益于公司募投产能的扩张和新产品线带来的营收增长;净利润6097.5万元,同比增长1.31%,增速同比放缓,主要是部分新产品投入较大、以及汇兑损失、投资收益下降等因素所致。今年上半年,公司海外营收达到5141.7万元,同比增长44.34%,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30%,相比去年提升近5个百分点,海外光模块客户呈现加速发展态势。我们判断,公司上半年老产品降价压力仍然较大,老产品收入增长放缓,新产品成为收入增长主要拉动力。

从分市场来看,上半年国内运营商市场增长放缓,而国外数据中心发展迅猛,公司积极面向两个市场进行全面布局。从产品线来看,陶瓷套管、适配器、光收发组件三个老产品线上半年已完成扩产建设,产能已基本达到募投项目要求,巩固细分市场领先优势。OSA ODM和隔离器新产品线均已批量生产, MPO系列产品逐步进入小批量和批量生产,同时参股公司天孚精密的FIBER LENS系列产品线也逐步进入小批量生产,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此外,公司利用自有资金重点筹备关键元件、关键工艺新业务布局:与日本西铁城签署了关于高精度陶瓷插芯技术转让协议、承接了日本住友隔离器工艺技术转移、自主研发光学元件镀膜等,定增募集资金投向“高速光器件”等项目,公司产品升级逻辑清晰。


2)毛利率略有下滑,研发投入创历史新高

2017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60.08%,同比下降3.55个百分点,虽然略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高位。其中国内业务毛利率56.20%,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海外产品业务毛利率69.15%,同比下降3.52个百分点。海外营收占比的提升是公司毛利率能继续保持高位的主要原因。我们判断,随着新产品收入占比的逐步提升,毛利率缓慢下行将是趋势,但规模化的提升将为公司盈利带来更大的弹性空间。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4.34%,销售费用率2.12%,同比上升0.48个百分点,增长主要来自于公司成立武汉和深圳分公司并引进销售人员;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16%,管理费用率16.32%,同比下降1.08个百分点,其中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3.40%,研发费用率10.30%,同比上升2.31个百分点,研发占收入比例首次超过10%,公司继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除研发投入外,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2%,公司降本增效继续体现。主要投向40G以上光收发接口组件、MPO产品、高精度光纤通信用注塑产品及其模具和隔离器组件等11个项目的开发。财务费用增加近330万,主要是汇兑损益所致。


3)产品规模化效应逐步体现,打通光器件全产业链

数据大爆发带动的带宽投资加大,光纤入户速率的提高、数据中心建设、城域网建设、4.5G及5G的基站演进,将会带来光模块和高端光器件的需求增长。公司新增LENS Fiber、MPO/MTP等新产品线主要面向数据中心客户,具有高技术壁垒和高毛利率水平,10G OSA光器件广泛应用于电信和数通领域,客户覆盖如3M、Finisar、Oclaro、旭创、光迅等国内外主流客户,打造国内稀缺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光通信元器件产品。海外高端客户占比不断提升,客户和产品结构面临双升级机遇。公司未来将打通从基础陶瓷套筒,到100G高速OSA光器件整个光器件产业链,把握5G技术升级演进、数据中心高速增长等发展机遇,深化为光模块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的核心能力,巩固公司在光通信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


4)下半年业务将加速发展,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受益于光通信景气度持续高企,拥有高端光器件研发制造能力的公司将更为稀缺。公司逐步形成“实业+投资”的两轮驱动策略,产品面向数据中心和海外市场的两个升级,今年下半年MPO、LENS Fiber等产品将加速发展,全年有望维持20%以上的增长,明年随着10G/100G OSA、MPO/MTP等产品产能逐渐释放,公司有望持续高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约为1.51、2.03和2.83亿元,估值上,当前市值对应2017-2019年PE 分别为28X、21X和15X,对比其他高模块及器件公司35倍以上的平均估值,依然低估,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从中长期角度,看好公司技术升级和稳健务实的经营风格带来的进口替代空间。

风险提示:定增项目进度不及预期、光器件产品毛利率下降

6、2017年深入再看【鹏博士】:处于底部复苏的价值白马

回顾我国宽带市场发展,经历了“南电信、北联通”、“移动崛起”两个阶段, “三足鼎立”新格局已经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价格竞争态势趋缓,并有望逐步过渡到云、视频等提升用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上。公司是民营宽带龙头企业,覆盖用户数目和宽带业务收入逐年提升。目前公司全国光纤网络布局已经完善,光纤覆盖超过200多个大中城市,覆盖家庭用户数过亿,投资即将进入收获期。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立 IDC 运营商,云、网业务协同性强,从IDC到云服务,发展潜力巨大,相比国内可比公司,公司IDC机柜价值明显低估,具备较大提升空间。我们认为,在行业价格竞争趋缓大背景下,公司处于降本增效,以及云&IDC、视频等新业务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业绩逐季恢复概率大。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6元、0.78元和0.9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7X、21X和18X。我们看好公司作为优质白马长期价值再发现,参考可比公司平均PE,我们给予公司2018年PE为30X,12个月目标价23元,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1) 市场变化:新寡头格局形成,价格竞争态势趋缓,大带宽推动平均价格改善。

移动崛起打破“南电信、北联通”格局,新“三足鼎立”已经形成,过去粗放式扩规模模式将向精细化运营转变,而竞争焦点也从价格逐步过渡到云、视频等提升用户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上。此外,根据我们草根调研结果来看,今年宽带市场价格已经平稳,运营商大力推广高带宽产品,也推动平均价格出现改善。


2)全国网络布局已臻完善,投资有望进入放缓期。

公司是民营宽带龙头企业,覆盖用户数和宽带业务收入逐年提升,当前全国“光纤网络”布局已经完善,光纤覆盖超过200多个大中城市,覆盖家庭用户数过亿,投资即将进入收获期。随着公司逐步完成网络战略布局,资本支出增长明显放缓,我们判断公司未来CAPEX有望进入放缓期,前期大量投入带来的折旧和摊销(D和A)将趋于稳定,随着在网用户率的不断提升,以及在云、视频等新业务的持续布局,D和A有望向E转换。


3)云服务&IDC,云端价值有望重新发现。

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立 IDC 运营商,近年来 IDC业务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2016年IDC 业务实现收入11.70 亿元,同比增长33%,营收占比达到13%。同时在IDC和光纤网络资源基础之上,公司持续发力云计算市场,积极研发云网平台产品,切实解决云端应用大规模高效部署、跨域网络快速构建等关键问题,为用户快速构建智能、弹性、安全的全球云网。公司云、网业务协同性更强,从IDC到云服务,发展潜力巨大,相比国内可比公司,公司IDC机柜价值明显低估,具备提升空间。


4)估值低位,费用率改善,业绩有望逐季恢复,12月目标价23元。

横向看,公司PE介于网络运营商与IDC服务商之间,EV/EBITDA与大体量运营商接近,远低于IDC服务商。纵向看,当前估值已经回落到历史绝对低位。我们认为,在价格竞争趋缓大背景下,公司处于降本增效,以及云&IDC、视频等新业务快速发展阶段,未来业绩逐季恢复概率较大。预计2017-2019年EPS分别为0.6元、0.78元和0.9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7X、21X和18X。我们看好公司作为优质白马长期价值再发现,参考可比公司平均PE,我们给予公司2018年PE为30X,12个月目标价23元,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资本支出加大,新业务拓展、公司战略执行进度低于预期

7、菲利华:上半年加速成长,毛利率和费用率双改善,稳健成长新白马

事件 8月8日晚间,公司发布2017年中报,上半年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21.4%,归母净利润5309.68万元,同比增长21.7%,基本EPS为0.18元。


招商点评:

1)业绩符合预期,上半年加速成长,稳健新白马特征确认

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21.4%,净利润5309万元,同比增长21.7%,若扣除税率调整影响(上半年税率由15%调整为25%,去年年底公司高新技术认证到期,预计今年下半年将重新获得认证),则同比增长38%,呈加速成长态势,同时也实现业绩连续5个季度的双位数增长,内生增长强劲,稳健成长新白马特征确认。分产品来看,石英玻璃制品(主要是光通讯产品和加工制品)营收6377万元,同比增长11.8%,石英玻璃材料(主要为航天军工和半导体产品)营收1.7亿元,同比增长23.8%。公司作为国际第五家,国内唯一一家获得半导体厂商认证的公司,半导体收入正处于快速增长期,我们预计上半年半导体业务增速在40%左右,光通信和军工业务维持在10%-20%的稳定成长区间。


2)规模效应和智慧化工厂带来毛利率和费用率双双改善

毛利率方面,上半年综合毛利率49%,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6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石英玻璃制品毛利率为38.15%,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而石英玻璃材料产品毛利率为52.9%,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我们判断,主要是因为收入规模持续扩大,带来规模效益,同时公司智慧工厂建设初见成效,卓越绩效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费用方面,受益收入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及效率提升,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双双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27%,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6.9%,同比下降了0.8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较去年增加了154.01%,主要是系外币汇率波动汇兑损益增加所致。此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增长53.08%。


3)多领域需求驱动,拓展加工领域打开行业天花板,基本面进入质变阶段。

我们认为,未来在产能扩张的基础上,下游半导体、光通讯、国防需求将全面拉动公司收入规模的提升,同时智慧工厂改造,以及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有望推动毛利率不断提升,公司即将进入基本面质变阶段,公司预计到十三五末,实现整体20亿元收入规模,其中主业石英材料和制品实现10亿元收入,多元化业务发展实现10亿收入。公司基本面正在发生质变,有望成为稳健成长新白马。此外公司通过收购上海石创,向毛利率更高的深加工领域拓展,打开向下游延伸的空间,突破公司原有石英材料的市场局限,对应行业规模进一步拓展到80-100亿。


4)稳健成长新白马,继续强烈推荐,12个月目标价19元。

受益于下游多领域高景气推动和深加工领域的拓展,公司业绩将保持长期稳健的增长。预计2017-2019年 EPS分别为0.48、0.64和0.8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1x、24x和17.5x,我们认为公司作为稳健成长行业龙头地位被低估,同时考虑到公司智慧工厂带来的规模和毛利率双提升,维持公司“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给予12个月对应2018年30x的目标19元。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低于预期、行业发展放缓、市场开拓受阻。

8、中兴通讯:从估值角度深度剖析公司投资价值

中兴通讯估值提升、内生改善、5G大周期面临历史性机遇的逻辑逐步被市场所认可。当经历一波快速上涨之后,中兴估值最高超过22倍,市场对于中兴通讯观点经历了从疑虑到一致认可,如今重又出现分歧,并对公司当前所处的估值水平充满疑虑。我们将从估值的历史数据、同行数据、中国龙头代表公司、全球通信巨头四个维度比较,全面的分析中兴通讯目前估值水平是否存在高估风险。


1)面向5G大周期,全球通信巨头估值显著提升。 面向5G大周期,海外投资者已经对诺基亚和爱立信给出了更高的估值溢价,中兴通讯在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内控增强、全球竞争力提升的背景下,目前估值对应2017年PE 20倍,对比诺基亚和爱立信近30倍的PE估值水平,具有很强的安全边际。此外,通过与海外两家巨头的横向对比,无论是PE、PB、PS,还是市研率、EV/EBITDA,中兴通讯都处在一个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位置,估值仍处在相对底部区间。


2)以史为鉴,中兴通讯仍然处于估值中枢下限。 从2007年至2017年期间,在剔除利润为负的情况后,十年内中兴通讯PE(TTM)的历史均值为29.2倍,中兴通讯PE估值中枢在25-30倍区间,PB估值中枢在2.3-3.5倍之间。目前股价对应TTM PE 24.2倍,动态PE 20.3倍,虽然在经历了一轮近50%的上涨以后,估值提升较快,但是仍然处于历史估值中枢的下限位置,距离历史估值均值(29.2倍)及上限(80倍)仍有较大的空间。


3)行业对比,通信龙头显著低估 。中兴通讯是中国通信走向全球的龙头企业,在市场份额、技术研发、行业地位等各个方面都具备绝对的行业优势。其估值在与烽火通信、星网锐捷、大唐电信、海能达等通信企业进行估值比较时, PE、PB等估值均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4)科技蓝筹白马崛起,中兴通讯最被低估。 近年来,机械设备、电子、计算机、通信等多个领域中的中国制造企业不断崛起。比较这四个领域的历史估值和当前估值可以发现,唯有通信行业目前估值明显超出历史估值。然而,作为通信龙头的中兴通讯依然处于估值洼地,无论是从PE、PB还是从市销率PS、市研率PR等角度比较,公司都最受市场低估。


投资建议: 维持“强烈推荐-A”,目标价31.0元-37.2元。未来5G技术我国将力争主导,中兴通讯是A股龙头,当前930亿市值对应动态PE 20X倍,距离历史平均估值29倍、估值中枢25-30倍,尚处于底部区间。预计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约为45.7亿元、51.8亿元、63.8亿元,对应EPS分别1.09元、1.24元、1.5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0X、18X、14X。随着中兴在5G产业布局和内生优化的核心逻辑不断验证,考虑到今明两年5G大产业周期渐近,公司内生效率仍在不断优化,给予2018年25-30倍PE,12个月目标价至31.0元-37.2元,维持“强烈推荐-A”。


风险提示: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5G推进速度不及预期,运营商资本开支持续下降。

9、光迅科技:股权激励激发员工潜力,解锁的业绩条件奠定公司长远发展基础

1)股权激励激发员工潜力,解锁的业绩条件奠定公司长远发展基础。

此次计划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核心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在内共计536人。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不超过2088.8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2%。其中首次授予1888.8万股,预留200万股。此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9.55元/股。解锁的业绩条件方面,以2016年为基数,要求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复合增速不低于15%、15%和20%,同时要求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比不低于20%。结合上次股权激励的实践情况,我们认为股权激励有助于激发公司员工权利,同时限制性股票解锁的业绩条件为公司未来3年业绩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2)高端芯片布局增强核心竞争力,数通业务拓展有望成为未来业绩增长新引擎。

高端光芯片的制造能力是光模块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作为国内光模块龙头企业通过收购法国Almae公司布局25G EML、25G VCSEL、25G DFB等高端光芯片,目前10G EML已经完成商用验证,850nm VCSEL通过可靠性和器件认证。数通业务方面,公司加速新产品开发并推出全系列25G/100G产品,包括100G QSFP28 PSM4,100G QSFP28 CWDM4、100G QSFP28 SR4等数据中心应用的主流100G产品。我们认为随着高端芯片研发和商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将不断增强,并带动毛利率的提升。数通业务作为光模块行业增长的新增动力,公司紧跟市场发展,产品持续实现突破,未来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3)3D sensing应用打来成长想象空间

据悉,iPhone8将采用3D sensing技术实现人脸识别,该项技术中将使用到VCSEL作为激光的发射光源。目前苹果已经和国外光模块巨头Finisar及Lumentum展开合作开发相应的光学模组。我们认为,基于3Dsensing技术的人脸识别在iPhone8中的应用将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如果市场反应良好的话不排除国内相关手机厂商也采用类似的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并带动对于该项技术中核心芯片VCSEL的需求增长。光迅科技具备VCSEL芯片的研发和小批量量产能力,未来3D sensing技术由苹果向非苹果产品的拓展为公司未来成长带来想象空间。


4)国家级创新中心引领光电子产业发展

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演进是我国长期的任务,国家级创新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将其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工信部《推进创新中心建设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我国将成立15家国家级创新中心,2025年成立40家创新中心。公司是国内光模块龙头企业,大股东邮科院是光通信国家队。目前公司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已经通过湖北省验证通过,并在积极申报国家创新中心。如果获得批准,将成为第三家国家级创新中心以及首家光电子行业的国家级创新中心。


5)投资建议:

看好产业升级背景下公司成长的长期逻辑,股权激励激活员工潜力,数通业务有望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3D sensing应用打开成长想象空间,创新中心引领光电子产业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3.79亿元、5.01亿元和6.5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0元、0.80元和1.04元,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研发不及预期导致高端光模块市场进展缓慢、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价格降低、产品结构优化不及预期导致毛利率压力。

10、本周重点推荐组合

核心推荐:

重点推荐白马组合:中兴通讯、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烽火通信、光迅科技;

真成长组合:高新兴、菲利华、旋极信息、梅泰诺、金信诺、东土科技。

3 本周行业重点新闻

1、5G最新进展

1 )中兴通讯面向 5G 的微波产品 受邀参与 ONF SDN 测试(来源: C114 通信网)

近期,中兴通讯成功参与ONF(Open Networking Foundation)组织的多厂家无线回传SDN PoC(Proof of Concept)测试。本次测试中兴通讯采用了面向5G的全新平台设备NR8120A,该设备隶属于NR8000产品家族。


2 )使能全连接,加速数字化转型——中兴通讯 Cloud ServCore 5G 核心网解决方案(来源: C114 通信网)

中兴通讯的Cloud ServCore解决方案,基于SDN/NFV技术和面向5G的开放的网络架构,帮助运营商进行网络重构,采用微服务和切片方式的水平解耦架构,为用户提供更快的速率、为服务提供商提供更灵活的业务部署、为运营商优化管道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智能运营。


3 )中兴通讯网络切片端到端管理—— CloudStudio(EEO) (来源: C114 通信网 )

中兴通讯作为全球领先的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基于对电信领域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经验积淀,推出 CloudStudio(EEO:End to End Orchestrator)综合解决方案 ,不仅支持当前传统和虚拟化混合网络管理,同时具备未来5G网络切片管理能力。CloudStudio(EEO)提供了从设计、部署到保障的端到端切片管理方案,极大提升了运营商的业务创新和交付能力,支撑运营商的高效运维运营。


4)高通携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合作开发 5G 小型基站技术(来源: C114 通信网)

高通计划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合作进行具有5GNR功能的小型基站技术的开发。预计此次合作将加速台湾的OEM和ODM在5G NR小基站产品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交付和全球商业化。高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亚太地区和印度高级副总裁兼总裁Jim Cathey表示,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的共同协作是高通在台湾投资的关键部分,以确保行业继续快速实现5G NR技术的部署。


5 )高通将与 Win Semi 5G 移动网络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合作(来源: C114 通信网)

高通公司最近与砷化镓集成电路(GaAs IC)代工厂Win Semi进行了接洽,将就5G移动网络的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合作。Win Semi对5G移动网络对公司长期业绩增长的推动持乐观态度。但是,Win Semi并未就与高通进行的5G网络基础设施合作做出任何评论。


2、物联网最新进展

1 )中国移动启动 NB-IoT 集采 金额超 400 亿(来源: C114 通信网)

在国家政策和公司“大连接”战略指引下,中国移动终于下定决心发力窄带物联。上周,中国移动正式启动相关集采工作。根据中国移动“蜂窝物联网工程无线和核心网设备设计与可研集采”透露的相关工程金额为395亿元。中国移动两年预计总体基站建设规模超过40万个,整体投资超过400亿元。其中2017年将新建14.5万站,投资规模100亿元左右,无线网和核心网都会有较大投入。


2 )高通携俄罗斯 Megafon 测试 NB-IoT 技术(来源: CCTIME 飞象网 )

俄罗斯移动运营商Megafon和高通科技日前宣布,已经完成了窄带物联网LTE(NB-IoT)技术的测试。此次测试使用了基于高通MDM9206的调制解调器和华为网络设备的终端用户终端。Megafon目前正在为其物联网设备大规模连接做好基础设备准备。


3 Pixel 将部署香港首张 LoRaWAN 网络(来源: C114 通信网)

香港物联网网络与解决方案供应商Pixel Networks将与低功耗广域网(LPWA)领域的佼佼者Actility合作,以部署当地首张LoRaWAN物联网。这张网络将采用Actility的ThingPark无线平台,并结合思科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和LoRaWAN网关技术。Pixel将提供网络和物联网部署所需的组件。Pixel还可实现LoRaWAN虚拟专用网络,利用其公有网络基础设施和客户自有的室外和室内网关。


4 NB-IoT 大幕正式开启:三大运营商获得物联网号段(来源: C114 通信网)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物联网号段分配。结果显示,中国移动获得了148(0-9)号段(物联网业务专用号段)、1440(0-9)号段(物联网网号);中国电信获得了1410(0-9)号段(物联网网号);中国联通获得了146(0-9)号段(物联网业务专用号段)。随着工信部分配物联网网号,运营商具备了大规模展开物联网业务的基础条件。


5 )新加坡 Singtel 将于今年 9 月推出 IoT 网络(来源:讯石光通讯)

新加坡运营商Singtel日前表示,将于今年9月推出全国性蜂窝物联网(IoT)网络。该运营商表示,该网络将支持CAT-M1和NB-IoT技术,从而使得企业能够访问低功耗、高覆盖率和多个连接的应用。预计Singtel的蜂窝IoT网络将使众多业务能够在未来使用小型便携式设备(如可穿戴式设备和具有语音功能的跟踪器)进行VoLTE通话。


3、运营商集采招标

1 )中国电信启动 2017 100G DWDM/OTN 设备集采,拟采用单一来源方式(来源: C114 通信网)

中国电信拟采用单一来源供应商,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公司采购数量约为6100个100Gb/s线路侧端口及相应的客户侧端口与公共单元。


2 )中国移动 2017 2019 年无源器件和干放集采:国人、中兴、虹信分列前三(来源: C114 通信网)

中国移动公布2017年至2019年无源器件和干线放大器集采结果,共十家企业中标,具体为:第一名:深圳国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15.62%);第二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3.54%);第三名: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12.50%);


3 )山东联通启动 2017~2019 年光模块集采: 100G/10KM/CFP2 最高限价 1.9 万元(来源:光纤在线)

昨日,中国联通山东省分公司发布2017~2019年光模块产品集中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本次集采产品为100G速率光模块及100G以下速率光模块。预计采购数量为30520个,其中100G采购量520只,10G及以下产品采购量为3万只,本次集采满足2017~2019年三年采购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