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糖尿病已然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在过去30年里,全球年轻群体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显著增加。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图谱显示,
全球范围内20岁~39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估计从2013年的2.9%上升到2021年的3.8%
。
中国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40岁以下人群糖尿病总患病率已达3.9%。
有证据表明,与晚发2型糖尿病相比,早发2型糖尿病因患者β细胞功能衰退更快,发生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等并发症、不良心血管结局和全因死亡的风险更高。然而,目前针对成人早发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很少,亟需在该人群中开展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增添更多医学证据。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是一项从1977开始,横跨近50年的多中心研究,该研究先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在确诊2型糖尿病的前6年,诊断年龄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组织损伤具有不同的影响。
近期,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发表了UKPDS研究长达30年的随访结果。结果显示,
与晚发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平均诊断年龄35.1岁)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死亡风险更大,血糖控制更差。
该研究结果提示,
医学界应当关注识别这些早发2型糖尿病人群并尽早进行干预。
截图来源: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UKPDS研究在1977年12月至1997年9月纳入5102例患者,当时他们的年龄为25-65岁,新诊断出2型糖尿病且在间隔1-3周的两次检测中空腹血糖均>6 mmol/L。
此次研究的对象限定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纳入了UKPDS队列中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呈阴性的4550例患者的数据,其中59.4%为男性,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为76 mmol/mol。研究旨在分析早发和晚发2型糖尿病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差异。
早发2型糖尿病
被定义为
诊断年龄小于40岁
,共429例(9.4%),确诊时平均年龄为35.1岁;
晚发型被认为诊断年龄在40岁及以
上
,共4121例(90.6),确诊时平均年龄为53.8岁。
中位17.5年的随访数据显示:
即便在接受治疗后,与晚发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更差,β细胞功能下降幅度更大。
具体来看:
研究团队还分析了接受控糖治疗(磺脲类或胰岛素、二甲双胍)与常规干预(饮食干预为主)对早发2型糖尿病和晚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结果发现,
虽然早发2型糖尿病和晚发2型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干预效应大小没有显著差异(干预和不干预之间的直接差异),但从长期临床结局来看,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风险改善相对有限:
总之,这项针对UKPDS研究中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长达30年随访的研究表明,
早发2型糖尿病与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死亡率较高及血糖持续控制较差相关
,需要制定合适的策略来识别早发2型糖尿病人群,以预防或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包括降低死亡风险。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即可访问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官网阅读
完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