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高分子科学前沿  ·  复旦大学崔继斋青年研究员AM:一种具有超快响 ... ·  2 天前  
艾邦高分子  ·  【邀请函】2025可持续环保材料论坛(5月2 ... ·  3 天前  
药渡  ·  「华润系」中药巨头业绩大增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孩子在家霸道,出门变怂?这样的孩子要怎么调教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19-10-17 19:35

正文


孩子在家像个小霸王,动不动就大发脾气,在外面却乖乖的,甚至胆小怕事。

为什么在家蛮横的孩子到了外面会判若两人呢?

——鹿妈

来源 | 丑丑妈育儿手记(ID:yes201403)

网络频频曝光:

有父母买不起苹果手机,孩子扇父母耳光。
有奶奶没有满足孙子条件,孙子拳打脚踢。


网友豆包妈妈抱怨: 孩子在家凶的很,顶嘴、闹腾、大吼大叫不尊敬长辈,但是孩子出到外面却变得胆小怕事,说起话来笨口拙舌,不敢维护自己合理的利益,甚至受了委屈和欺负都不敢吱声、只会忍着。

懦弱的简直无法适应社会! 愁死人了。

01

为什么孩子家里和家外的表现有如此大的差异

1. 父母宠溺。

自古有句老话: 慈母多败儿。 参与现代败儿的,不止有慈母,更有各类长辈。

比如孩子想要买个新玩具,妈妈对孩子说: “你的玩具太多了,这次说什么也不买! ”孩子一听,马上就哭闹: “我就要! 我就要!

妈妈拗不过孩子,最后无奈地买下新玩具。

比如孩子冲奶奶发脾气,爸爸稍微严厉了点,奶奶反而还就护着孩子......

时间久了,孩子就有了经验:

  1. 多哭、多闹,目的就能达到。

  2. 发脾气没事,反正会有人护着我!

家长无条件、无原则的满足,要么定了规矩、却轻易妥协都是孩子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2. 孩子自身力量不足。

孩子很聪明的。

当通过发脾气、哭闹尝到甜头后,接下来他们就会把这招用得炉火纯青。 然而等到走出家门,发现外面的环境大变,这一招失效了!

在家以外的环境,还想呼风唤雨显然是行不通的,不但指挥不了别人,还四处碰壁,几次受挫便从此畏畏缩缩了,变得进入新环境要适应很久,不愿意尝试,不自信。

而长期以往在外压抑自己的需求,自卑和怨恨将促使孩子以家为宣泄口一回到家,对家人颐指气使、变本加厉地发脾气,以寻得心理平衡。

3. 孩子社交缺失。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又生活在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的高楼大厦里。

平时,家人为了孩子的安全,多宅在家里,较少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致使孩子少有机会跟外界接触,与同龄人交流玩耍。

02

孩子家里凶、外面怂,该怎么办?

1. 不要给孩子轻易打标签。

不要说“这孩子一到外面就怂了”的话。

客观地看到孩子正处于这样一个试探的阶段 ,理性地认识到这样的状况是可以变化的 ,不要简单归为孩子有问题 ,这三点是父母首先应有的态度。

2. 家长要调整和孩子的相处模式。

成人和孩子的关系往往是垂直的关系,而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充满竞争的。

如果长期在家里受到大人的呵护和谦让,孩子就很难学会与同龄人进行平等、互惠互利的交往。

所以建议家长,把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家人相处中尽量地做到平等对待、原则一致。

3. 爱孩子要有度。

家长的态度要让孩子明白: 原则就是原则,不会因为你的哭闹而改变。 守住底线和原则,和孩子做好沟通:

对奶奶说话语气很冲没有礼貌,不尊重长辈的行为是坚决不可以的;

哭闹着要买玩具的要求,可以往后延,譬如在某件事情上取得了进步可以下个星期再买(家长也一定要说话算数);

家里在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情况下,家长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态度。

切忌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教育方式。 这样会让孩子统一不了认识,会出现双重标准,孩子还会钻着家里的空子。

家长不要轻易投降,而是要有坚硬的态度执行下去,在孩子心里才会形成一种比较威严的认知,从而较为快速地成长起来。

4. 多让孩子和同龄的朋友接触。

其实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与人交往都不是天生就会的,或者说是擅长的。 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对于那些在家里凶,而在外面就怂的小朋友,其实就是缺乏在外锻炼的机会。

家长可以适当地让孩子多接触外面,让孩子经历一些事情。

或许在刚开始的时候,他对这些都很茫然,家长还是得让他自己去成长,不要一和别人处不来的时候就拉着孩子往家走。

但是事后的引导是很重要的,家长在一旁看着自己的孩子在人际沟通上存在的问题,让孩子在之后的相处中不断去总结和反思,从而改变这样一种“怂”的状态。

5. 教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技能、技巧。

孩子与孩子之间“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糖糖觉得,针对在外面柔弱胆小的孩子,以下几点是父母一定要教给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技能。

  • 懂得自我保护

远离特别调皮捣蛋、不讲理的孩子,知道避开危险。

  • 有效反抗

知道维护自己的权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允许别人动手伤害自己。

  • 懂得寻求帮助

在自己无力解决问题的时候能大声呼叫老师、或者奔向老师寻求大人的帮助。

我们真的爱孩子,要慢慢地让孩子学会自己处理问题,事事包办代劳、一味地保护或者迁就,孩子是不会有进步的。

要知道,社会这个“真刀实枪”的战场可没有那么多包容和迁就,我们给孩子历练的越多,在社交中才会更自信和勇敢。

6. 父母的行为方式要以身作则。

著名主持人董卿曾说过: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你去做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在外面对别人谦逊有礼,和颜悦色,回到家后对着家人大呼小叫,恶语相加,把教养留给陌生人,把坏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

那么,孩子耳濡目染,也很容易变成和你相似的人。

03

以下是关于孩子社交能力评定的一些标准,我们按照从基本能力开始渐进的顺序列出来的,家长们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哪一个级。
我的孩子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想法)吗?
我的孩子会使用礼貌用语吗?
我的孩子会倾听吗?
我的孩子能遵守规则吗?
我的孩子能够等待和延迟满足吗?
我的孩子会分享吗?
我的孩子会合作吗?
我的孩子会帮助别人吗?
我的孩子具有公德心、会爱护公物吗?
我的孩子有同理心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