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
40岁,猝不及防就来了。
40岁,应该是人生最好的年龄了吧。那些个虚无的、飘渺的,该获得的、能获得的,全部都那样了。不必再纠结。
40岁之前,为了拿一纸文凭而拼命,为了在职场里立足而拼命,为了在单位混个一席之地而拼命。
40岁之后,该放下的,都可以放下,想抓住的,尽可以去抓住。
把无谓的忙碌压缩一些,把干活的节奏增快一些,把烦躁的心情梳理一下,把焦虑的情绪缓解一下。留一点时间,留一些空间,做自己,做真实的自己。
(二)
这学期的秋游,终于一改往常的水果沙拉,给小天做了三样小吃。
一样是可乐鸡翅,一样是油炸玉米粒,一样是油炸香芋丸。
可乐鸡翅之前已经做过两三次,算是有些经验,不怕不成功。这次,是按照“日食记”上推荐的操作步骤来做的。色香具备,味道没尝。在超市买到最后的一盒鸡翅,只有6根,舍不得吃,全部带去给小朋友们分享吧。更何况,小天已经提前把鸡翅允诺给了好几位同学。
油炸玉米粒,是在“爱厨房”app上看来的,简单易操作,也不需要准备过多的原材料。将煮熟的玉米粒用牙签串了,放在油里炸一下,最后洒上一些黑胡椒粉,就算完工。初尝了一根,自觉味道一般。
油炸香芋丸,是在超市采购时的突然发现。安井香芋丸,现成的,只需拿回家按说明上的步骤把它弄熟就ok。因为没有油炸食物的经验,晚上买回家后先试验了一番。把油倒进锅里,按说明写的要烧到120度。没有温度计,只能凭感觉,看到油在锅里轻轻地抖动,一个又一个小气泡从锅底往上跳,应该够120度了吧。没曾想,香芋丸子放进去不多会,就变黄、深黄、黑色。应该是温度太高了。
5点爬起床,炸香芋丸、玉米粒。为着不让可乐鸡翅放久变凉,算好时间,刚好临出发前能出锅装盆。
看着小天满心欢喜地出门,轻轻舒一口气。总算,总算迈出了一小步。
“我妈妈不会做饭,呵呵。”还清晰地记得那次带小天去春游,别家的孩子带着各式各样的美食,琳琅满目地摆了一地。我和小天带着一盒水果沙拉。小天难为情地跟旁边的同学解释,却丝毫没有责怪我的意思。
为着做个称职的母亲,不亏待孩子的胃,不丢孩子的脸,洗手做羹汤吧。
(三)
小时候因为受物质条件的限制,想看书,却没书可看,也没时间看。
那时家里可读的书,除了学校发的课本,就是姐姐们上学时发的课本。
姨丈是所有亲戚里唯一的一个公家人,可能就因为是公家人,所以他们家里有书,满满一箱子的小人书。暑假去姨妈家玩,可以坐在箱子旁尽情地翻看。姨妈家许多年没去了,那老房子不知道还在不在,满箱子的小人书和一期期的《古今传奇》将永久留在我的记忆里。
小时候读书,基本上都是在放牛的路上。牵着那头和我同岁的大水牛,或骑在牛背上,或倚着暖暖的宽宽的鼓鼓的牛肚子,在牛一口口慢悠悠啃草声中,在青草清清甜甜的馨香里,与书中的人儿,同悲戚共欢笑。
长大后,书有了,时间却变得飘忽不定,想要抓住时却已从指缝中溜走。时光匆匆,脚步匆匆,看会书,也是那么的匆匆。就如同每天匆匆的索然无味的早点,不是品味其中的好滋味,只是因为必要,才需要。
“人生是艰难的,谁不甘愿承受庸俗,他这辈子就得不断的奋斗。并且这往往是苦痛的奋斗,没有光彩没有幸福,独自在孤单与沉默中挣扎。”摘自于徐志摩的散文《罗曼罗兰》。
不要那忙乱的没有光彩的苦痛的奋斗。甘愿承受庸俗。
那就庸俗吧,放慢脚步,寻一块绿茵,找一本书,消磨一寸光阴。
(四)
“咦,快递怎么还没寄出?”黎sir神神叨叨自言自语。
“又买了啥呀?”我随口问道。
“不告诉你。”还卖关子呢。
不说拉倒吧。只有小女孩才会疑神疑鬼,想要打破砂锅。淡定,是成熟女性的标配。
又过了一天,见黎sir车上放着一个盒子。问啥东西,说是送给我的。打开来,是一条项链,配着羽毛形状的吊坠。看货单,有个好听的名字——爱情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