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壮丽,华章日新。牧野大地,踔厉奋发。
2024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扛牢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基本职责,以深化拓展“六大提质行动”为总载体、总抓手,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推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呈现新气象,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乡篇章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翻开这张画卷,起笔精彩、运笔重彩、落笔出彩,亮点纷呈、成果丰硕、气象万千——
这一年,我们高举伟大旗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小院课堂”入选河南省“豫讲豫出彩”理论宣讲十大优秀案例之一。
这一年,我们聚焦中心大局,用心用情用智讲好新乡发展故事,主题宣传浓墨重彩,重大报道出新出圈,新乡好声音传至国内外。
这一年,我们以人民为中心,群众文艺百花绽放,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文物保护全面加强,文明新风向上向善。
思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信仰伟力引领奋进航向。
这一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始终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统筹做好理论学习、理论宣讲、理论阐释,让党的创新理论传遍牧野大地。
以上率下抓好理论学习——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开展集体学习13次、专题研讨8次,带动全市县处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000余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
灵活形式开展理论宣讲——
从党委宣讲团集中宣讲,到行业宣讲小分队巡回宣讲,从百姓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等面对面互动式宣讲,全年共开展各类理论宣讲6000余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承办全省青年理论宣讲专家和省级“新时代百姓宣讲员”培训班,全面推广“小院课堂”宣讲模式,培育“田园说唱新思想”“老兵永远跟党走”等一批特色宣讲队伍,打造“微宣讲 云课堂”网络宣讲品牌,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
紧贴实际做好研究阐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迅速组织全市社科专家深入调查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理论研究文章,赴基层开展理论普及活动160余场。聚焦市委“1+6+5”工作布局,在种业创新、扩大内需等十个方面开展实用型、对策型研究。举办第三届牧野文化研讨会,深入开展“牧野文化”“黄河保护与文化发展”等专题研究,持续兴起文化研究热潮。
这一年,全市思想文化宣传战线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主题宣传浓墨重彩——
市委宣传部坚持新闻资源全域统筹、央媒省媒沟通对接、主题宣传总结评估闭环工作机制,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重大主题宣传为统揽,推出一批成系列、成规模的主题宣传报道。策划“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喜看中原起农谷”“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等10余个主题宣传,市级媒体推出原创报道3000余篇,生动展示全市上下同心筑梦的火热实践和发展成就,多次被省委宣传部《河南新闻阅评》专题点评。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等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44场,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重磅报道出新出圈——
深化“上央媒、见头版、攻头题”活动,一大批反映“新乡经验”“新乡实践”“新乡探索”的宣传报道,讲述了新乡精彩故事、展示出彩形象。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宣传中,7天8次登上央视重点栏目。配合央视拍摄的专题片《热搜榜背后的产业链》,受中宣部点名表扬。中原农谷建设报道两次登上《焦点访谈》,实现所有重点央媒均有重磅报道的新突破。“长封一体化”“三通一规范”典型案例被新华社专题报道。“三夏”系列宣传报道10天4次登上《焦点访谈》。
对外宣传有声有色——
积极融入全球传播活动,向世界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乡出彩故事。从春节到中秋,在法国巴黎,在美国纽约,在意大利米兰,在阿联酋迪拜等国际顶流城市,新乡城市形象海报精彩亮相,触达人群超4000万人次。城市形象短视频《山河交汇 向“新”而行》向全球传播,30余条双语短视频被河南两大国际传播中心推宣。新乡面塑、剪纸、箜篌等非遗项目先后走进美国、马来西亚、塔吉克斯坦等国交流展览,《探访河南秋收——“洋”教授阳和平从河南秋收看中国农业巨变》在全省外宣工作会议上受到表扬。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
这一年,我市始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一体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食粮”。
文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每到周六,从城市到乡村,公园里、广场上,群众性活动“处处皆舞台、时时可放歌”,“周周有戏”被教育部评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市委宣传部连续3年获省十大群众文化活动优秀组织奖。一年间,“馨香悦读”、非遗展演、诗会灯会、“百名画家画新乡”书画展、“农谷飘香”摄影展、“歌声里的中国”大合唱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1.2万余场,覆盖群众675万人次。“树惠合唱团”获全国“村歌嘹亮”集中展演“幸福好声音”,获嘉县西曹庄村、凤泉区五陵村“四季村晚”列入全国示范点,新乡县中州大鼓《欢庆丰收》入围“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终评。封丘县音协副主席夜小末作词歌曲《如许》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豫剧《太行之子》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安庆长篇小说《岸》入选省年度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豫剧《人民永和》成功首演、电影《非凡的你》顺利杀青,第十届小小说“金麻雀”奖颁奖典礼在获嘉成功举办。
文旅文创融合深入推进——
加快塑造“游好新乡”品牌体系,持续推动旅游与文化、交通、体育等更深层次融合,举办比干文化旅游节、南太行山海徒步音乐季等活动40余场,全国青少年U系列攀岩联赛在万仙山激情开赛,万仙山景区冠名河南女足,全国“游购乡村·欢乐大集”主会场落地同盟古镇。五龙山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仙灵生物纳入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全市5A级景区数量居全省第三。培育文创企业(市集)30余个,开发新乡礼物、农谷U选等文创品牌20余个,年销售文创产品200余万件。封丘宋绣工艺“夜灯”获中国旅游商品大赛银奖。
文化遗产保护全面加强——
出台《新乡市进一步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加强文物系统性、科学性保护。有序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新发现文物163处。筹措资金1759万元实施文保项目25个,百泉涌金亭、山西会馆配殿等7个项目完成竣工初验。文物纪录片《潞简王墓》登录央视,“百泉药交会”“比干祭典”等非遗民俗受到广泛关注,成功举办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首届黄河箜篌文化艺术周和国际泛箜篌类乐器非遗保护交流会。
红色血脉、文明力量,润物细无声,砥砺奋进之路。
这一年,我市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和文明创建,弘扬时代精神、倡树时代新风、培育时代新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深扎根牧野大地、百姓心田。
文明创建常态推进——
坚持以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为龙头,严格落实常态化督导检查调度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无物业庭院业委会、物管会双覆盖试点,持续开展市容环境提质“十大行动”,“三清一规范”环境大整治活动、交通乱象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城市管理秩序。建立文明城市创建视频督导中心,开发“数字创文”APP、“文明新乡群众随手拍”微信小程序,打通雪亮工程、12345热线数据壁垒,实现常态化、智慧化督导。
文明培育持续深化——
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打造“童心向党‘新’少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品牌,广泛开展青少年经典诵读、“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等,引导未成年人扣好第一粒扣子。扎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广泛开展“青年集体婚礼”等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全社会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倡树文明新风。打造“新乡红”好人品牌,修订《新乡市道德模范奖励帮扶基金管理办法》,依托“新乡好人馆”“新乡好人广场”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500余场,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全年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1人、“中国好人”2人、省道德模范1人、省“新时代好少年”1人,各类先进典型总量和增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文明实践广泛开展——
扎实推动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提质增效,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延伸打造文明实践点2503个,构建起“中心+所+站+点”的四级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广泛开展“德润新乡 志愿同行”主题月、周五“文明实践日”“文明实践乡村行”等活动2.7万余场,惠及群众407万人次。推动文明实践活动精准化、项目化、品牌化发展,全市共发掘培育文明实践项目1000余个、精品项目72个,组织开展全市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在全省展示交流活动中,我市13个项目获评省优秀推介项目,数量居全省首位。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站在新的起点上,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把对党忠诚铸得更牢,把为民惠民落得更实,把实干劲头鼓得更足,把发展强音奏得更响,更好地担负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开创新局面、彰显新担当,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乡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