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小院闲聊  ·  韩国姓金和李的人为何特别多?朴姓哪来的? ·  15 小时前  
小院闲聊  ·  韩国姓金和李的人为何特别多?朴姓哪来的? ·  15 小时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  【总台央视】激情亚冬 逐梦冰雪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eiya

怎样带娃可以不那么心累?

meiya  · 公众号  ·  · 2018-09-04 21:39

正文


前几天,我在小区的商业街上遛娃,遇到楼下的一位大叔,他先逗逗我女儿,然后一脸无限唏嘘地说:“哎呦呦,带孩子实在是太累了,真是累死人了。”


他的孙儿两岁半,之前因为孩子的奶奶在老家上班还没有退休,孩子爸妈要上班,都是他(孩子的爷爷)一个人独自带娃。最近听说奶奶退休来帮忙带娃了,于是,我看到大叔兴高采烈,开始放飞自我了,和牌友们打牌,在街上快乐地溜达。


我当妈快两年了,带孩子这事我干了也快两年了,所以,特别能体会大叔的心情,对他的感慨蛮认同的,带孩子这件事确实非常累,谁带谁知道。


如果你是学龄前孩子的家长,尤其是妈妈,觉得独自带孩子很累,可以调动家庭资源,积极寻求家庭成员的帮助,比如让娃的爸更多的参与育儿,或者请求公婆以及自己的爸妈帮忙,让大家分工合作一起带孩子,亦或者寻找合适的保姆帮忙,学会让自己舒适一些,轻松一点,对妈妈对孩子都是一件更好的事。


带孩子身体上的累可以找人分担,心理上的累如何解决呢?


我结合心理学和自己这两年边工作边带娃的实践,总结了一些带娃不累的心法,希望对带孩子的家长有点用。


1、 内心不焦虑,带娃就轻松。


我相信很多妈妈(爸爸)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很焦虑的时候,带孩子就会觉得特别累。


拿我自己举例,当我心里想着工作上的很多事情,如文章没有写,来访者的困扰还找不到解决之道,同时还担忧孩子的一些问题,如不好好吃饭,或者肠胃不适拉了肚子等事情,我在带孩子时,哪怕没有做什么事情,就会感觉特别累,而且是那种身心俱疲的累。


这是因为 我满脑子的杂念,焦虑不安,心绪不宁,内在没有一刻是止息和安静的,所以就会消耗掉很多内在的能量,感觉很累。


而当一个人心绪宁静的时候,比如专注地做一件事或者投入的与人交往时,就不会感觉那么累。


有的妈妈带孩子很累在于有很多的焦虑情绪,抛开工作上的压力,家庭中的琐事不谈,她们对育儿这件事本身就非常焦虑。


“孩子长得不够高,不够胖怎么办?”

“我是不是一个足够好的妈妈?”

“我的很多缺点,孩子身上也有怎么办?”

“婆婆会说脏话,她带孩子会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是给一岁多的孩子喂饭?还是让他自己吃?”

“让不让不到两岁的孩子看动画片?”

“以后孩子上学是上公立还是私立?”

……


她们焦虑孩子的身体健康,焦虑自己做不好母亲,焦虑该选择何种方式养育孩子,焦虑长辈对待孩子的方式会让孩子有心理阴影……


这类焦虑的妈妈是因为在养育中追求完美和控制才变得过度焦虑,可是焦虑会带来更多的焦虑,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很大帮助。


当妈妈在带孩子的时候很焦虑,孩子也会受到妈妈焦虑情绪的影响,变得焦虑不安不好带,而这更会激发妈妈的烦躁与焦虑,于是陷入恶性循环,带孩子这件事情就变得更加累人。




这类容易焦虑、担忧的妈妈要明白:


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所谓的完美的养育方式,每一种养育方式都有它的优点和局限性。


养育孩子,是父母做出的一系列的个人选择。与每对父母、家庭的情况有关,也与孩子自己出生时的个性、气质有关,真的没有什么完美的标准答案。


很多你现在认为的天大的事情,如果把时间拉长来看,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重大,所以放轻松一点,放下一些控制。没有人可以控制一切,更无法预测和控制孩子的未来。孩子终究会自己长大,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对抗焦虑的有效方式是行动,如果在育儿上有困惑有问题,可以找有经验的朋友聊一聊,或者找书本、上网、亦或者找专业人士咨询,解决问题。


面对那些无法解决的问题,与其焦虑未来,还不如好好在当下陪伴孩子,过好你和孩子一生仅有的这一天。


做个不焦虑的家长,带孩子就不容易心累。


2、 安排家庭活动时,尝试融和大人和孩子的需要,而不是一切都以孩子为主。


因为孩子太小,我们做父母的总是优先满足孩子的需要,安排家庭活动的时候也是先考虑适合孩子的一些活动。这很正常。但是,如果总是如此,父母就会没有自己的生活,内心会有一种耗竭感,一种强烈自我的丧失感,疲惫不堪。


如果父母情绪差,精疲力竭,又怎么照顾好孩子呢?


所以,父母一定也要有自己的生活,让自己放松,给自己充电。


可是一个人的时间就这么多,用来带孩子了,就没时间用来自己放松娱乐了。我和丈夫大卫都是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没孩子之前,我们几乎每个月都去看电影,可是有孩子两年来,我们只看了2部电影。


但这不意味着有了孩子后,我们就没有了自己的生活。 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孩子的活动和父母的活动融和起来,而非割裂开来。


我们夫妻喜欢到大自然中走一走,那我们就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玩;我们夫妻喜欢骑自行车,就在自行车前面安装一个儿童座椅,带着宝宝一起骑自行车;我们喜欢逛运动品商店,就带着孩子在商店里玩帐篷,玩滑板……


(我女儿喜欢戴各种各样的帽子)


我印象深刻的一件小事是:女儿一岁多一点,那一天我一个人带孩子,需要给孩子洗澡,而我自己又累了一天浑身酸痛,想在浴缸里好好泡一个澡,放松一下,我忽然就想,为什么不让孩子和我一起泡澡呢?


于是,我们母女俩就在浴缸里一起泡了澡,我用沐浴露弄出很多泡泡给孩子玩,孩子玩得很开心,虽然没法泡澡太久,可是我却非常放松,心满意足,从内心深处真切地体会到带孩子的乐趣。


这件小事给我很大的触动,以前我曾将个人生活、工作和育儿这些事情对立起来,实际上它们都是我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无法割裂的。


这件小事让我明白,我可以尝试满足自己需要的同时也满足孩子的需要,不用一切都为了孩子,事事以孩子为先。


而这让我在育儿心理上轻松很多。


昨天晚上九点多,炎热的天气因为下过一场大雨而变得凉爽起来,一天没有出门,又有点疲惫的我忽然很想到小区的街上去散散步,而孩子还不肯睡,于是,我就带着孩子出门散步。走在雨后夜晚的街道,两旁是高大的梧桐树,凉风习习,孩子也因为想踩浅浅的小水坑,不要我抱,愿意自己下来走路,我慢慢地走着,看着不远处开心玩耍的孩子,再一次感受到那种内心的喜悦与安静。


你也不妨试试,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做一些自己也喜欢的事情,当你满足自己的时候,孩子也一样会快乐。比如,如果你不喜欢去动物园玩,可以带孩子去你喜欢的植物园。你想和自己的朋友聚会,也可以带孩子一起,而不用呆在家里陪孩子。喜欢练瑜伽的妈妈,可以一边练瑜伽,一边带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一起跟着做,一定会很有乐趣。


如果可以将个人的生活和育儿进行融合,育儿的负担和压力将会减少很多,心也会变轻松起来。


(大卫和女儿在河边玩水)


3、 不要把陪伴孩子当成任务和责任,尝试和孩子一起玩。


我经常会观察那些带孩子的家长,发现他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家长是就在孩子旁边坐着或者站着看着孩子,然后时不时地低头玩下自己的手机,另一类家长是与孩子互动,深度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甚至与孩子开心地玩到一起。


看起来,第二类家长好像更累,第一类家长更轻松。


可结果却恰恰相反,更累的是第一类家长,第二类家长带孩子反而不累,而且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带孩子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更有益。


因为第一类家长把带孩子当成“任务” “差事”“责任”。


当我提到“任务” “责任”“差事”这些字眼的时候,感受一下,你的身体和心灵有什么感觉?是不是觉得肩膀很沉重,胸口压着什么东西的感觉。


如果你把工作当成一份任务或者差事,单单只为了赚钱才做这份工作,那你上班的时候一定常常看时间,巴望着周末赶快到来,你会觉得上班是件很累的事。可是如果你觉得自己上班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面尽情玩耍,像乔布斯开发苹果,像埃隆•马斯克造个人火箭,那你就不会觉得上班很累。


带孩子也是如此,把育儿当成苦差和责任,就会感觉很累,跟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钟都感觉很漫长很煎熬。而那些带孩子不累的人,都是不把陪伴孩子当成任务的人,他们是同孩子一起玩乐的人,也是最容易让孩子喜欢的人。



讲讲我家的例子,女儿小巴掌相比爷爷奶奶,她更喜欢爸爸妈妈带她,因为 我们不仅带她玩,还和她一起玩。


比如,买了一个新的扭扭车,我们会带着女儿,让她坐在车的前面,自己坐在车的后面,然后从一个宽宽的斜坡上冲下来,大人和小孩都玩得高兴。


带孩子去游乐场荡秋千,玩滑梯时,我经常自己也要玩上一会。孩子小的时候我抱着她,自己荡秋千玩。等孩子大了,我们就一人一个秋千一起玩。玩滑梯也是,孩子从滑梯上滑下来,我也跟着滑下来,两个人玩得不亦乐乎。


我还经常会和孩子一起玩玩具,读绘本或者一起做一些游戏。女儿的积木我很喜欢玩,每一次都想盖一个漂亮的城堡。带孩子读绘本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很多乐趣,学到很多东西,有的绘本还会给我带来写作灵感。


这几天吃过晚饭后, 我们全家 和孩子玩乐队表演的游戏。手机放着音乐,我手里拿着铃鼓,孩子的爸爸拿着沙锤,孩子自己敲着小鼓,大家一边奏乐一边舞动身体,爷爷奶奶则当观众,为我们的表演鼓掌。大家看到孩子摇晃身体和四肢,努力跳舞的样子,都感觉非常开心。


找到带孩子的乐趣,自己玩high起来,带孩子这事就没有那么累了。


有的时候真的挺感谢孩子的,让我重新又过了一次童年,而且还是更丰富的童年,不然我哪有那么多玩具可以玩,那么多绘本可以读呢!


想到张文亮的那首散文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蜗牛已经尽力爬,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不要总是以为是我们带孩子玩,只要愿意慢下来,让自己活在当下,去感受孩子带给我们的快乐,那些甜蜜到融化心灵的笑容,那一句句充满童趣的话语,那些孩子带来的惊喜和发现……你就会发现,其实是孩子带我们玩,给予我们更多。


养育孩子确实很辛苦,但是如果我们爱孩子,带孩子的过程中常常能乐在其中,可以和孩子一起享受那些细碎、短暂却又独一无二的亲子时光,那么这些辛苦和付出都会带上一点甜。


enjoy  your baby.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