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外滩教育
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为基础教育阶段中国学生提供择校、能力培养、海外升学等专业国际教育资讯。助中国家长实现教育突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教育报  ·  教科书式救人!3名学生好样的! ·  昨天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  23 小时前  
黑龙江省教育厅  ·  《哪吒2》带给我们哪些教育启示? ·  23 小时前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昨天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四川大学  ·  川大新学期,昂扬起航!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外滩教育

与美国宇航局一起遨游宇宙,帮助孩子打破思维局限

外滩教育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3-30 12:00

正文

看点 互联网时代日新月异,一件事物的产生到消失往往就在瞬息之间。因此,拥有能受益终身的一项技能或思维,显得尤为可贵。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与NASA(美国宇航局)联合出版了《国家地理太空探索全书》,通过探索太空, 打破认知局限, 让孩子跳出惯性思维,学会站在更高维度思考问题。


编辑丨张凌锋


2019年新年伊始,太空探索就成为我们的热门话题。中国在1月4日,发布了“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成功登陆月球背面的消息,创造了人类的首次记录。并且中国预计到2020年,将建成自己的太空空间站。

《流浪地球》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电影之一,2019年也被称为是中国科幻电影元年,开启了大众对浩瀚宇宙的探索之旅。不单单是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也正在掀起新一轮的探索太空热。

为什么各国都如此重视,在太空探索上投入巨大?

太空大时代的必修课


人类的活动已经正式迈入外太空,太空大时代会 涉及航空航天、新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等众多领域,渗入经济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息息相关


太空给了我们一个崭新的活动领域,提供新的资源。可以想象太空对人类的未来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对太空的认知也即将成为一门必修课。


认知迭代,开拓创新思维


太空探索受到重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能够以创新性的方式来为地球上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如同运行于地球上空的各类气象卫星,能帮助我们确定各地的天气信息。

大众教育往往是只提供一种答案,整齐划一的程式化思维。 而太空探索有利于我们打开认知的窠臼,跳出惯性思维、扩展视野

商业上的真正竞争往往都是来自不同的维度,以通讯领域为例,我们都知道,移动的最大竞争对手不是联通,而是万物互联的网络。在经济越来越成熟,竞争越业越竞争,新思维同新技术一样,成为未来致胜的重要条件。


一、美国国家地理联手NASA,权威出品


《国家地理太空探索全书》 由美国国家地理与NASA(美国宇航局)联合出版 。NASA授权提供了很多太空探索的独家资料。

首次 公开航天发射的全程 ,从火箭发射、飞行控制、动力飞行,到降落地球,还 完整曝光了航天飞机和空间站的内部结构

美国国家地理擅长摄影,对图片有独到的见解与运用。美国国家地理从NASA的大量图片资料中,精选了近300张图片。不仅记录了浩渺的宇宙,俯瞰地球之美,还处处体现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从太空落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嗅一嗅花的味道,多么思念地球家园!



夕阳西下,

返回地球的宇航员也终于可以回家了!



作者特里·维尔茨是NASA最优秀的宇航员之一 ,也是停留太空时间最长的宇航员之一, 有着200多天的太空生活经验 ,深得首批登月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的推崇。


特里担任过“奋进号”航天飞机飞行员、国际空间站指令长等职。备受好评的IMAX纪录电影《美丽星球》就是他在太空的生活原型。由特里本人真实出境,并承担主要的摄影工作。


二、讲述动人的故事,亲身体验


这本书它不同于其他各类太空百科,作者特里·维尔茨采用讲故事的方向,
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任务体验跟太空探索知识完整结合起来。而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特里小时候在幼儿园读到有关“ 阿波罗登月计划 ”的图画书,就深深地迷上了太空,立志成为一名宇航员,后来还在父母的带领下,去参观了华盛顿参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博物馆。正是在这个目标的召唤下,长大后一步步努力,终于梦想成真。




在这本书中,特里还透露了不少小插曲,他能最终选拔上宇航员,有一项指标是他的加分项:会外语(法语)。 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等多个国家共建的,会外语是一门必备的技能

在成为宇航员之后,更是经过8到10年的学习和准备,才能最终进入太空,其中还包括语言课程。特里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和法语。

特里还讲述了执行航天任务期间,在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激动人心的升空经历、头晕目眩的失重体验、惊险刺激的太空行走、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乃至衣食住行的点滴小事。


宇航员特里以其独特视野,让这本书从前所未有的角度带你探索太空,一览宇宙的伟大与壮观,更能体验生命的深层意义。


三、完整太空知识,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能知道四季更替、日月星辰大概就算知识丰富了。但在今天远远不够,不知道火箭、卫星,不知道宇航员、空间站,恐怕老师要说你知识面太窄,要求你补充阅读了。

今天太空已成为我们经济和生活重要的一部分,天气预报、地质勘察、卫星通信,等等,已广泛地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并且各国都在加大不断地向太空推进的,中国在今年刚实现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创造了人类的首次记录,并且到2022年,将建成自己的太空空间站。美国也宣传2020之前要重返月球,欧洲航天局(ESA)还计划到2025年要实现在月球采矿的宏伟目标。

这是一个大科技时代,科技的力量将越来越强。 对每个孩子来说,将来不必非得做一个科学家,但科学的素养一定是必备的。 而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

太空探索知识,也是现在火热的STEM的一项重要内容。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飞机、火箭、机械、设备等。这些现实的炫酷科技,能更好地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科学热情。

《国家地理太空探索全书》里,还有吸引孩子们的各种好玩的小日常:


太空中如何吃橘子


四处飘荡的水珠



睡觉一定要把自己绑好噢


四、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这本书对于锻炼孩子的阅读能力是极好的,书里面用文字刻画了宇航员的经历、感受和心路历程,非常生动和传神。

就拿第一章起飞来说!

火箭点火起飞那一段,平常我们只是在电视里看到火箭点火的场景,蔚为壮观,可是身处火箭里面的宇航员却是什么感受呢?



讲到如果轨道失败就得牺牲那一段,很难想象一个小小的轨道偏差,那么火箭就会被人为引爆,为了保护更多的人,所有的宇航员都会牺牲。读到这里不禁对宇航员这份风险精神肃然起敬。



丢电筒那一段,它首先讲述了电筒丢弃,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在太空中却能形成的巨大危害,虽然文字轻松,但是孩子却能感受到这背后宇航员巨大的压力。



在描述经历的时候,还掺杂着大量的科普!

1、起飞时,火箭助推器不同时间段的脱落



2、太空行走的危险是可能会患上“减压病”,所以先要呼吸纯氧。 宇航服具备了通讯、制氧、清除二氧化碳、冷却降温、加高气压,防止微型陨石和极端高温等多种功能。



3、宇航服漏水,会发生溺亡的风险。 NASA曾多次发生这样的事故。



4、宇航员在作业时,手套非常重要 ,一旦戳破里面的高强度纤维层,就可能发生氧气泄露,危及宇航员安全,所以任何一个细小的程序都得高度重视。



五、培养孩子解决问题与动手能力


太空探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人类现存的问题。现在各国对月球开发的巨大热情,其中一项个因素就是月球上重要资源。据科学家计算,单月球上的氦3,用来发电,就足够整个地球世界使用10000年。

目前人类的能源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料占81%,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只占14%。一旦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出现危机,人类的文明社会基石就会遭遇巨大挑战。氦3是可以解决地球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

《国家地理太空探索全书》并不是枯燥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一堂图文并茂生动有趣的太空探索实践课。 详细叙述了太空探索每个重要动作,如何去完成每一个任务,遇到险情如何去解决,等等。

太空行走前的准备


装列物品


空间对接


如何在高真空、微重力、超低温、强辐射的太空环境中试验新材料、生物制品:

太空试验【植物实验】


【菌株试验】


应急训练、险情处理,例如氨气泄露


6、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人类活动


人类之所以不懈地探索,在于我们对自己还有对太空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人类是从哪儿来的?宇宙又是如何产生的?这既是哲学的问题,也是科学的问题。

太空探索有助于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认知上进一步提高和深化。 太空计划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就是在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人类和地球,鼓励我们不仅要放眼全球,还要放眼宇宙。

从太空的视角来观看地球的人类,可以让孩子意识到,这个世界比你的邻居、学校、所在的城市,乃至整个国家都要大得多。

不仅能见识 地球之美


阿尔及利亚沙漠


北非大地上连绵起伏的沙丘


巴哈马那美丽的湖绿色和 湖蓝色风景


亦能看到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 人类的创造能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