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虹膜
最专业的电影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海西晨报  ·  周星驰突然发文!飙上热搜第一 ·  昨天  
今晚报  ·  再创纪录!又一个第一! ·  2 天前  
扬州广播电视台  ·  《哪吒2》,登顶! ·  2 天前  
扬州广播电视台  ·  《哪吒2》,登顶! ·  2 天前  
青年报  ·  《哪吒2》,登顶! ·  2 天前  
青年报  ·  《哪吒2》,登顶!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虹膜

周星驰失手?我却觉得《西游伏妖篇》很可能是一部惊世之作

虹膜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1-31 20:59

正文

春节档电影热闹非凡,上映三天后,观众对诸多影片的高低已经有了比较清晰一致的共识,但仍有一个例外。


那就是徐克和周星驰联合推出的《西游伏妖篇》,这部集华语电影最强制作班底的超级大片,在网上有比较鲜明的两派对立意见。


一派就认为很烂,但另一派恨不得立刻把影片钦定为年度十佳,很少有中间骑墙派。


有意思。


这才有讨论价值啊,今天刊登的开寅这篇文章,属于力挺派立场,不知他能说服你吗?


文 | 开寅

笔名「九只苍蝇撞墙」,是巴黎一大电影学博士,编剧,长居加拿大


《西游伏妖篇》的上映没有赶上一个最好的时机。



2016年底,国产电影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因为一连串事件的影响而几乎降到了谷底。大量粗制滥造的视觉效果和突破底限的庸俗搞笑占据了影院进行无良圈钱,而观众看着这些劣质产品在银幕上耍猴式的表演,似乎也达到了极限开始反胃,而对相同路数的国产影片统统产生了某种「不问青红皂白」的厌恶。


《西游伏妖篇》的外在形式在最初制作时肯定也是遵循着2016年流行的大陆商业电影模式进行的:


夸张而超出限度的无厘头表演、铺天盖地的电脑特效、为3D电影量身定制的视觉冲击效果充斥了银幕,比起四年前《西游降魔篇》的天马行空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它的现实感甚至被缩减至最少,貌似也变成了由「真人出演的3D动画片」中的一部。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片方才在2016年末展开宣传之际特意推出了一款预告片,在其中只是展现了为数不多的实景拍摄镜头,并在预告片尾让徐克和周星驰二人故意露面调侃影片的特效,借此与其他国产片拉开距离,希望能够摆脱在过去几个月里观众对国产电影形成的恶劣印象。



不过,《西游伏妖》依然没能逃过恶评。


这一次徐克+周星驰的组合真的马失前蹄了么?还是它成了观众恶评浪潮的牺牲品?抑或是这部商业气息如此浓厚的大作其实散发着一些让所有人都感到不适的颠覆性气息?


如果说影片开始的杂耍团场景还算是标准的玄幻大片开场,那么等到了蜘蛛精聚集的「盘丝庄园」,看到涂脂抹粉露着香艳大腿的美女们突然蜕变成肢体庞大神头鬼脸的蜘蛛,而一副伪娘嘴脸的猪八戒居然迫不及待的要和八角怪们发生性关系,我意识到这次徐周二人的想象力已经超出了「正常」的范畴,而滑向了带着变态咖片色彩的哥特式审美。



而无论是带着人头长舌的巨型爬虫还是金属弹簧组成的蒸汽朋克版红孩儿,在让人拍案叫绝的同时都隐隐地暗含着某种扭曲到了极致的暗黑童话色彩。


《西游伏妖》的「暗黑」元素还不仅仅如此,当我们仔细回想它的主要故事线路,与其说这是情节较为松散的一连串妖魔鬼怪遭遇战(蜘蛛精、蒸汽朋克哪吒和九头金雕),倒不如说是一场孙悟空和唐僧之间的师徒仇恨史。


满腔戾气暴虐成性一心只想「弑父」的孙悟空,和懦弱虚伪善恶不分又刚愎自用的唐僧二人,互相恨得咬牙切齿,巴不得将对方碎尸万段而后快,只不过碍于佛祖交由的取经任务而勉强捆绑在一起貌合神离同路而行。



二人的矛盾在妖怪的各种欺骗手段和制造的假象中逐渐升级,最后终于为白骨精究竟是情人还是妖怪的问题彻底掰面儿。


尽管《西游记》原书中对唐僧的昏庸迂腐是非不辨早有揭露,但是孙悟空却是被当作一个具有反抗性的正面人物而塑造的。


在《西游降魔篇》中唐僧更被刻画成信念执着而天真无邪的情种,是一个毫无争议的正面人物形象。


吴亦凡饰演的唐僧


只有到了《西游伏妖篇》的阶段,主要人物在正邪善恶之间的界限几乎完全被忽略,人物始终徘徊在生存与毁灭、欲望与仇恨、颠覆与背叛的边缘,时不时露出狰狞丑恶的嘴脸以压倒我们心中对于正义与善良一厢情愿的遐想。


也许正是这样正邪不分善恶莫辨的立场模糊,让观众心中得以依赖的道德判断尺度不复存在,娱乐不再建立在「好人」对「坏人」的轻松胜出的基础上,而是通过强者对弱者的冷酷碾压表现的淋漓尽致。



徐周二人给我们刻画的是一个怪诞残暴、伦常颠倒的丛林吃人世界,在其中丑恶妖魔伪善欺骗比比皆是,异形生物们怪叫着蜂拥而上随后又大笑着瞬间灰飞烟灭,而唯一一缕浸透着真情的爱恋居然来自一堆化作人类的白骨。


可想而知,很多习惯于预设道德概念的观众「被」沉浸在这样邪气四溢的银幕氛围而本能地感到了不适,甚至连周星驰在细节台词上设计出的那些经典无厘头梗,也挽救不了很多人对它的过度消极印象。



有意思的是,暗黑、绝望、冷酷、血腥和道德颠覆对于徐克和周星驰来说都不陌生。


早年当徐克做为香港新浪潮的一员初出茅庐,所拍摄的《地狱无门》和《第一类型危险》都是带着极强的颠覆反叛色彩的低成本独立片。即使是到了大获成功的《倩女幽魂》时期,他所主导(监制、编剧或者导演)的影片中依然含有非常强烈的邪典气息。


《功夫》


而周星驰尽管以无厘头喜剧名扬华人世界,但是自从2004年的《功夫》,他便开始了一种崭新的尝试:在通常的无厘头梗下埋藏了刀刀见肉的血腥,以喜剧的形式表现让人生理不适的恐惧悲剧。


可以说,徐克和周星驰二人在总体把控思路上有着某种暗暗契合的层面。


最近十年来,徐克在保持他高水平的电影技术特点的同时,受制于内地的制片模式和大陆观众所习惯表现手段,而逐渐失去了一些他的个人内在特色,而周星驰在毫无顾忌地向暗黑层面进发的同时,在导演技巧上却还没有被称为「老怪」的徐克来的熟练和变化多端。


《地狱无门》


这二人的组合——由周星驰提供他暗黑无厘头童话的内核主导精神(剧本),而由徐克将其转化为令人眼花缭乱的视听综合体(导演)——显然给了他们将各自的特长都发挥到极致的机会。


于是,我们才有了这样一部大胆挑战观众接受底限的作品《西游伏妖》,将渗透着悲观黑暗的绝望情绪「伪装」成浅薄搞笑低俗娱乐的喜剧呈现给观众。


尽管在影片的最后,孙悟空和唐僧二人迫于生存的威胁而联手对抗九头金雕,但是他们最终的胜利却不来自于任何一方的反省和觉醒,而仅仅是代表无上权威的如来佛祖的无边法力,这与《西游降魔》中痴情的驱魔人段小姐和专注而执着的唐僧形象都大相径庭。



特别让人觉得齿冷的是,《西游伏妖》中唯一曾经真情流露的白骨精,却好像几乎未在唐僧和孙悟空师徒的心中留下一丝痕迹,二人径自咀嚼着性别倒错的笑料互相调侃而去,给我们留下一个看似轻松完满,实则生硬而又近乎冷漠的结局。


不知暴虐与伪善的暂时结合会给未来的《西游》系列留下些什么?无论如何,以如此乖张而充满想象的方式表现无可逃遁的变态、残酷、冷漠与虚伪,《西游伏妖》无疑是中国商业电影中一株散发着鬼魅毒香的异种。


所以这次我挺周星驰,像《西游伏妖篇》这样的电影,即使它在技巧上、趣味上还存在各种不足,但我真的希望来得越多越好。


1.合作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2.虹膜读者微信群:加微信个人服务号 hongmomgs为好友,邀请入群

往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