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万心理工作者的从业指南
你好,这里是壹心理旗下行业媒体:心榜。
今天想跟大家谈论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儿童青少年的性教育。
性教育,在中国一向属于“难以启齿”的话题,很多家长会认为儿童青少年不该接触性教育,甚至有人会觉得跟孩子谈性就是在教坏小朋友。
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分享的文章,是方刚老师《方刚儿童心理成长小说》系列的自序,在这篇自序里,方老师谈到了正确的性教育对儿童青少年心理成长的意义,以及如何做好性教育。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在从事性教育的过程中,我提出了“赋权型教育”,即反对简单告知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规训”,主张教育应该给受教育者增能、赋权,让受教育者有能力做出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决定。
好的教育不是把成人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而应专注于促进孩子的思考和成长,尊重孩子自我选择的权利。
我曾因此受过很多质疑,其中一种声音是:孩子那么小,他们怎么负责任?
我的回答是
:
就像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掌握弹琴、画画的技能一样,负责任也是一项可以学习的能力。
如果我们不相信孩子能够负责任,永远不给他们学习负责、承担责任的机会,他们就真的永远无法成长、无法负责。
02
我曾用两年时间带领过一个“原生家庭受暴者成长小组”,亲眼目睹了父母暴力对孩子心理健康、甚至人格成长的深远影响。
父母以为自己在“爱”,在“教育”,而其实他们的“管教”方式是暴力的。
无论是肢体暴力还是精神暴力,都属于“规训”的最高级别,都会给孩子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父母错误的“爱”的方式,不仅毁掉了自己与孩子的亲密关系,还可能毁掉孩子的一生,而这显然不是他们的初衷。
我接触到的一些教师也习惯使用暴力的方式对待学生,其中精神暴力的使用比肢体暴力更常见。
在从事性教育、防性侵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我也目睹了缺少性教育对孩子们的伤害。
社会上已经开始重视防性侵教育,但对性侵犯说“不”的能力不是只靠几节课就可以让孩子获得的。
一定是性别平等的意识、增能赋权的能力成长,才能使我们的孩子获得强大的内在力量。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的孩子获得强大内在力量,壹心理与方刚老师联合重磅推出——
03
国内专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专注于心理健康的全民普及。创业 13 年来,用户覆盖 137 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心理知识科普,发展到包括心理体检、心理培训、心理咨询、组织(学校)心理服务等在内的多形态、立体化的综合性心理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