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
《金刚川》的人
,会记住
宽阔湍急的北汉江,
也会
记住
壮美坚毅的志愿军人桥。
但在376公里远外的
丹东,《金刚川》的取景地,也有一座“断桥”
,像残留的几颗牙齿没入了鸭绿江中。
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仿佛是一位屹立江中的不朽老人,将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娓娓道来。
这部电影90%的取景地,都在看似寂寂无名的边境小城,丹东。
之所以选择在此的原因,是因为丹东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浸染着烈士的鲜血。
70年前,就是从这儿,130万士兵横渡鸭绿江,开始了抗美援朝战争。
70年前,也有许多人像电影中的士兵们一样,勇敢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图/《金刚川》剧照
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鸭绿江断桥,在朝鲜战争期间担当着交通大动脉的角色。
在被多番轰炸之下,桥身被拦腰炸断,朝方一侧的8孔桥梁全部沉入江中,以致彻底瘫痪。
如今断桥的颜
色已然衰退,桥身还遗留
着成千上万的弹痕,让人看一眼便触目惊心。
在这当中,城君仿佛能从中看到丹东曾经的辉煌
,也看到了丹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所做出的无法估量的牺牲和贡献
。
看着电影里坚定不移的士兵,就仿佛看到了70年前出征战士们的雄心。图/《金刚川》剧照
大热的《金刚川》,将丹东重新带入了我们的视线。
这座中朝边境小城,与朝鲜隔江相望,和韩国一衣带水。
近些年,丹东的发展就像在坐过山车。上一次丹东这么热,还是两年前,只是当时更多是体现在房价上。
2018年,“丹东将成为‘东北’深圳”的论调撩动着一波又一波投资者前往。两年过去了,这股买房热冷却了不少。
现在,
它只是一座旅游城市,对岸的朝鲜成了当地旅游业最大的卖点
。
在大家的认知中,朝鲜一直是个神秘的国度。愈是神秘,大家便愈是好奇。
一条窄窄的鸭绿江,中国丹东与朝鲜新义州遥遥相对。事实上,两者的距离要比我们想象中的“隔江”还要更近。
丹东有一个景点叫
“一步跨”
,那里与朝鲜新义州的最近距离,不到两米。
虽然这两座城市都属于市级城市,但丹东繁华的高楼与新义州那整洁却落后的平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中国,这种独特的比较景观,恐怕只有在丹东才能看到。
图一、二,朝鲜新义州,图三,丹东。图一、二/
长思想的芦苇,
图三/丹东发布
丹东就像是一座满足好奇心的中转站,迎来送往一批批企图窥望一江之隔的游客。
要想感受对岸的朝鲜风情,
最直接的方式还是登陆,来一趟新义州一日游
。
新义州是朝鲜的第四大城市,也是朝鲜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但目前到新义州没有自由行,只能去旅行社报团。
方便的是,
无须护照也可出境游朝鲜
,只要提前去办理边境通行证件即可。
灰黄、深灰、黑白,是新义州街头看见最多的色系。图/豆瓣@牛姑娘
办理好各种手续,坐上旅行团的大巴,过了鸭绿江大桥,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你就已经出境游上了。
整个行程都是设计好的,领导人纪念馆、化妆品工厂、妇女公园(民俗公园)、美术馆、幼儿园文艺表演等。游览完了,好奇清单上就划去了一项。
如果不想经历这样模式化的行程,你还可以乘游船行走鸭绿江,靠近朝鲜一侧去看当地人。
这种游船也有分两种,便宜的一船大约三四十人,船身较大,行驶速度相对会慢些,距离朝鲜一侧会远一点。
票价高的则是坐快艇,人少,速度快,可以靠近朝鲜一侧看风景。当你向对岸的朝鲜人挥手示意,运气好的话也会得到回应。
这里要解释一下,中朝以鸭绿江为界,但不是以江水的中间为界限的。为了让两岸老百姓共享江水带来的福泽,规定只要在水中不上岸,就没有问题。
鸭绿江边,丹东一侧,星落密布着大大小小的朝鲜饭店。
朝鲜人多,也是丹东的特色之一,尤其是那些美丽的姑娘们。
近几年,越来越多朝鲜姑娘以劳务派遣的形式来到中国工作,通常以3年为限。
她们大多是大学刚刚毕业,个个面庞清秀却只是略施粉黛。她们既能当好服务员,穿着高跟鞋搬一整箱啤酒跑来跑去,又“非同一般”地能歌善舞。
朝鲜传统打鼓、转圈、翻跟头样样拿手,电子琴、吉他、架子鼓通通玩转,演唱起流行歌曲来还中气十足。
她们有很强的组织纪律性,除了工作以外,几乎都是集体行动,就连休息日也很少外出逛街。
最少不了的还是那令人垂涎三尺的朝鲜美食,如果你想大快朵颐,那一定要来高丽街。
那里是朝韩美食休闲大餐的汇聚地,朝鲜特色风味更是一应俱全。
朝鲜美食中最经典的还要数冷面,朝鲜冷面一般分为荞麦和小麦面制两种,一黑一黄。
面条的筋道只是构成美味的一部分,汤底才是冷面的灵魂。
一般是牛肉汤或者是鸡汤,要冰镇得恰到好处,才有最好的口感。
面上再铺满牛肉片、辣白菜、白煮蛋、黄瓜丝、苹果片等配菜,构成多层次的丰富口感。
要说朝鲜美食里名气最高的,泡菜认第二,怕是没有美食敢认第一。
朝鲜人习惯将大白菜腌制成辣白菜,并称之为“吉木其”,做泡菜更是他们在入冬前的头等大事。
白菜选用心紧叶嫩的品种,择掉外面的叶子后切好,然后先要用盐水渍出多余的水分,再放入酱缸,压上石头。
涂抹调料是最重要的步骤,各家的调料口味都不一样,唯独现磨的干辣椒粉必不可少。
朝鲜泡菜风味独特,酸、辣、香、脆齐备,看似不起眼,实则上得了辉煌国宴、下得了普通百姓厨房。
对于朝鲜人来说,不管是日常饮食还是重要节庆,打糕都是他们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佳肴。
洁白的糯米配上土豆,经过蒸制和捶打,蘸上豆面和白糖,就会变成筋道弹牙的“小人参”,软糯香甜,唇齿留香。
做打糕是个力气活儿,因为打糕越打越粘,木槌除了用力打更要用力拔,
这一槌槌、一声声的锤打,像是把世间万千的力量和心血都交融在一起,才能换得这一盘脱胎换骨、苦尽甘来的美味。
朝鲜打糕及其制作过程。图/《延边味道:打糕 土豆打糕》
“宁可菜无肉,不可食无汤”。酱是朝鲜人最爱的调味料,酱汤以酱为主,加上蔬菜、豆腐、肉片,再用导热快、保温好的石锅煮制而成,端上餐桌后往往也还会冒着香气儿沸腾许久。
浓郁的酱香,鲜醇的口味,让你既享受了汤的美味,又能体会无尽的民宿风情。
事实上,在制作方法上,米肠和东北极负盛名的血肠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肠衣中,加入猪血、大米、糯米和时蔬,入口的丰富口感,让人有种“淘宝”的快感。
米肠的吃法也有很多,可以直接沾着酱料吃,还可以和辣酱一起炒着吃。
用煮米肠的汤倒入切好的米肠上,放上少量酱油、圆葱碎和朝鲜族特制的辣椒面,就这样一口汤一口米肠别提多过瘾了。
高丽街的朝鲜美食还有很多很多,城君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其实这条街之所以能够如此受欢迎,和丹东自身浓郁又正宗的朝韩风情是分不开的。
从路牌、幼儿园大门,到各种商店的门口,
朝鲜语的标识随处可见
,还有越来越多的朝鲜商店、酒店和服装店……
据说,
丹东也是辽宁省第一个开通公交车汉语和朝鲜语双语报站功能的城市
。
去年,一部
抗美援朝烈士寻踪纪录片——《朝鲜寻亲》
的面世,感动了无数人。
一个“固执”的导演,用镜头记录了世人不该忘却的那段抗美援朝的“后续”。
70年前,有一个小伙子从丹东告别了祖国,再也没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