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三头四臂”却灵巧无比,4只机械手臂无死角旋转、操作,3D裸眼能把“看”到的东西高清放大,一条细小的血管也无比清晰……当天上午,在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手术室内,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上岗”并开启它的职业生涯。接受手术的是一位71岁的男性患者,他被确诊为超低位直肠癌,佘军军教授团队进行了会诊和术前讨论,认为该患者瘤体距肛门4.0cm,肿瘤累计范围12cm,属于超低位直肠癌。由于男性骨盆狭小,且患者病灶位置低,传统手术方式受限,达芬奇机器人具有540度多角度转向,准确牵拉,3D视野,震颤过滤等多重优势,经反复分析并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决定为该患者实施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超低位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中,佘军军教授坐在操作台前,轻轻捏下手指操作器,向机械臂系统发出移动、捏夹等指令,随即机械臂移动,进入目标区域,手术机器人的4条机械臂按照不同角度展开,微创手术器械进入患者盆腔,很快患者体内的情况,就清晰地出现在操作者眼前的3D目镜中,机器人上方的四个屏幕上也可以看到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随着操作指令的不断发出,手术器械在盆腔内“穿针引线”、灵活翻转,进行精准病灶切除及缝合等操作。
当天,佘军军教授团队还为另外两名患者实施了
达芬奇机器人直肠癌并结肠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
。
佘军军院长表示,机器人手术在精准度上和普通手术相比有质的飞跃,也意味着可以开展难度系数更大的手术,同时对医生的诊疗思维、学术视野、技术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促进各学科不断攀登医疗高峰、推动学科精准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将全面推动医院在学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医院在五省交界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为提升地方医疗卫生水平提供坚强保障。作为建设中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我院将持续扩大机器人手术的应用范围,陆续开展在肝胆、泌尿、胸外、妇产等学科的应用,为区域患者提供高品质、更精准的诊疗服务,让陕甘宁蒙晋交界区的群众不出远门,在家门口享受高效精准的医疗服务。
据介绍,
达芬奇机器人
是达芬奇外科手术系统的简称,它是一种高级的腹腔镜系统,突破了诸多传统外科手术中的操作局限。
西安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引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全球先进的外科手术机器人
。具有更微创、更精准、更高效、更智能的优点。术者通过手柄控制机器人腔镜臂和器械臂,在患者胸、腹、盆腔内做出分离、切割、电凝、缝合等操作;从影像显示系统中可以看到,“达芬奇”的手比“绣娘”还要灵活,只要接到指令,就可以在狭小的空间内自由穿梭。医生能以不同角度在手术靶点操作,对于“死角”肿瘤的处理更加游刃有余,配合直觉式操控技术,颤抖可以自动滤除,医生操作更稳定自然,特别适用于需要精确切除的复杂手术,更精准地切除肿瘤,保护正常神经和血管等组织,使患者更加快速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