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meiya
爱生活,爱成长,改变就趁现在,成长从心开始。meiya,畅销书作家,已出版《慢慢来,一切都来得及》《慢慢来,让灵魂跟上来》《 他爱的是玫瑰,而你是蔷薇》《你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等书。目前从事心理行业。创立豆瓣小站:鹦鹉螺成长团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无时尚中文网  ·  中国消费者终醒悟 ... ·  2 天前  
物道  ·  不是吧!瓷器也会开花?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meiya

做一点是一点

meiya  · 公众号  ·  · 2018-06-05 23:38

正文


如果要谈养育孩子这个事情,给我带来非常大的挑战,也带来非常大的收获的是什么,我会说: 让我从完美主义中进一步地挣脱出来。


当然,养育孩子之前,我就一直在改善自己个性中完美主义的部分,或者说是改善自己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


适应不良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并且不相信自己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但他们又不肯降低标准,于是高标准只会造成他们的挫败感,遭遇失败时提醒他们自己的不完美。


我的完美主义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做事要求比较高,做不到容易沮丧,常常为了追求细枝末节处的完美而影响了整体的完成度,害怕失败,或者因为有“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的完美心态,导致很多事情拖延着不去做……


养孩子之前我的完美主义已经改善不少,现在养孩子一年半,自认为现在改善了更多。


体现在时间管理和做事方式上, 以前的我会希望有整块的时间来做一件事,现在的我有一点时间就做一点事情。


这样的时间管理方式当然与带孩子导致的时间碎片化有关。做事情做到一半,孩子让我陪玩,玩了半小时之后,我只剩15分钟可以工作,接下来要哄她睡觉;或者刚喂完晚饭,一会还要给她洗澡,这中间,我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做事。


以前我会觉得:“这15分钟根本什么都做不了”,现在则是:“我有15分钟,我可以做点什么”。


比如这篇文章的开头就是我利用孩子吃完午饭后,跟爷爷玩的那二十分钟写的,中间部分是孩子爸爸给她冲奶喂奶,陪她读读绘本时写的,后半部分是我哄孩子睡着之后,从床上爬起来写的。


有这样的转变,除了时间被育儿分割成碎片,还因为我放下了自己的完美主义。


《就因为没时间,才什么都能办到》的作者吉田穗波决定到哈佛念书时,大女儿两岁,老二只有两个月,作为妇产科医师,她的上班时间是朝九晚五,每天上下班要花三个小时在路上,通常下了班、接了小孩,回到家已经七点。


这样的情况怎么看书准备考试,申请世界顶级大学呢?


书中提到了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放弃完美主义。


在吉田穗波看来,公私分明,区隔时间、空间,心情确实会比较轻松,但事情就很难同时进行了。所以,她会在晾衣服时想着怎么回电子邮件,会利用诊所午休填孩子托儿所需的文件……让很多事情,齐头并进。


吉田穗波强调, 想多元利用时间的妈妈们要把完美主义放到一边,把“非要完成、完美”改成“做一点是一点”,就会有新突破。



她生活中有两个 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


1:有一次,吉田穗波很想参加一场晚上7点到9点的读书会,但她必须在晚上8点前回到家陪孩子。


如果是你,会怎么选择?你是否会选择放弃呢?但吉田穗波却去了,她只参加了40分钟的读书会,但“有40分钟的收获,比完全没去强太多了”。


2:周末他们全家一起去图书馆看书背考。 三岁的大女儿跟丈夫在绘本专区玩,她背着二女儿做题。 但小孩不可能让她乖乖背一上午,不是手舞足蹈,就是咿咿呀呀。因为担心吵到旁人,吉田穗波只好停下做题,哄孩子。


等到二女儿安静了,大女儿跑来说肚子饿,她要出去买饭,照顾孩子吃东西。


可想而知,这样的“周末图书馆学习之旅”总是断断续续的,但她没有放弃,总安慰自己“有进步就好”,周末本来就应该陪孩子,能读个两三页就该庆幸了。而且,她认为,有时候就是因为时间短,反而能快速进入专注状态,让学习更有效率。


这位妈妈后来不仅上了哈佛大学,顺利完成了学业,还生了5个孩子!



不做,收获是0,做一点就有一点的收获。


这也是我在带孩子、工作和个人放松上正在实践的方式。


要出门工作,还有15分钟可以陪伴孩子,我会选择陪孩子。带孩子的间隙只有15分钟可以工作,我会回复邮件和处理微信上的信息。只有20分钟时间属于自己,用来娱乐放松,我也会翻看 几页书,或者看二分之一集电视剧。


昨天下午只有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带孩子骑车去公园玩,我和娃她爸也会选择去。而且我们在出发的时候又出了一点状况,真正带孩子出门骑车玩耍的时间不足一小时,但是至少孩子在那段时间玩得很开心。


当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需要像我这样对时间安排按15、20分计算, 但是贪心的妈妈,想育儿、工作、个人生活都能拥有,就需要这样做一点是一点,允许事情不完美,允许事情不能一下子都做好的时间管理方法。




我有一个同学,每天上班坐地铁要换乘两趟车,通勤时间一天要花近三个小时在路上。可是她却利用这段时间看了很多文史类的好书,还通过了两个资格证书的考试。


地铁里人很多,又要换乘,看书时干扰也挺大的,我问她:“地铁上看书,你记得住吗?”


她回应我:“肯定不是所有看过的东西都能记住,就算在家里看也一样记不全,但是记一点总比什么都没记住强。”


在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掉入一个“全或无”的思维陷阱里,觉得我要么就不做,要么就做到非常完美。


结果,这往往导致拖延行为。


很多人会想,等我辞职了,我就环游世界,可是却做不到利用每年的法定假期,加上年假、调休等方式,先环游全球10个国家。


还有很多人会想,等我换一份不忙的工作,我就去健身房,减肥瘦成一道闪电,可是却做不到利用每天15分钟的时间在家锻炼,几个月后慢慢瘦个五斤八斤。


很多人工作或者学业上的拖延也是如此,“等我有了更多时间,等我做了更充分的准备,我一定就能把这事情做好。”


这其实是被完美主义捆住了手脚。


任何一个宏大的目标都是由很多细微的小目标组成的。如果在当下有限的资源里,放弃完美主义,克服拖延,付出行动,努力达成这些小小的目标。时间拉长之后,回头再看,那些宏大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在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上最明显,有不少父母总想等自己换一份不那么忙的工作,或忙过这一阵有时间了,再或者多赚一点钱之后,再好好陪伴孩子。


但是,如果有意识地让自己每天都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长久下来,就是在好好陪伴孩子成长。


很多事情,也是如此,只要一点点去做,那些看起来遥远的目标就会变成现实。


与其“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不如“做一点是一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要幻想毕其功于一役,什么事情又快又好的做成,也不要怕什么山高路远,进一步有一步的欢喜。




注:参考资料《生5个娃、上着班考上哈佛,全靠她神级时间管理术》 图片来自网络



近期热门文章:

那些所谓的努力,其实是你的愚蠢,你的自欺欺人,你的无意义无价值的消耗

别让你的行动力被内心的噪音吞噬

人生有时候就是在带屎睡觉和擦屎大哭中做选择

你敢提要求吗?|不怕被拒绝,你就可以得到更多

你说你想当心理咨询师,我想你可能对心理咨询师有误解|我的心理咨询师从业之路

林奕含婚礼演讲|杀死性侵受害者的除了抑郁,还有什么?

现代婚姻中的女人到底要什么?|“我挣钱是老公的两倍,带娃做家务也比他多,心理不平衡,我想要离婚”

父母离婚要怎么做对孩子更好?

是我,做出了一个选择

每一个婚姻中的女人都需要一张自我关怀清单

听说,你想离婚?

“等我准备好了就离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