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立德融金集团
迈企网(www.maiqi-ld.com):并购、股权买卖、定增信息速配平台,规则整合、精准对接、协作共赢。迈企网微信公众号:maiqi-ld-com及maiqi-ld-com6。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立德融金集团

争议未了,整车巨头加入共享汽车厮杀阵营,谁会成为新的独角兽?

立德融金集团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3-16 11:2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

在共享单车满街跑之际,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共享汽车”开始新一轮的提速。

较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其实发展得更早,目前已从由 IT 企业推动的 Uber 、滴滴等共享专车平台时代,进入由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共享汽车时代。罗兰贝格在《 2018 年中国汽车共享出行市场分析预测报告》中指出, 2018 年,包括共享汽车在内的全球共享经济市场规模将达 5200 亿美元,其中,中国这方面的市场规模将达 2300 亿美元。

在共享汽车第一轮拓疆辟土的过程中,产生了 Uber 、滴滴、 Airbnb 等独角兽。当共享汽车进入新时代,谁会成为新的独角兽?哪类企业又将从独角兽争夺战中受益?

----------------------------


共享汽车第二波


“我们希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车平台。 2020 年,我们希望进入 200 个城市,投放 30 万辆电动汽车。”环球车享汽车租赁有限公司(简称“环球车享”)首席市场官黄春华向上证报记者描绘了这样一幅蓝图。“今年,环球车享将拓展至全国 50 个城市,运营车辆将达到 7 万辆。”

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电动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商的环球车享,在 2015 1 月正式对外推出时并不为资本所看好。彼时,资本追捧的是 Uber 、滴滴这类轻资产共享汽车平台,而环球车享走的是重资产(自购电动汽车等)的运营之路。


但是,随着 2016 5 月环球车享整合了上汽车享网旗下 e 享天开、上海国际汽车城旗下 EVCARD 两大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品牌,引入上海汽车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等实力股东,并于 10 月将注册资金从 2 亿元增加至 6 亿元后,环球车享踩准了共享汽车新一轮热潮的节拍。


目前,环球车享已进入全国 23 个城市,投入车辆 8400 余辆,月订单逾 28 万笔,注册会员人数达 45 万人。环球车享董事长荣文伟表示,进入 2017 年,分时租赁业务备受青睐,市场增速很快。今年前两个月订单数增长近三成,单日订单量最高已超过 1.7 万单。

多位共享汽车服务提供商表示,如今共享汽车的用车方式较第一轮有所变化,从过去的代驾共享出行,转为以电动汽车分时租赁为主的自驾模式。“这一波共享汽车热,与共享单车火爆、专车受政策限制后的空间释放相关。此外,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传统汽车运营牌照难求,但电动汽车获得牌照却相对容易。”海易出行 CEO 何鹏飞表示。

共享汽车最早出现在上世纪 40 年代的瑞典,当地人组织了一个“自驾车合作社”,当一个人用完车后,便将车钥匙交给下一个人。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分享理念在欧洲流行起来。上世纪 90 年代,共享汽车在欧洲受到欢迎。为了提高汽车的使用效率,不少消费者开始共享同一辆汽车。美国人发现了其中的商机, 1999 年全球第一家分时租赁公司 Zip-car 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诞生,并逐步向加拿大及欧洲各地发展。


2011 年,中国开始推行分时租赁汽车的共享汽车模式。进入 21 世纪以来,在实时定位、无钥匙开锁等技术推动下,共享汽车驶入快速发展期。

Analysys 易观分析看好新一轮共享汽车的发展前景,“以分时租赁运营商、分时租赁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 + 分时租赁运营’环节成为当前中国互联网出行分时租赁产业链的最大价值来源。”


谁能成为弄潮儿


Uber 、滴滴等比起来,新一轮共享汽车的掘金者略显低调和保守,以至于被资金投入相对较小的共享单车抢了风头,原因有二:其一,滴滴等对资本的虹吸效应、估值极高,但回报却遥遥无期,令资本市场变得冷静;其二,共享汽车正在经历质变,从烧钱模式进入技术、商业模式跨界创新的新阶段。

在众多投资机构眼中,新一轮共享汽车是高门槛的投资,对资金、技术及资源的要求极高。熊猫资本是较早投资摩拜单车的机构,其合伙人李论指出,普通创业者很难在共享汽车领域实现逆袭, VC 参与的机会也较小。


和共享单车一样,共享汽车要形成规模效应,离不开扩大车辆运营规模、铺设租还车网点,随之而来的将是巨额投资。“与自行车相比,汽车的系统工程复杂度高、周期也更长。如果通过股权融资方式获得资金,那么高昂的成本无法支撑整个商业模型。”

环球车享市场与品牌管理部主管吕喆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要在一个城市初具规模,前期投资成本不低于 7000 万元。首先是固定资产投资,初具运营规模至少需要购买 500 辆车,以每辆车均价 10 万元计算,成本约 5000 万元。其次,至少需要 150 个租还车网点,以每个网点有 3 5 个车位、每个车位月均停车费 1500 元计算,年支出相当于 810 万元至 1350 万元。此外,还需要支付运营成本、充电桩铺设成本等。”而且,共享汽车进入的城市越多,所需要支付的成本越高,投资回报也越难。

那么,什么样的企业和机构才能成为新一轮共享汽车的弄潮儿呢?李论认为,有三类企业和机构的成功概率较大:拥有大量低成本资金的上市公司、保险等金融机构;政府 PPP 投资项目,因为其掌握了足够多的政府资源,有助于解决共享汽车牌照、路权、停车等问题;拥有大规模、低成本造车能力的整车厂。

新一轮共享汽车的盈亏平衡点取决于其运营规模、运营效率。环球车享 CEO 曹光宇表示,如果环球车享在上海地区的车辆运营数达到 8000 辆至 10000 辆,有望实现盈亏平衡。而据记者多方采访了解,如果单车日均租用时间达到 4 小时,环球车享就能实现盈利。


海外整车企业“参战”


事实上,整车企业已经强势进入并加速推进共享汽车的发展,其中包括部分海外的整车龙头企业,尤以戴姆勒 - 奔驰集团行动最为激进。

记者采访了解到,戴姆勒 - 奔驰集团在中国市场有“即行 Car2go ”项目和“ Car2Share 随心开”两大共享(汽车)出行项目。 其中,即行 Car2go 是戴姆勒集团旗下自由流动式汽车共享服务品牌,全球注册会员已超过 200 万人,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分时租赁汽车市场的海外品牌之一,于 2016 4 月在重庆正式运营,在重庆当地已有超过 13 万注册用户、累计用车超过 22 万次,总共投放超过 600 Smart fortwo Car2Share 随心开是戴姆勒专为中国打造的站点式汽车共享项目,精准服务于都市尤其是在密集商圈工作的上班族。即行 Car2go Car2Share 随心开的业务模式差异极大。即行 Car2go 和摩拜单车等的模式相近,即“自由流动式”汽车共享租赁服务模式,没有固定的取车及还车网点,可任意停放在公共区域,注册会员通过 APP 寻找到车源后随开随走。


Car2Share 类似于政府开发的公共单车模式,只能在特定网点内取车及还车。据悉,戴姆勒 - 奔驰集团正计划在中国将两大项目整合,集中发力共享汽车市场。届时,戴姆勒 - 奔驰集团将成为中国共享出行领域的第一大海外车企。

有别于戴姆勒 - 奔驰集团,通用汽车通过自建公司及参股方式进入共享汽车市场,其车型包括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上,通用汽车成立了汽车搭乘共享服务公司 Maven ,并将相关业务整合在 Maven 旗下,目前其服务范围已经拓展到美国、加拿大和巴西的 17 个城市,拥有近 25000 名用户。据了解,在中国市场上,通用汽车则投资了中国共享出行车企———易微行。易微行成立于 2014 11 月,其产品 Feezu (“微租车”)是采用云平台提供汽车租赁和汽车共享服务的。尽管通用汽车未透露具体投资金额,但通用汽车城市交通项目副总裁 Julia Steyn 明确给出了在中国投资的理由:“每个市场的汽车共享服务都有自身的特点。易微行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将帮助我们探索出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更高效、定制化移动出行服务。”

---------------------------------------------


感谢关注,上海证券报为你每日发送最权威最具深度的财经新闻,欢迎订阅!(微信号:上海证券报)。如你喜欢,请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朋友。你也可以扫描下面二维码加入我们。浏览更多财经资讯可登陆: http://www.cnstock.com/


本微信号内容均来自于上海证券报原创报道或版面文章,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


获取文章授权,请点击“阅读原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