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我要WhatYouNeed
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我要WhatYouNeed

我一直比较克制,还以为自己是对的。

我要WhatYouNeed  · 公众号  · 娱乐  · 2017-05-18 23: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一个年轻人的聚集地

话题


Hello,好久不见,我是汤姆。


最近我在搬家,直到今天才终于安定下来。这个房子我特别喜欢,风景很好,阳光很充足。


今晚,我想分享最近的一些想法。



很久之前,我和一个新认识的漂亮女生吃过一顿饭。


尬聊中,她问我,“所以,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一件事情,在别人看来甚至有点放纵的那种?”


我又努力地长大嘴巴想回答,“额”了很久后,竟发现答案是,没有。


最后她笑我,“不应该问你的,你就长着一张‘克制脸’,生活估计没太多意思。”



是的,我也觉得自己很没意思。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从小就被教育:不要冒险,不要激进,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考虑后果。


活了这么久,我一直在努力在保持“克制”和“理性”,也养成了,在任何刺激新鲜的事情面前,警告自己“不要过分执着于身外之物,那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习惯。


长久以来的我,总觉得什么都是可有可无的,什么都可以凑合着来,永远“看似”理智,永远“装作”克制。



1


女友 Carine 喜欢旅行。她会专门为了一趟旅程而存钱,然后在那趟旅程里,住最好的酒店,用最舒服的出行方式,把所有的钱都一点不剩地花光。


而我却“看似理智”地认为,旅行不是生活的全部,只不过是到别人待腻的地方瞧瞧而已。这件事花钱,费时又费事,并非生活之中的必需品。 不能因为旅程而把平时的日子过得太糟。


于是,我每次旅行都会选择“凑合”,省内游就可以, 吃差点、住差点、坐公交,都没问题。


我必须保持理智,给自己留后路,不能把钱一次性花光。



2


实习公司的前同事 Eva 也有个和旅行异曲同工的癖好,那就是斥巨资去片场见爱豆。


她在公司时,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到各种粉丝群贴吧微博上,寻找爱豆接下来的行程。下班逛街时,也会带有目的地去为爱豆挑选礼物。


我无法想象她在个人时间里,会专门划出如此大的比例,用在了一个遥不可及的明星上。


有一次,她花光了最近的积蓄,瞒着家人飞去韩国见了爱豆,她送给爱豆的衣服在她回国后得到了认证。 她兴高采烈地和我们述说这一年来她为爱豆的付出,看得出她的内心是无比幸福和充实的。


我翻了个白眼,依旧是无法理解,有必要这么狂热吗,回来之后,爱豆会记得她吗?



3


大学时,我有个室友阿骏,会为了一对签名球鞋绞尽脑汁:学习炒股的技巧,外出兼职,捧把吉他到地铁口卖唱,然后把辛苦两三个月攒来的钱,全部用来买一对绝版的二手乔丹签名鞋。


然而,他认真拍好细节、“压马路”和上脚的照片发了微博后,就用薄纸将鞋子仔细包好,认真地放进衣柜的最底下了。


我一头雾水,鞋子不是买来穿的吗?质量好就够了,名不名牌,签没签名对日常的生活并不会有影响啊。


凑合就好了啊,为何要花成千上万来买一双“摆设”呢?



4


我们的小正太作者 Jame 是个吃货,“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大众点评的金牌会员。


几乎全国各地的经典菜式和餐厅,都有他认真的评论。他也是我众多朋友之中为数不多的,会为了一道菜而去一个地方旅游的奇人。


有次,他领了一笔数额颇丰的稿费。第二天一起聚餐,众人怂恿他买单请客时,他却告诉我们,钱全部花在了前一晚的一家米其林餐厅里。


我又皱起了眉头,无法理解。为了一顿饭,花掉能解决一周伙食的钱,值得吗?一顿美食,诱惑力有这么大吗?



5


主编 Blake 也有一个让我无法理解的嗜好,那就是想尽办法入手最新的电子产品。


在我 2012 年大学入学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已经收集了好些苹果的设备。


他曾经无比自豪地跟我讲过他的如意算盘:“如果我把我的每台设备都保养得很好,那么每当苹果出一款最新的产品时,我就能将旧的用尽量高的价格转手出去。那么我几乎只需要花一两千,就能获得新的手机了,也不至于有很多闲置的手机。”


于是,他每隔半年,就会乐此不疲地熬夜看发布会,然后以旧换新获得全新系列的苹果产品。


我没有空看他折腾,只是当他拿到新品时凑过去摸两下,脑海里依旧是完全的不理解:手机电脑平板什么的,能用就好,何必要紧追新品?


这样“瞎折腾”,浪费太多时间和金钱。



6


我们的电台主播田心,是个“夜蒲小王子”。只要进了酒吧和夜店,他就完全是另外一个人,自由奔放热情熟练。


每次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时,隔三差五,就会刷到他半夜三更发出的五光十色音乐嘈杂的朋友圈小视频。


我会隔着屏幕冷笑,天天熬夜泡吧,有意思么,抽烟伤肺,喝酒伤肝。


痛快了一时,又有何用?



结果到了最后呢?


Carine 不知不觉就活成了一本游记,Eva 见了许多次爱豆后,被爱豆记住了名字,阿骏的鞋柜里,不知不觉就摆了好几双绝版球鞋,Jame 吃遍了各地的菜式后,讲起美食头头是道。


Blake 始终用着令人羡慕的最新款全系列电子产品,田心喝遍几大夜店后积累了雄厚的漂亮妹子人脉。


而我呢?


在我觉得任何事情都是多余的、没有必要的、没有意义的、无聊的、对生活没有实质性影响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自己在所谓的克制和理性中,已经徘徊了一年又一年。


最后,依然用着还算凑合的手机,吃着还算凑合的饭菜,住着还算凑合的房子,穿着还算凑合的鞋子,没有喜欢的明星,没有想追的电视剧,没有出过远门。


我最近做过的“最疯狂”的事情,就是周末和朋友去了趟网吧打了几场《守望先锋》,3 块钱一个钟,我还嫌玩太晚太疯狂,怕影响明天工作。


结果我早早告辞回家,还是躺在床上玩手机,一不小心玩到 2 点,第二天上班依旧黑眼圈。


我一直觉得,别人在浪费时间和生命,总是去做那些对生活没有实质改变的、让我无法理解的事情,可到头来,真正浪费时间的那个人,似乎是我自己。


突然间我很羡慕那些,有着一份属于自己的热爱,甚至甘愿为此放纵的那群人。


与此同时,我也无比讨厌一直克制和保持理性的自己,觉得自己活得很没意思。


这种所谓的“理智”,或许才是最大的“愚蠢”。


有时候,人就应该“疯”一点。



分享了这些人的生活,其实我想说的是:


克制了那么久,我决定要活得疯一点。


从今年开始,我也尝试着改变,去不同的国家旅行,咬着牙挣钱买一些自己一直想买却克制着不买的东西,放弃了住得还凑合的房子,搬到了好看的地方。


那些头脑发热想去做的事,我决定都去一件件地尝试。


在试了好一些事之后,我也突然发现,不那么克制地省着,把手头紧拽着的那点儿工资花出去,原来可以活得这么舒心。


虽然暂时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热爱,且不计代价也会去做的事情,但也算是一个好的开始吧。



今日作者

更多该作者原创作品,请搜索 :

oldtom_story 拓宇大公司

作者微博: @毒舌OldTom



编辑 / 菜籽酱

音乐 / Nuit Silencieuse

配图 / 《黑客军团》



关注我们,放松不放纵。

不知道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某一刻,有些反感活得克制的自己。也欢迎你在评论区和我聊聊天哦,我会在酒吧回复你们的评论的。晚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社会学吧  ·  如何培养社会学的想象力?
7 年前
回响电影  ·  这是一部丧片吗?小伙伴说不是。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