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提笔了,看过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蒋的“你一生的故事”,触发了灵感。写作灵感的触发是一种很奇怪的事,不大好捉摸,比如这次,我就说不准究竟是文中哪点触发了我。
也许首先是因为:特德的这篇故事是典型的哲理科幻,与我的写作路子相近,所以我对其写作脉络很熟悉,有天然的亲近感。作者首先是对一种自然机理有了感悟,然后才开始搭建故事构架(我也历来如此)。特德在篇后记中说得很明白:“我对物理学中的变分原理的喜爱催生了这个故事。” 文中提到光的折射原理:光线从A点经空气达界面B点,在水中发生折射到达C点,这是遵循因果关系而完成的事件;但其折射曲线必定是从A到C所有可能路线中耗时最少的路径,这又悄然转向目的论了,就像上帝在命令光线:令尔等以最短时间完成尔等使命,而为了作到这一点,光线必须从开始出发时就预知途中的一切!它所反映的自然深层机理确实有很大的震撼力。
故事情节:女主人公费尽心机破译了外星人的口头语言(称作七文A),随即又发现了与口头语言完全无关的书面语言(七文B),奇特的是,七文B是整体性的,书写一篇文章就是把单词拼装成一个复杂的大团块,而且书写者在写下第一笔时必须知道结尾。女主人公在学习七文B的过程中,也学会了外星人感知世界的方式,可以同时感知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构建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以至于读者把它当成星际语言学的小说来读,而忘了作者的本意。其实他在推进故事时,时时没有离开哲理内核的阐述,七文B的“预知未来”只是为了衬托光线的“预知未来”,是为了建立一个目的论占主导的物理世界。在这方面,他也恰恰犯了哲理科幻作者常有的毛病:故事情节过分服务于哲理阐述,因而故事的构建难免受到削弱,这一点我不想多说了。
这篇小说是复线结构,另一条故事线写了主人公女儿的一生。读者可能以为两条故事线缺乏关联。其实关联是有的,在于深层的哲理上的联系,可惜这种联系并不能完全令人信服。不妨理一下作者的思维脉络:
1、故事的哲理内核:物理学中的变分原理;
2、引出物理世界的因果论和目的论,而目的论也可表述为“光线预知未来”。当然不可能真的预知未来,但作为一种叙述角度是没有错的;
3、从物理世界的预知未来,转向人类社会中的预知未来;
4、预知未来又不能挽救女儿的生命,从而走向宿命论。
这四个步骤,前两个是天然正确的,是缘于变分原理本身的震撼力,所以作者的阐述非常厚重,耐得起咀嚼;但从中引出人类社会的“预知未来”,尤其是向宿命论的转化,则显然缺乏厚重的逻辑基础,不能仔细考究的。比如我就想不通,为什么已经能够预知未来的女主人公,明明知道女儿会在25岁那年死于国家公园的攀岩,偏偏就不能设法救她一命?这不是死抬杠,因为其中涉及的恰恰是那个结不开的解:预知未来就不可能有自由意志,有自由意志就不会有可预知的未来。作者硬要把互相拮抗的二者纳入同一个故事框架,由此生发的情节必然不能令人信服。
这也是哲理科幻作者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如果你所阐述的确实是客观规律,像本文中的变分原理,你就会左右逢源。但若阐述的哲理本身就存在悖误,你在组织情节时就会左右支绌。
作者非常聪明,他把耐得起咀嚼的东西作为明线,浓墨重彩;而把耐不起咀嚼的东西作为暗线,若隐若现,读者一般不会注意到其中逻辑上的薄弱。毕竟读者看小说是为了阅读上的愉悦,不是上逻辑课。姚海军先生在导读中说:“小说采取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交替推进的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科幻小说特有的奇异感,读者能感受到一种缘于宿命的忧伤,那忧伤融和着诗一般的意象,最终凝聚成女主人公的感叹――‘一瞥之下,过去与未来轰然并至,我的意识成为长达半个世纪的灰烬,时间未至已成灰。’”这番评论深得文章的精髓。
好,现在可以说说我的灵感从何而来了:
1、我看到了一篇很亲切的纯粹的哲理科幻,它所阐述的自然机理拨动了我的内心之弦;
2、作品弥漫着宿命的忧伤,但这种宿命观并不能耐得住咀嚼;
3、作品的技巧非常高明,足以弥补上述的不足。
所以,我想借鉴特德的高明手法,写一个“真正宿命”的故事,要比特德的故事更耐得起咀嚼――这点狂妄使我最后写成了这篇故事。我的小说也有两条故事线:
第一条写自然界中的宿命,我相信这一条完全耐得住咀嚼;
第二条写人世上的宿命,我想这一条基本耐得住咀嚼(时间旅行的悖论除外)。
当然,我知道这两句吹牛也就竖起了两个箭靶,我等着读者来攻打。
为了感谢特德的启迪,也明白指出我此篇小说的师承由来,我有意采用了和他只有一字之差的标题。
顺便说一句:特德·蒋是当代最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虽然只发表八篇作品,却让他捧回了雨果奖、星云奖、斯特金奖、坎贝尔奖在内的所有科幻大奖的奖杯。他的《巴比伦塔》非常出色,早已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科幻世界》那儿有他的结集,书名即“你一生的故事”。不过我可不是为杂志社作广告,透露一点吧,本集中一半以上的作品,中国读者可能不会热乎的。不过对我来说,本集中有“巴比伦塔”和“你一生的故事”,已足够我捧读了,前者我读了5遍,后者我读了8遍――够fan了吧。
——原文刊登于《科幻世界》 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