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影视工业网
影视工业网CineHello.com ,泛影视制作垂直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能带我一个吗?人家不收研究生学历的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抑郁并没有消失,只是转移了 ·  2 天前  
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  ·  这也太哑了!你怎么讲话会发射激光 ·  2 天前  
中国国家地理  ·  科考旅行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影视工业网

规律失灵的暑期档,对中国电影未来意味着什么

影视工业网  · 公众号  ·  · 2024-09-14 23:23

正文

文/魔音甜菜
“一夜回到十年前”是今年暑期档给市场的最直接反馈,其主要指向票房数据层面。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2024年暑期档票房116.4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06.3亿接近腰斩,略微高于2014年的112亿、低于2015年的124.77亿,因而,电影市场回到十年前的水准在业内流传着,更多带有悲哀和无奈之情。
图源:灯塔专业版
这种消极情绪与去年同期的乐观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彼时连续上映的多部电影成为爆款或黑马,让市场沉浸在一片大好的氛围之中,但今年的成绩单犹如当头一棒。
一定程度上,去年暑期档的火热和今年暑期档的冷清均非正常现象,一如《长安三万里》去年拿到18亿票房是借到了“中小学生古诗吟唱”的春风,《白蛇:浮生》多方预测最终4.5亿左右的票房,也跌到了近年来追光动画出品的下限。
有消费大环境的整体原因影响,也有一众备受瞩目的电影在暑期档连续失灵的要素,共同造成了2024年暑期档跌到十年前的境况。
票房数据是最终那个结果,这对后续电影市场的走向毫无疑问是巨大的,例如以往资方在投资陈思诚、徐峥以及乌尔善时都是挤破头往里进, 但当他们都不再灵验时资本就会更加谨慎起来 ,传导到中小影片时或许就会是“无米下锅”了。
徐峥 乌尔善 陈思诚 暑期档电影票房
然而,仅仅从类型元素来看,这届暑期档无疑是最为丰富的一年,《解密》《负负得正》《从21世纪安全撤离》《异人之下》等影片都在各自的主类型上都做了创新,但最终票房也不尽如人意, 创作者的心态一定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警钟从这届暑期档已然敲响。在力攻“市场回暖”之后,中国电影的严峻挑战将会更为沉重。

01



规律的失灵



《抓娃娃》《默杀》和引进片《异形:夺命舰》分列今年暑期档票房前三,票房数据分别为32.5亿、13.5亿和6.42亿,剩余影片则无一票房过5亿。
其中,《异人之下》《解密》《逆行人生》《从21世纪安全撤离》《负负得正》《刺猬》等多部名导、流量演员参与的类型化电影,其票房的一一不如人意,直接拉低了暑期档的票房大盘。
从单个影片而言,这届暑期档最令人意外的当属《异人之下》《解密》和《逆行人生》这三部影片,它们都是华语中流砥柱电影导演乌尔善、陈思诚和徐峥执导的影片。
《异人之下》剧照
《异人之下》《解密》虽然在类型创新方面值得业内认可,但二者最终的失败来源于大众对这两部影片的“陌生”感,而《逆行人生》则与市场主流情绪违和而造成。
《异人之下》的陌生在于大银幕上极少出现飞天遁地式样的漫改电影,乌尔善创造的这个异人世界没有受到主流观众的认可,所谓很难进入到这个故事世界观架构中去与主人公形成情感共鸣;《解密》的陌生或许在于,当主流观众抱着看《风声》谍战影片的期待时,却发现这部影片有传记片有历史书写,却唯独没有紧张的谍战戏份,以及更多模照好莱坞大片的影像、音乐放在一起有违和之感。
徐峥的《逆行人生》在预告片发布时就掀起了舆论狂踩的浪潮,当正片上映时这种类似“富人演穷人”的讨论还没有散去。一种观点认为,当经济环境上行时《逆行人生》会以现实主义影片取得不错的票房,但在部分职场人真正受到影响之时,影片塑造的情绪同刘欢那首“大不了从头再来”歌词一般,但大家已经不想再去影院继续沉浸在苦难之中了。
《逆行人生》剧照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三部影片均取得了1-4亿区间内票房,但相比电影的投入成本以及市场期待均有较大的差距,可谓票房大溃败。如果说《异人之下》《解密》和《逆行人生》远低于市场预期,那么《负负得正》和《从21世纪安全撤离》则是在类型创新和美学表达上,虽然口碑表现尚可,但没有突破圈层,也没有爆点产生。
除了被市场认为的年轻观众接受度较高的导演与明星,绝大多数没能如愿暑期档的票房佳绩之外,那么, 这届暑期档的另一个失灵,源于大众情绪抓取点的判断失误。
今年暑期档黑马当属《默杀》《异形:夺命舰》,以及票房表现出乎意料的《重生》, 而它们三部的共同优势皆是“尺度爽点”,过往业内认可的惯用情绪规律纷纷折戟。
《默杀》剧照
相比去年《消失的她》《孤注一掷》《八角笼中》一连三部影片都是靠现实主义话题引爆大众情绪浪潮,今年暑期档里,无论是《逆行人生》以中年人困境为出发点对现实话题的再挖掘、《刺猬》在人性与家庭关系探索之上大胆触碰社会现实,还是《姥姥的外孙》这类高口碑亲情哭片,都没能如愿掀起大众情绪风暴。
也许,在这个到处充斥着压抑的当下社会,观影体验直接带来的刺激与爽才是王道,属于极致喜剧片、犯罪片和恐怖片的票房胜利,也正在印证这一点。

02



不是年轻观众,

是所有观众在远离电影院



如何吸引年轻人进入到影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从今年暑期档的数据维度来看,这个问题仍然继续是一个问题,且如上述所说,00后们偏爱的主创们都在新作上发挥不佳时,如何吸引他们的解法进一步模糊。
当然更大的问题在于观影总人次的急剧下滑 ,据灯塔数据统计,2023年总暑期档总观影人次位5.02亿,而2024年这一数据为2.85亿人次,与总票房类似,观影人次也实现了腰斩。
另一个数据对比是,2015年暑期档总观影人次为3.65亿,今年这一数据低于十年前数值。在整体营业影院数、日均放映场次均上涨的前提下,2024年暑期档场均人次再次探底。

灯塔研究院《 2024年暑期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

也就是说,2024年暑期档的票房成绩背后,是总观影人次和场均人次的双重下跌。
具体到年轻观影群体数据方面,20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提升1.2个百分点、20-24岁占比已经停止下降,2019年至2024年占比依次为28.2、29.3、26.0、21.5、17.2、17.2,而占比最多的25-29岁观影群体,依然维持在26%左右。
灯塔数据统计中提及, 今年暑期档是20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首次提升的一个年份 ,主要得益于“青年演员主演作品、日本青少动画电影,包括热门IP改编《云边有个小卖部》等成功吸引年轻观众走进电影院”。
毕竟在这届暑期档里,动画类型电影的比例进一步提升,无论是国产,还是引进,甚至是重映经典,暑期档都在积极布局。
除此之外,好几部作品都指向年轻受众群体,《负负得正》《异人之下》《从21世纪安全撤离》,这些影片在美学风格、类型元素上都有着创新,“异人”以及“21世纪”都有着漫画风格画面,而《负负得正》则添加了科幻元素,但从整体而言,这些影片都未能《云边有个小卖部》的成绩,清新的“小卖部”有着非常明确的年轻目标受众。
《云边有个小卖部》剧照
事实上,市场在比较2023年和2024年暑期档天翻地覆的差别之时,一个绕不开的要素即“抖音电影”,可以视之为去年情绪观影的一大胜利, 而这在2024年荡然无存,直接理解为这届暑期档在短视频情绪营销层面,没能做出应有的成绩。
据灯塔数据显示,2023-2024年暑期档电影抖音播放量,2023年大盘为日均播放量11.6亿,7月29日峰值26.5亿,2024年大盘日均播放量5.6亿,7月26日峰值11.2亿。二者呈倍数的差别正好对应于整体大盘票房数据的差异。
或许巴黎奥运热点的稀释可以当作一个借口,但更多的是电影创作与宣发对于大众情绪预判性方向的失准。
另一个行业事实是,抖音旗下的抖音文化参与联合出品了多部2023年电影,其中暑期档参与影片包括《孤注一掷》《消失的她》,但抖音未曾参与出品一部2024年上映电影,或许与抖音的整体策略有关,流量要倾向于电影以外的其他领域。但这个最有效果的宣发平台策略的调整无疑给行业带来了一些新困难。

03



要降本增效,

也要极致“尺度”



事已至此,当2024年暑期档正式落幕时,一些可以预见的行业内反应是一定会到来的,例如,电影行业资金链条的紧张,不好的票房表现,会让资本更加保守,也会令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和野心趋向于保守。
换另一个思路来看,电影行业的问题或许不止存在于电影行业,而是可以与其他行业作对照。比如前几日热议的北京餐饮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