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浩律师事务所
传播法治理念、解读政策法规、研讨律师实务、分析典型案例、评析法律热点、透视财经信息、发布国浩动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浩律师事务所

法治如何保障特殊群体权益?国浩律师在全国两会献策!

国浩律师事务所  · 公众号  ·  · 2025-03-06 18:36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国浩执行合伙人 冯帆 李世亮 ,与全国政协委员、国浩首席合伙人 吕红兵 不约而同聚焦特殊群体,围绕信托制度、监护体系、社区助餐服务等积极建言献策,致力于为特殊群体撑起一片权益保护的蓝天,并助力银发经济发展。此刻,让我们跟随 《四川法治报》《江西晨报网》 一同看看他们的精彩建言吧!

冯帆建言:革新信托制度

一直以来,冯帆都很关注银发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生活保障需求。为了深入了解他们的切实需要,冯帆组织成立了课题组,深入特殊家庭走访交流,广泛发放调查问卷、科学分析数据,开展了全面且细致的调研工作。“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我对特殊需要信托制度有了更多思考,并形成了相关建言。期望通过推动信托制度的完善发展,让特殊群体充分共享改革成果的同时,也能够减轻政府的负担,最终助力社会公平与和谐发展迈向新高度。”冯帆在 《江西晨报网》 采访中表示。

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特殊需要信托对保障特殊群体权益意义重大,其安排灵活且个性化,能确保资产精准服务特殊需要者长期生活规划和发展需求。然而,我国《信托法》自2001年实施以来,虽筑牢了信托行业的发展根基,但随着经济发展,面对服务银发老年群体与各类障碍者等特殊需要人群时,制度不足愈发凸显、亟待完善。为此,冯帆建议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


为推动信托制度完善,让特殊群体充分共享改革成果的同时,减轻政府负担、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冯帆建议 将《信托法》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修订规划 。“要细化特殊需要信托的相关规定,明确信托财产的范围、管理、使用和处分规则,以及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对信托财产登记、税收、监督等关键环节制定具体的法律规范,确保特殊需要信托的设立、运营和终止有法可依。”冯帆表示。

完善不动产信托与特殊需要信托制度

冯帆还发现,随着银发经济崛起和特殊需要群体对信托服务需求增加,对信托资金种类尤其是房产信托的需求凸显。然而,现行《信托法》在不动产信托方面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冯帆提出 应完善不动产信托与特殊需要信托制度 ,以促进信托业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银发经济和特殊需要群体。她建议:金融部门应拓宽信托登记范围至民事信托领域;自然资源部门要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加强与金融部门协作,明确登记要求,探索非交易性过户快速通道;税务部门需明确不动产信托全流程税收政策;民政部门应提高特殊需要信托受托人资格标准,加强监管并优化政府角色。

吕红兵提议:完善监护体系

保障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特殊群体合法权益,是国家文明进步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我国《民法典》虽已规定了指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制度,且近亲属通常被视为适宜的监护人,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常因工作与生活压力,难以良好履行监护职责。而民政部门、居委会及村委会作为兜底或补充性监护人,也不应成为常态。


吕红兵敏锐地察觉到这一问题,建议完善指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制度,发展专业监护组织,切实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他认为, 支持、鼓励社会公益组织通过指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制度担任监护人,应成为一种有益的、有效的选择。 《民法典》的相关条款已为“组织”担任监护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预留了很大空间。


为完善指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制度,发展专业监护组织,切实维护特殊群体合法权益, 吕红兵提出可采取以下举措 一是 大力发展以监护为主责主业的公益组织,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界定其为社会服务机构并取得捐助法人资格; 二是 畅通对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的“申请认定”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程序; 三是 依法制定格式化的监护协议文本,明确规定被监护人权益,严格规范监护人职责权限; 四是 对基于指定监护和意定监护制度担任监护人的公益组织,由民政部门建立登记制度加强日常监管; 五是 若监护人存在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等法定情形,相关组织有权申请撤销其资格; 六是 发挥公证机构功能,完善“公证 + 提存”制度; 七是 鼓励信托公司制度创新,借助信托合同维护被监护人财产及人身权益。

李世亮献策:推进助餐服务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着每个家庭,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李世亮在接受 《四川法治报》 采访时介绍道,他深刻认识到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多次到山东、河南和四川多地走访调研,分别就调动老年人再就业激情、开展知识培训提高老年人技能,完善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保费征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保障“银发上班族”的合法劳动权益,推动探索构建多元化的“银发经济”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为推动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助力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李世亮提出,应构建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多元资金体系,创新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运营模式,强化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资源整合,并开展社区老年助餐服务数字化赋能。


此外,他还建议由民政部牵头,联合相关部门制定整体规划、标准及实施意见,并将相关工作指标纳入地方政府养老服务考核体系,加强监督考核,助力社区老年助餐服务从依赖补贴向可持续运营转变,让广大老年人享受优质、便捷、可持续的助餐服务,提升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征途上,国浩律师以法为翼,全力护航,其两会建言如熠熠星光,照亮前路。未来,国浩律师将继续用法律智慧,助力特殊群体拥抱更有尊严、更有希望的未来。


两会动态持续更新中,更多“ 国浩律师在两会 ”报道,敬请关注!

媒体报道

  • 《四川法治报》全国人大代表李世亮:做好“连心桥” 当好“工程师”

https://dzb.scfzbs.com/shtml/scfzb/20250305/136873.shtml

  • 《江西晨报网》冯帆:从法治视角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https://jxcbw.cn/newsContent?newsid=1896366190108971009

相关阅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