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国际循环
《国际循环》于2004年创刊,由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担任总编辑,以“同步传真国际循环进展”为办刊宗旨,以循证医学理念为指导思想,采用全媒体组合报道模式,致力于为国内广大心脑血管临床、教研人员搭建一座与国际接轨的桥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国际循环

罗建方、罗淞元团队:秋水仙碱通过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稳态抑制腹主动脉瘤的形成丨ACC.24中国之声

国际循环  · 公众号  ·  · 2024-04-17 17:01

正文



编者按


2024年4月6~9日(北京时间),第73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4)在美国亚特兰大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在“突出原创性研究:血管医学和年度回顾(Highlighted Original Research: Vascular Medicine and the Year in Review)”专题中, 广东省人民医院罗建方教授 团队以“Colchicine Blocks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Development by Maintaining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Homeostasis”为题,口头报告了最新研究结果。




研究背景



腹主动脉瘤(AAA)是导致成人主动脉破裂猝死的原因之一 [1] 。目前,开放性手术修复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仍是AAA的主要治疗方法 [2] 。迄今为止,没有有效的非手术药物可用于预防或减缓AAA进展和破裂。因此,迫切需要探索AAA潜在的机制和开发AAA潜在的新疗法。

AAA的主要病理特征包括收缩型血管平滑肌细胞(SMCs)的丧失、主动脉壁细胞外基质(ECM)的降解以及免疫细胞的浸润和激活。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抑制或逆转血管SMC表型转换,有望限制或阻止AAA发展,具有开发AAA治疗靶点的潜在可行性。

秋水仙碱已成为一种针对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潜在有效口服疗法。已于2023年6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已确诊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成年患者。然而,秋水仙碱是否会减缓AAA的进展仍存在争议。



研究方法及结果



研究证明,分别在CaPO 4 和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实验性AAA小鼠模型过程中,每日灌胃低剂量秋水仙碱可阻断AAA的形成,并阻止SMC表型转换和凋亡以及血管炎症。

在机制上,秋水仙碱通过抑制METTL14/ ythdc1介导的m6A修饰,导致小鼠AAA病变血管中平滑肌细胞和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中硬化蛋白(SOST)表达增加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失活,从而提高了整体mRNA的稳定性(图 1)。

此外,与未发生AAA的正常血管对比,人和小鼠的AAA病变血管均表现出m6A甲基化增加,SOST表达减少以及去分化的合成型平滑细细胞数量增多。

图1. 秋水仙碱抑制AAA发生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论及意义



该研究证明,低剂量秋水仙碱通过调控METTL14/SOST/WNT/β-catenin轴抑制血管SMC表型转换,从而抑制小鼠AAA的发生。同时,该研究显示秋水仙碱具有抑制血管炎症的有效活性。鉴于AAA仍缺乏非侵入性药物治疗的现状,尝试新颖、安全、广泛的抗炎方案(如秋水仙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上述研究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和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联合参与。此外,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牵头开展的随机、双盲、多中心临床研究[低剂量秋水仙碱抑制腹主动脉瘤生长试验(COIN,NCT05361772)]目前正在招募患者阶段,以进一步评估低剂量秋水仙碱在治疗小腹主动脉瘤(管径<55 mm)患者中的作用。

罗淞元



专家简介

罗建方 教授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上下滑动可查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血管病诊疗中心主任、广东省冠心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学术任职:

美国心脏病学院Fellow (FACC)、欧洲心脏病协会Fellow (FESC)、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学会Fellow (FSCAI)、首批Global Hybrid Algorithm Community国际认证Hybrid CTO带教专家、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冠心病介入治疗)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大血管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血管影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难治性高血压与周围动脉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管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周围血管介入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介入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结构性心脏病学组副组长等。

血管疾病多学科协作论坛(VMDT)执行主席、冠心病与周围血管介入沙龙(CPIS)执行主席、亚太CTO俱乐部广州峰会共同执行主席、亚洲心脏病学会年会秘书长等。


技术特长:

擅长复杂冠脉病变、主动脉疾病、瓣膜疾病、周围血管病等的介入治疗。在国内率先开展脑保护装置下颈动脉介入治疗、经桡动脉行肾动脉介入治疗、快速起搏与经皮穿刺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2016年4月完成华南地区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2019年2月成功实施全球首例经股动脉途径TAVR联合TEVAR一站式手术,团队整体TAVR手术量已超过500台,已经帮助全国100家中心开展TAVR手术。


科研成果:

获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编学术专著6部,发明专利4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数项,培养硕博士20余人,目前在研经费超过500万元。


罗淞元 主治医生

广东省人民医院


(上下滑动可查看)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医学促进会高血压与周围血管分会  委员
中国高血压联盟RDN治疗专业委员会  委员
广东省医学院高血压分会 秘书、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分会 高血压学组 秘书、委员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