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京报传媒研究
传媒圈里圈外,新闻台前幕后,这里大概是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给你不一样的视角,新闻从未如此有趣。关注我们~~~因为你除了帅,还有脑子。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新闻  ·  我国登月服、载人月球车名称确定! ·  昨天  
扬子晚报  ·  海底捞回应“招聘985/211学历外送员” ·  昨天  
江南晚报  ·  江阴这条古街,即将焕新亮相!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京报传媒研究

你不是脑子笨,你只是不学习

新京报传媒研究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6-06 10:01

正文



你有多久没好好读书了呢?


生活在变,年龄在涨,你的烦恼是不是也与日俱增呢?


杨绛先生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的太多。


也许你觉得,读书不能给你带来什么。但,读书确实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1


读书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句话绝不是空话。


马云 谈起对他人生影响很大的一件事时,记者们怎么也没想到,他说出了一本书的名字,那就是《人生》。


他说: “我第一次高考失败后做临时工,有一次出差到义乌火车站买了这本书,看了之后觉得人家特有出息,一次没考上大学再考,而我没考上就去踩三轮车了,所以我决定第二年再考。


直到第三年,我终于考上了。我特别感谢路遥,这本书告诉我,得考大学,尽管考大学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并不清楚。我只是觉得,人家那么努力,我也得努力一下。”


马云在拿起那本书的时候,一定也没想到吧,本来是当老师的他,如今却成了引领中国互联网电商的先行者。




互联网的时代,变化万千。 不学习,就被淘汰, 这是马云很清楚的一个道理。


所以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拥抱变化”,要求每个人在工作中,要有前瞻意识。


而前瞻意识的由来,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不断地学习,去读很多思想者总结出的道理。就像马云读了《人生》这本书,改变了他高考失败、只能蹬三轮的命运,带着他走出了迷茫,也让他学会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不经意之间,他的命运就被一本书给改变了。


2


不仅仅是马云,还有很多成功的人,其实都读了很多有用的书。他们在书中看别人努力的过程,从书里思考出成功必经的套路。他们的思想,永远走在平凡者的前面。


微软中国区的零售经理Herbert 曾经在微软年会上说了这么一段话:


“很忙,我很忙”似乎成为现代人的口头禅,也似乎成为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我特别感叹我们祖先的智慧,“忙”=“心” “亡”,如果心都死了,忙又有什么意义呢?”


作为微软高管,他的确很忙。忙于规划整个中国区的工作,忙于扩大事业版图,这种强度的工作,要是放在我们普通人的手上,恐怕早就忙得乱七八糟,业绩也是一塌糊涂。


而他,怎么就能连年为公司带来好业绩呢?


Herbert向所有员工推荐了一本很实用的书,书名叫《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他说:“以前也看了很多关于提高效率的书,林林总总的方法,听起来都很好,很有效,但一到实际就会变样或忘记。但这本《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就很不一样,7个方法很实用,可以很容易运用到实际中,帮我解决了很多问题。”


他的这番话,让我意识到, 成功的人,必然有其成功的道理。


3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的学习与进步。


作家冯唐 有个很大的书房,书房里的大书架上,堆满了好书,没一点儿多余的装饰。最难得的是,他家的书房里没有Wi-Fi。





新华社主编韩松 的书房,就在办公室的隔壁,桌上、柜子里全都是各种类别的资料书。他说:“我不会把这些书归类,但我需要哪本书的时候,一定能找到。因为它们就像我的老朋友。”




知名作家麦家 ,他的书房也是会客厅,他称自己的工作室兼书房为“麦家理想谷”,不止是自己读书写作用,也为年轻作家免费提供读书会客的场地。


他一边学习,一边接纳新鲜的血液,与不同的作家交流书中的精髓,这种状态也让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活力。




优秀的人,始终带着谦虚的态度学习,并且这种学习,是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的。


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平凡的人,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因为没有找到学习的方法。所有的学习方法,都藏在不同的书里。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今天,一修读书聘请了专业的讲书团队,挑选了20本曾影响马云、李开复、吴晓波等人的畅销书,带你一起学习那些令他们获益匪浅的好书。


这场读书之约,你会来吗?

👇👇👇

一修读书·自我提升训练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