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房产头条
房产新媒体大号五十强,报道新鲜、麻辣的房地产、家居家装行业动态新闻,覆盖一线主流房产、金融、家居行业人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房地产报  ·  广州官宣:市场热了 1个月卖房超2.3万套 ·  3 天前  
樱桃大房子  ·  房地产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 ·  4 天前  
院长聊房  ·  重庆的公寓到底能不能买? ·  5 天前  
院长聊房  ·  重庆的公寓到底能不能买? ·  5 天前  
房天下广州  ·  8.1亿!信达地产斩获番禺宅地!独家VR航拍!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房产头条

央媒紧急喊话!希望楼市大跌的人可以歇歇了!

房产头条  · 公众号  · 房地产  · 2017-07-04 22:10

正文

新朋友请 点上方蓝字“房产头条”免费关注

房产头条新闻、重大事件,每天为你报道

合作QQ:964312269


来源:财经韬略(tttmoney8)、经济日报(jjrbwx),转载仅为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导读

从100万到300万再到500万……2016年,在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房地产最为火热的一线城市里,购房者的心理价位不断以百万级的涨幅刷新,如今所谓的“千万豪宅”可能也不过是重点小学旁的一套老旧房产。在这一年的“楼疯”中,“买房如买菜”不再是笑谈,而是不少购房者的人生共鸣。



昨天出版的《经济日报》,在时评版头条位置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货币政策定当自有主张》的文章,对货币政策进行表态。



文章说:


在当前经济基本面平稳、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回稳向好、外汇储备连续数月回升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转向的必要,现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不会跟着美联储亦步亦趋。



文章还列举了两个重要理由,认为这是构成上述判断的重要支撑:



第一,我国资本账户却并未完全开放,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的影响并不显著;

 

第二,中美利差已经回到一个较为健康的水平,足以支撑人民币汇率。


近期,美国长端利率从2.6%下行至2.1%左右,中国长端利率则上行至3.65%左右,中美仍有150个基点左右的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当前并不需要担心由于利差缩小引发资金外流加剧、汇率大幅贬值等“虹吸效应”。



文章说,美联储6月份加息后,我国央行并没有同步加息印证了这一结论;至于金融去杠杆及货币市场短期收紧,也并非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

 

《经济日报》是重要央媒,也是级别最高的官方经济类媒体。此次在重要版面就重要的大政方针发表结论明确的文章,显然是有备而来,代表了官方的观点。

 

对于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坊间一直多有猜测。虽然央行有“不紧不松”的表态,但大家似乎心里仍然没有底,因为此前政策波动的幅度比较大。

 

2016年4月末,人民日报发表“权威人士谈经济”的文章后,货币政策第一次转向,意味着这一轮宽松见底。


随后,2016年黄金周的楼市大调控,意味着楼市政策的转向,货币政策进一步有所收紧。


再后来,特朗普的当选,让保汇率成为重要课题。再加上金融反腐、整顿,货币政策似乎越来越紧了,直到2017年5月广义货币M2同比涨幅首次回落到个位数。

 

但随着6月来临,为了防止出现钱荒,央行大手笔投放流动性。于是,市场中又开始出现一种新的判断:这一轮货币政策的收紧基本上见顶了。

 

此前,我在专栏里也多次讨论过人民币和美元“分手”的问题。我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元加息提速,好比一个睡了整个下午的人,精神焕发,希望中国这个感冒尚未痊愈的人,陪他深夜“游车河”。

 

人民币在陪美元升值一段时间之后,将无法持续。因为中美经济周期不同,中国只是希望避免中美爆发贸易战,而阶段性保了汇率。


未来,一旦找到中美解决贸易逆差的途径,或者达到了中国经济忍耐的极限,则分手是必然的。

 

美联储6月15日这次加息之后,中国央行就没有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显示出了分手的迹象。此次《经济日报》喊话,进一步向市场做了政策交底。

 

但人民币和美元的分手是“软分手”,如果美元继续加息,则人民币利率也还是有上行可能的,毕竟适当的利差还是需要维持。但肯定不会亦步亦趋,而且会在某种时间点再次显著调整汇率。我猜测,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二季度,都是可能的时间窗口。

 

反正不管怎么说,此次《经济日报》喊话,对于楼市、股市和实体经济都是利好。昨天,我们的团队曾分析了余额宝收益率的走势,认为明年余额宝收益率很难重返6%以上,因为中国经济承受不了,央行不会这样做。

 

余额宝收益率已经成为判断中国经济、楼市走向的重要的前瞻性指标,但余额宝收益率仍然是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子而已。

 

在中国经济转型尚未成功的时候,过度收紧货币政策是自寻烦恼,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

 

那么,在央行货币政策明确之后,楼市和股市会出现大幅反弹吗?这个恐怕也不会,因为现在货币政策是“不紧不松”,而且是不断动态调整。


比如最近几天,央行都在从市场里收回货币,今天又净回笼了700亿,这主要是把6月预防钱荒投放的多余资金收回来。

 

说白了,央行现在是中庸态度,两边防风险:货币过紧,可能让经济下滑,这个不行;货币过松,可能产生加杠杆和资产泡沫风险,这个也不行。所以央行就像一个面点师傅一样,水多了加点面,面多了兑点水。

 

今天这个利好的意义是,对未来不必悲观,希望股市、楼市大跌的人,可以歇歇了。希望股市、楼市大涨的,也别太开心,因为央行同样不允许。



中国货币政策定当自有主张



在当前经济基本面平稳、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回稳向好、外汇储备连续数月回升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转向的必要,现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不会跟着美联储亦步亦趋。


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审慎稳健,协调好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防风险等多目标之间的关系,既适度扩大总需求,又不能过度放水


美联储日前再次加息后,不少人认为,中国货币政策也会紧跟美联储步伐。还有报道将中国金融去杠杆、货币市场短期收紧归入货币政策转向之列,认为全球货币政策正在转向,中国也不例外。


在当前经济基本面平稳、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回稳向好、外汇储备连续数月回升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没有转向的必要,现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也不会跟着美联储亦步亦趋。


美联储6月份加息后,我国央行并没有同步加息应对的反应印证了这一点。


一方面,美联储加息在预期之中,我国资本账户却并未完全开放,美联储加息对我国的影响并不显著;另一方面,中美利差已经回到一个较为健康的水平。


近期,美国长端利率从2.6%下行至2.1%左右,中国长端利率则上行至3.65%左右,中美仍有150个基点左右的利差,处于历史高位。因此,当前并不需要担心由于利差缩小引发资金外流加剧、汇率大幅贬值等“虹吸效应”。


经过5月份下旬以来的大幅升值,人民币汇率也已回到一个相对平稳的区间,2014年6月份以来跟随美元被动升值积攒的贬值压力基本已经释放完毕。


加之,近期在中间价报价中引入逆周期调节因子后,人民币贬值预期明显减弱,双向波动态势更为凸显。从这一角度看,中国货币政策眼下并无转向的必要。


至于金融去杠杆及货币市场短期收紧,也并非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去年7月份以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多次强调防风险的重要性;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一行三会同时重拳出击,出台了一系列强化金融监管的措施,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监管政策出台后,不少金融机构为达到政策要求,急于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导致货币市场一时间流动性偏紧。


在观察到市场变化后,央行并未放任流动性状况继续恶化,而是及时出手,平抑流动性波动。尤其是在临近半年末流动性季节性紧张的时点,央行更是通过提前向市场预告6月份流动性安排,及时并大额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手段疏导市场紧张情绪。从目前来看,平稳度过半年末时点应当无虞。


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要求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增速超出市场预期。与此同时,投资增速加快、出口由负转正等,显示出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缓解,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较为困难,如果货币政策大幅收紧,会导致企业融资成本快速上升,加剧其盈利困难的局面。


在我国经济回暖基础尚不稳固、金融市场情绪较为敏感的当前,央行会更加谨慎地使用信号意义较强的货币政策工具,如提准、加息等,选择在稳健的总基调下,灵活运用各期限货币政策工具调节流动性。


正如央行有关负责人所说,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货币政策总体应保持审慎稳健,协调好稳增长、调结构、抑泡沫、防风险等多目标之间的关系,既适度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短期过快下行,又不能过度放水,防止因货币供给过多产生加杠杆和资产泡沫风险。


房产头条团队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房产头条

微信ID:jinrongtegong



【写作不易,记得转发】


房产头条

每天为你报道楼市、地产界的重大新闻


拇指长按下方图片

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