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饲料工业版图正经历深度重构。作为连续20多年领跑全国的饲料大省,山东年产饲料超4600万吨,成为占全国总量1/7的产业航母。在当前复杂且多变的经济形势下,齐鲁大地饲料产业暗流涌动,市场洗牌加剧,头部企业加速全产业链布局,中小厂商面临转型阵痛,技术创新与模式迭代正在重塑行业生态。
即日起,农财宝典新牧网推出“山东饲界大战”专题报道,以产业转型逻辑探析、企业生存样本解剖、从业人员命运追踪三维视角,解码山东饲业变革,从山东饲料行业风云变幻,读懂新经济形势下国内饲料行业新发展和新格局。
近年来,伴随
山东地区肉禽业稳步发展,生猪专业育肥模式渐趋成熟,山东
饲料工业
迅速发展,全省饲料年产量突破
4600万吨,占全国饲料总产量15%,居全国首位。
各大巨头饲企在
齐鲁大地争雄。
得山东者得天下。在山东饲界,被誉为农牧业“精神教父”的张唐之曾连续创办六和与亚太中慧两家百亿企业。2005年,新希望收购六和,随后一跃而成我国最大的饲料企业。海大集团近年在山东饲界疯狂扩张,2017年收购山东大信强势挺进齐鲁市场。
除了海大,当前多家饲料巨头加快布局山东市场,本土龙头玖瑞在山东潍坊建设新厂,邦基大力推广放养以支撑饲料业务发展;外来巨头企业同样虎视眈眈,近期双胞胎计划再次进军山东市场。
外来巨头与本土豪强短兵相接,山东饲界将如何洗牌?
山东是我国畜牧业大省。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主要畜禽肉蛋奶产量约1679.9万吨,同比下降约0.3%,其中肉类产量约928.3万吨,同比增长2.5%。全省生猪、牛羊出栏量均有所下调,家禽出栏量则迅速增长。
养殖端的变化使上游饲料工业发展减速,尤其是生猪产能的调整给山东猪料产业带来巨大压力。“空栏率很高,市场料基本降60%以上。”北方一家饲料企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描述去年上半年山东地区猪料企业的惨状,直指行业痛点,山东饲料市场正从增量转向存量竞争。
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饲料产量达4648万吨,同比下降1.4%。其中猪料下滑明显,同比下降14.1%;蛋禽料和肉禽料有所增长,同比增长1.7%和2.6%;反刍料、水产料因产量基数较小,变化相对平稳。
不过,作为产量第一的饲料大省,山东在饲料行业的地位依然不可小觑。观察不同动物类别饲料占比,山东饲料产量以肉禽料为重中之重,2024年肉禽料产量达3047万吨,占全省饲料总产量66%,稳居全国第一。猪料次之,年产量达966万吨,占全省饲料总产量21%。
2397家山东饲企构筑超级矩阵
潍坊和临沂组成“饲料硅谷”
在潍坊至临沂两大核心饲料产区,838家饲料相关企业组成“饲料硅谷”。在山东全省,2397家持证企业构成超级矩阵,让齐鲁大地成为全球罕见的饲料产业密集区。
“山东饲料厂家多,产业链比其他地区更全。”山东省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侯明权向记者介绍,山东养殖业饲料成本相对其他地区低,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主要因为山东地区饲料产业链较全面,产品丰富,且众多饲料企业围绕养殖场方圆50公里密集分布,运费较低。
此外,青岛、德州、烟台、滨州、聊城、济南6座城市的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企业数量均在130家以上,其中烟台和青岛为猪料布局重点地区,德州和聊城在蛋禽料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作为北方饲料业的核心战场,齐鲁大地上饲企争雄正在上演。山东不仅有新希望六和、亚太中慧、布恩、邦基、玖瑞、环山等本土企业,海大、力源、双胞胎等众多外来龙头饲企也在此布局。
海大集团旗下有海鼎体系和山东大信体系,年产量合计在500万吨左右。海鼎和山东大信背靠海大的集团优势,与亚太中慧、布恩等山东本土的龙头企业展开较量。力源集团在山东地区的饲料年销量约40万吨,未来或进一步开拓在山东的禽料市场。
当海大集团在山东地区疯狂扩张遇上亚太中慧、布恩农牧等企业本土优势,双胞胎放养业务二次北伐碰上邦基公司本土布局,这场齐鲁饲界暗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价格战和服务战双箭齐发。
地处兵家必争之地,山东饲料业的竞争格外激烈。伴随养殖业中小散户流失、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齐鲁饲料界硝烟仍在弥漫。“这两年在山东外销饲料业务挺难的,散户基本没有利润,不怎么养了,所以饲料的价格竞争比较猛。”山东地区一位原料贸易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