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众号文史天下
一直以来,
中国的校服在大家的印象中都是这样的~
丑就一个字,一年换一次。。。
▼
其实,中国校服也有它辉煌的一段过去
民国时期的校服,简直美到窒息!
纯净如百合的冷清秋,从上到下都透露着
旁人修炼不来的不食人间烟火
善良美丽的陆如萍,虽为千金小姐,
也不失少女的青涩气息
▼
说起民国,不知是看多了琼瑶阿姨的剧,
还是对那个时代有着太多未知,
似乎每个女孩都期盼着一个民国梦!
都想在那个战乱的年代,等一个
于硝烟和枪林弹雨中走来的谦谦君子。
▼
民国时期盛行的女生校服,
通常是上衣下裙,一双黑色牛筋底布鞋,
还有紧紧贴在双腿的白色长筒袜,
常被称为“五四装”。
穿上之后整个人看起来清爽温婉,
把小家碧玉的气质发挥的恰到好处。
▼
如果说,电视剧中诸多虚实,
那我们来看看一代才女林徽因,
切身的感受一下,民国女学生的风采。
▼
上衣偏中式,斜襟立领七分袖
下裙偏西式,高腰百褶与膝平
梳着低马尾,穿着小皮鞋
既有东方女子的温文尔雅
又有西方女子的青春时尚
北京培华女子中学 林徽因及同学
▼
腰身窄小的大襟衫,衣长不过臀,
袖短及肘或为喇叭形的露腕七分袖,
衣摆多为圆弧形,略有纹饰;
黑色长裙,裙长及踝,
后渐缩至小腿上部。
▼
袅袅婷婷的女子该有的
便是这样的知性与文艺
▼
在那个满是黑色的乱世,能看到一抹清新的
淡蓝,混着女子的坚韧和孤傲气质,
本身就是一道极为靓丽的风景。
▼
民国时期,东西文化交融冲撞,受西方文化
的影响,女性开始注重曲线美,原为满族服饰的
旗袍,因其制作时打得腰褶和胸褶
能够勾勒女性的身材曲线,
逐渐受到大学女生的喜爱,
在大学校园里流行开来。
1941年,大学女生日常着装和上课着装都以旗袍为主,
大学宿舍内还有可以熨烫衣服的熨衣间,方便女学生整理衣物
▼
在一些地方,旗袍只是女生的流行穿着,
并未被定性为校服。
后来,旗袍越来越风靡校园,
一些学校便把它视为校服,
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穿着旗袍围坐在餐桌的女大学生
、
穿着旗袍对打乒乓球
▼
旗袍校服不似达官贵人穿的高贵、精致,
以简单的剪裁、舒适的穿着为根本,
多采用棉麻布料缝制,色彩素雅,
彰显女学生的知性美。
冬季棉袍
夏季旗袍
▼
香港的英华女学校至今仍沿用旗袍校服。
▼
澳门培道中学女生的白色旗袍校服,沿用至今。
▼
民国时期的男生校服,多为改良版的中山装,
直直的翻领依偎在脖颈四周,利落、刚毅,
翻盖口袋分列两侧,成为民国学生的标配。
▼
男生校服以黑白两色为主,
黑色深沉挺拔,颇具男子气概
白色温润如玉,塑造谦谦君子
▼
民国,是一个乱世,
是儒雅少年经历一番血雨腥风,
最终成为慷慨激昂的铮铮铁骨的时代。
▼
羡慕民国的那一抹淡蓝,
虽不绚丽,可氤氲的文艺气息
总让人忍不住模仿。
一段乱世,从不想躲避,只想去经历。
▼
许是对那个年代向往太深,
便在最特别的毕业季,
追一把告别的文艺梦。
摘自网络,如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及时处理
【推荐】大号不便发布的内容,都在这个小号里,长按指纹关注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