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山海成长营举办了年度重要活动,十多位CEO齐聚贵州遵义,以史为鉴,感受苍山如海。围绕CEO最重要的「方向+选择」,探讨如何带领团队绝处逢生,走向胜利。
山海成长营创办人、新经济100人创始人兼CEO李志刚做了深度分享:
「方向」是创业的大方向,比如做农业、做教育。但是大方向定了之后,会遇到无数分叉口,也会面临无数次具体的决策,比如是做轻还是做重?是选择短期还是长期的路径?这些都是选择。方向是宏观的,选择则更为具体。
为什么说创业999死1生?因为创业者永远在做选择题,而每个阶段都只有一个正确选择。公司规模越大,表面看起来机会越多,但做选择的难度也更大。在过去的这半年,如果某一个关键选择失误或者错误,公司很可能就倒闭了。
一定时期内,创业的大方向是不能轻易改变的,否则团队和战术会变得混乱。而具体的选择,既要服从大方向,也要随时变化。
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大方向错误或者发展受限,已经是穷途末路,那何必要硬撞?这时就连大方向也要改。
创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改方向,这很正常。山海成长营也已经帮助多位工业、蓝领等领域的CEO找到了新方向。
2017年,有人问我为什么能在A轮发现、判断王兴和黄峥,我的回答就是趋势和人性。
什么叫趋势?趋势不以金钱和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是未来必然发生的客观规律,但是当下你看不见摸不着。
CEO需要判断创业方向是否符合未来的趋势,一旦判断失误,很可能全军覆没。而做出正确的方向选择的前提,也是精准把握趋势。
2016年1月8日,我就预测
99%的生鲜电商必死
,背后的逻辑就是趋势。只有当土地集中流转,农产品能够规模化、标准化、工业化生产之后,才是生鲜电商的创业时机。钱再多也没有时间多,如果时机、趋势未到,即使腰缠万贯也有烧光的那一天,最终一定会失败。
2018年9月8日,山海成长营开营第一天,我就告诉山海CEO,
任何创业只有将国家、社会、时代、技术与个人命运相结合,才能精准把握未来趋势
。当下创业面临生死关头,这句话更为重要。
创业者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使命。未来30年,是让14亿普通人过上共同富裕的美好生活。如果你认同并践行山海营训——
坚持正向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
公司能更好地实现长远发展。反之,如果你是为了一小撮人谋利益,那很可能被打压、甚至街头暴毙。
创业是要面向社会的,你要了解社会的构成、人们的行为习惯。
2017年,我和一位无人驾驶领域的天才创业者聊了3小时,聊完之后,我告诉他,
To C的无人驾驶在中国10年之内难以落地
。因为自动驾驶面临和行人的博弈,可能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但在相对封闭的农田、港口、矿区,自动驾驶有着广阔的商业前景。
同时,社会在发展,人口构成、意识形态随之变化,创业者要跟上前进的脚步。
以服装行业为例,早期物质匮乏,加之集体主义精神,70后、80后以穿一样的衣服为荣,服装厂老板没空接小生意,一笔大订单甚至就够吃上大半年。但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95后、00后追求个性化,过去的大批量生产模式也不再行得通。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到过,异类的形成,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作用。比如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生于1955年,而1975年PC时代到来,他们在个人最宝贵的年华,恰巧赶上了最好的时代。
中国也类似,一大批企业家生于1963年前后。他们赶上了恢复高考、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浪潮。这就是时代。
而在当下,创业的草莽时代已经结束,效率让位于公平,各行各业都要以人为本,这也和创业者的方向选择紧密相关。
过去200多年间,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三次大的技术变革: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信息革命。对于大部分创业公司来说,技术是基础设施,每家公司都要有,但要和公司的规模相匹配,要量力而行。
马斯克说创业就是咀嚼玻璃,凝视深渊。如果你的创业和个人基因不匹配,你也不是真心热爱它,那创业路上,痛苦一定比快乐多,你很难长期坚持下去。所以,判断趋势五要素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个人命运。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基因是喜欢调查、挖掘真相,同时,我关注普通人,也希望成就他人。比如经过我们的调整和帮助,今年上半年,有8位山海CEO实现盈利,70%的公司已经或即将上岸。山海的长期使命,也是希望通过助力CEO,去影响数以千万的员工和用户,让普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和我的基因是有关联的。
我们一直坚信,是人性决定商业结果。山海成长营链接的也不是公司,而是CEO。只要CEO还在,青山就在,未来仍有机会逆风翻盘、重新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创业也是一条长征路。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何能坚持到最后?创业者既要有乐观主义精神,更要有长期的使命。强者运强,创业者要找到属于你的更强、更高的势能,捕捉机会、改变命运,而山海营训「
坚持正向价值观,为国家、社会创造价值
」也是
「
势
」
的重要源头。
创业要和国家、社会同频共振,最顶层的战略目标要不动如山,但具体的战术要灵动似海。
在业务层面,创业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哪怕满地打滚、满地找牙,一定要灵活多变,拿到商业结果。过去市场行情好,即使是错误的创业方向,也可能出现虚假增长,但现在绝大多数公司活得很痛苦,就是因为它们没有给用户带来真实的价值。创业者甚至不需要关注对手,你只需要往下扎根、痴迷用户,永远围绕他们去创造价值。
在组织层面,要寻找山海营训和公司、行业的相通之处,并传递给团队。先统一团队的思想和使命,再不断带领团队打胜仗,攻下一个又一个娄山关,积小胜为大胜,让团队吃到肉。
活动期间,山海CEO们坦诚交流,回顾创业历程,展望未来宏图,以坚定的信念与昂扬的斗志砥砺前行。
-
宁文博
山海成长营第二期CEO 小诗科技创始人兼CEO
「我们创业者还是要乐观,把心放开,面对更大的挑战和困难。这次也收获了非常好的灵感,商业向善,这次创业一定是牢牢基于初心,站在劳动供给层,为蓝领群体创造正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