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生命的福音
提摩太•凯勒牧师“生命的福音”系列讲道。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练瑜伽  ·  饺子导演的妈妈,真是奇人啊 ·  2 天前  
掌上长春  ·  免费健身、游泳、打球!快抢 ·  2 天前  
练瑜伽  ·  比牛仔裤高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生命的福音

现代的问题vs古代的解决方案 12 —— 不公义问题2(341)

生命的福音  · 公众号  ·  · 2018-05-07 23:30

正文


亲爱的朋友、弟兄姊妹,我们延续上次信息的讲题,将会研读《诗篇》第 73 篇,这次和上次信息的教导,都取自同一篇诗篇。这是一篇颇长的诗篇。我们会再读一遍这篇诗篇,尤其是在这次的信息中,我们将会查考这篇诗篇的思想和教导。请听我读出经文:

1 神实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2 至于我,我的脚几乎失闪;

我的脚险些滑跌。

3 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

4 他们死的时候没有疼痛;

他们的力气却也壮实。

5 他们不像别人受苦,

也不像别人遭灾。

6 所以,骄傲如链子戴在他们的项上;

强暴像衣裳遮住他们的身体。

7 他们的眼睛因体胖而凸出;

他们所得的,过于心里所想的。

8 他们讥笑人,凭恶意说欺压人的话;

他们说话自高。

9 他们的口亵渎上天;

他们的舌毁谤全地。

10 所以神的民归到这里,

喝尽了满杯的苦水。

11 他们说:神怎能晓得?

至高者岂有知识呢?

12 看哪,这就是恶人;

他们既是常享安逸,财宝便加增。

13 我实在徒然洁净了我的心,

徒然洗手表明无辜。

14 因为,我终日遭灾难;

每早晨受惩治。

15 我若说,我要这样讲,

这就是以奸诈待你的众子。

16 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

眼看实系为难,

17 等我进了神的圣所,

思想他们的结局。

18 祢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

使他们掉在沉沦之中。

19 他们转眼之间成了何等的荒凉!

他们被惊恐灭尽了。

20 人睡醒了,怎样看梦;

主啊,祢醒了也必照样轻看他们的影像。

21 因而,我心里发酸,

肺腑被刺。

22 我这样愚昧无知,

在祢面前如畜类一般。

23 然而,我常与祢同在;

祢搀着我的右手。

24 祢要以祢的训言引导我,

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

25 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

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

26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

但神是我心里的力量,

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27 远离祢的,必要死亡;

凡离弃祢行邪淫的,祢都灭绝了。

28 但我亲近神是与我有益;

我以主耶和华为我的避难所,

好叫我述说祢一切的作为。

这是上帝的话语。

我们在这两次的信息中查考都来这篇诗篇,因为这篇诗篇所提出的论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这篇诗篇谈论了人对上帝发怒的情况。第 21~22 节说:“ 因而,我心里发酸, 肺腑被刺。我这样愚昧无知,在你面前如畜类一般。 ”在上次的信息中,我们谈了好几样事情。例如,我们说,很多声称不相信上帝的人,其实是向上帝发怒。他们说不相信上帝,但他们实际上是生气。他们的疑惑其实是伪装的愤怒。我们也说,许多基督徒声称自己在属灵上是枯干的、是灰心的,但他们实际上是向上帝发怒。我们说,这个问题不只是软弱的人或软弱的基督徒才会面对的。我的意思是,人们都会倾向于这样说,尤其是基督徒,他们说:“向上帝发怒?我向上帝发怒?不。敬虔的基督徒是不会向上帝发怒的。”我们说,这篇诗篇的教导表明你越是品行端正,越是敬虔,越是自律,你越是过着克己和满有怜悯的生活,你就越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感觉,因为当你看见人生不顺意的时候,你就越有可能感到不平等和不公义。你就越有可能去质疑:“为什么这些事情会在我身上发生呢?”

当你的人生不顺意时,你越是一个敬虔或自律的人,你就越有可能会陷入这种境况中。于是问题来了,“我们对此可以做什么呢?”我们必须仔细地去查考这一篇经文,因为当我们读到亚萨这个人的时候,我们能与他认同。亚萨过着极其敬虔的生活。他说:“我已经保持我的心纯正,也保持我的手洁净。”但他每天都感到困苦。每天早上,他都处于困境之中。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他的人生中确有一些事情出错了。亚萨说:“ 我的脚几乎失闪;我的脚险些滑跌。 ”他要说的是:“一直以来,我都是为上帝而活,但我要把这一切都抛开。我将会失去我的生活基础。我要把这一切抛开,并说:‘该死!我要为自己而活。我要为自己的名誉、财富,或快乐而活。为什么我还要继续为上帝而活,并为这些公义的标准而活呢?’”他要扔掉他的信仰。

然而,亚萨最终能说出你在第 1 节中所读到的话。尽管我们没有证据显示他的情况已经改变,而他的痛苦和他的困境仍然没有变,但他在第 1 节说:“ 神实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人! ”“ 实在 ”这个词意味着上帝永远都是美善的。所以,这里有一个人,是我们可以认同的。他保持自己的心纯正,也保持自己的手洁净。可是,各种各样行暴力、压逼人和辱骂人的人,都拥有美好的人生,但亚萨却生活潦倒。亚萨说:“我已经准备抛开一切。”我们可以认同他的境况。然后突然之间,我们看到即使亚萨的情况没有改变,他最终仍能够说:“上帝永远都是美善的。”你能做到吗?让我举一个我最近读到的例证。在 1851 年,有一个名叫艾伦·加德纳( Allen Gardiner )的英国传教士乘船往南美洲去,想在那里开辟一个宣教工场。可是,他乘搭的船在南美洲海岸的一些岛屿上撞毁。艾伦·加德纳死在了那里,但在他死前,他曾与海难的生还者一起生活了一段日子。最后,他们所有人都痛苦地因饥饿与干渴而死。对艾伦·加德纳来说,一切事情都不顺意。他永远都没能去到那个宣教工场。他离乡别井,客死异乡。他祷告说:“主啊,求祢救我。”但没有人来营救他,最后他死了。后来,有人发现了他的尸体。在他身旁有一本日记。艾伦·加德纳在日记里最后写下的,是《诗篇》第 34 10 节:“ 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 ”这是他在临死前在日记里写下的遗言。在那节经文下面,他还写道:“我深深感受到上帝的美善。”

你看见了吗?这一定是可能做到的。《诗篇》第 73 篇的诗人就是这样。看看这个人,纵使他过着正直的生活,但他样样事情都不顺意。人生似乎是不公平的。然而,到了最后,他却能够在他的痛苦和困境中说:“上帝永远都是美善的。”你可能会说:“好吧,那是圣经说的。那只是一些人所说的把戏,没有人做得到。”然而,你在这里找到证据,而且不只是这个人能做得到。许多人在人生的困境和不公平之中都能够说:“我深深感受到上帝的美善。”让我告诉你,你若能做得到,你就可以面对任何境况了。我要问你的问题是:你能做到吗?正如美国有“轮椅上的画家”之称的琼妮·厄尔克森( Joni Eareckson )所说的,你此刻是否正坐在轮椅上呢?她说,有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坐在轮椅上。琼妮·厄尔克森四肢瘫痪,需要坐在轮椅上。看看艾伦·加德纳。他在一个小岛遇上海难,在某种意义上,艾伦·加德纳正在说的是,有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岛屿遇上海难。当你坐在轮椅上或流落荒岛上时,在最紧要的关头,并且样样事情都似乎不顺意时,你还能不能说出“上帝永远都是美善的”呢?有可能做到吗?当然,这是有可能的。这里就可以看见了。

问题并不在于若在你身上发生这样的事,或是你若落入这种情况里,你是否可以做的到。如果你努力过着端正的生活,这样的事必定会在你身上发生的。你必定会感到困惑。你会说:“上帝啊,祢为何让样的事情发生呢?祢没有好好地管理我的人生,祢没有好好地掌管历史,祢没有适当地统管各种情况。”这样的事必定会发生。你会如何处理呢?答案就在这里。可惜,我只能概略地讲解这篇经文,因为经文相当长。亚萨走过了很多步。我至少要简略地谈及他走过的每一步,让你看见整幅图画。我希望我能深入地探讨每一个原则,因为每个原则都很深奥,但我希望你们看到所有的原则。这些原则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掌握了这些原则,如果你明白并应用了这些原则,你就能够引领自己渡过这些处境,真正走到另一端,并且说:“上帝是美善的。”亚萨是怎样做到呢?他怎样来到那个地方,可以这样说呢?那些步骤是什么呢?我将会最扼要地描述第一步,但把它指出来是重要的。

一、亚萨抓住了一个消极的想法

亚萨没有一个积极的想法,所以他抓住了一个消极的想法。在第 15~16 节中,他说:“ 我若说,我要这样讲,这就是以奸诈待祢的众子。我思索怎能明白这事,眼看实系为难。 ”这里有一个人正在说:“我的思想在兜来兜去地转圈。我仍是不明白。上帝为何如此不公平?”他说:“如果我真的冲口说出我心里的一切话,那么就会伤害很多人。我会引致很多人绊倒和受伤。”你知不知道亚萨在那一刻正在做什么?他说:“我正要滑跌。”如果你一直在平地上,将要滑下山边,阻止你滑下去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必须是小小的一步。事实上,如果你走出一大步,那么你必死无疑。有时候,如果你试图得到附着在地上的摩擦力,那第一步必须是非常微小,但它至少要给你一点点牵引力。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正往下滑,第一步就是这样。你只能这样做,但你必须得到一点点着地摩擦力。有时候,这第一步是制止你灵性下滑的东西,它阻止你不断下滑,或许有些朋友此刻正在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向上帝发怒,感到困惑。那么有时候,你抓住的第一样东西会是一个消极的想法。

亚萨要说的是:“我想到了那些孩子。”多年来,我跟许多人谈过,他们说:“我准备抛开一切。我准备了结生命。我准备一走了之。我准备扔掉信仰,但我想到了我的孩子。”这就是亚萨正在谈论的。我不认为他所说的,真是他的孩子,但他正在谈到那些“将会观看我做什么”的人。换句话说,亚萨的第一步是一个消极的想法。他抓住了一个消极的想法。他说:“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我知道一件事情。在这件事上,我不是独自一人。我所做的将会带来后果。如果我不能肯定我所做的是正确的事,那么很多人将会与我一起跌下去。我不会冲口而出地泄露任何事情。我不会口不择言。我会谨慎我的言语。除非我知道我在做什么,否则我会把它藏在自己的心里。”亚萨在说的是什么呢?他说:“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除了我自己之外,我还会顾念其他人。”这是难以做到的。现代人遇到问题时都认为那只是我们自己的问题。然而,亚萨所采取的第一步,就是那带给他一点点着地摩擦力的事情,就是他不再只想着自己。亚萨说:“嗯,我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不想伤害我身边的人,所以我最好能在此刻控制一下自己的感觉,更彻底地思考整件事情。”就是这种着地摩擦力。

嗨,你不能停在那里。那还不足以让你恢复元气,但有时候,仅仅抓住一个消极的想法已经足够了。亚萨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除了想到自己之外,也想到了其他人,这至少能阻止他继续滑下去,让他可以采取下一步。第一步是抓着一个消极的想法。亚萨除了想到自己之外,还想到其他人。他说:“嗯,我至少要继续活下去,因为我若抛开一切事情,将会连累其他人。”顺便一提,有些人并不轻看这一步。有些人现在也许只有这一步,不过没关系。你不能呆在那里。这并不足以让你留在山上,也不足以让你恢复元气,但不要轻看那些小事情。如果你现在只有这一步,你要抓住它,并继续前进。接着是下一步。

二、亚萨进入圣所去思想

亚萨在第 16~17 节中说:“ …… 眼看实系为难,等我进了神的圣所,思想 …… ”这一步有两部分。首先,他说:“我进了……圣所。”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你们若陷入这种不断下滑的状况,在属灵上感到沮丧,向上帝发怒……你们会怎么样呢?这个人已经停止往圣所去了,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是很普遍的情况。这意味着亚萨已经停止进入圣殿了,他不再进入有祭坛、献祭、祭司和各样陈设的圣所了。但这里的原则是:如果你发觉自己不明白上帝,也不明白上帝的作为,如果你开始感到灰心、沮丧,向上帝发怒,也对你的人生际遇感到生气,那么,你可以去细想上帝,并彻底思考一切事情,但你必须去到上帝面前才思考这些事情。你可以感到困惑,但你要去到上帝面前才感到困惑。你要进入圣所。

《诗篇》第 73 篇与《约伯记》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在《约伯记》里,约伯说了一些难听的话,对吗?你尝试读一遍《约伯记》,会看到约伯说了一些难听的话。他诅咒自己出生的那一天。约伯说:“上帝啊,你真的不公平。”约伯经历了这一切事情,到了最后,上帝十分喜悦约伯。最终,上帝为约伯平反,祂说:“约伯对我是忠诚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约伯感到困惑、感到愤恨、感到悲伤,他说出了这些关于上帝的恶言,但你知不知道约伯的这些话是对谁说的呢?约伯是对上帝说的。他与上帝谈话。他留在上帝面前。他祷告。在约伯身上发生的事情是完全自然而然的。诗人在这里说:“我还没有到圣所去。”不管怎样,我们有一种属灵的过敏症。我们难以祷告。我们难以与上帝对话。这都是困难的,但是当你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当你的人生中有些事情出了乱子时,你很容易会说:“我为什么要读圣经呢?我为什么要祷告呢?我为什么要去教会呢?我为什么要与基督徒谈话呢?我为什么要守圣餐呢?”换句话说,我们离开了圣所。这个原则就如同一般常识一样,如果你想彻底思考这些事情,除非你在圣所里思考,除非你持守基督徒操练,否则你就无法摆脱这种不断下滑的状况。

加拿大精神科医生韦约翰( John White )是个基督徒,在他的那本有关抑郁的大作《忧伤的面具 / The Masks of Melancholy 》里,他说他在许多年前曾经历过可怕的抑郁,让他摆脱抑郁的唯一方法,就是坐下来,翻开圣经的《何西阿书》。那是一卷非常难读难明,也令人提不起兴趣的书。韦约翰坐下来,翻开旧约圣经的《何西阿书》。每一天,他花大约一小时去以旧约圣经的原文希伯来文来读《何西阿书》。实在枯燥无味,毫无感觉。感受不到上帝的同在。韦约翰说:“但每一天,我全力深思经文,以及经文的意思。”他说,过了大约一个月,他渐渐地发觉自己从抑郁里走出来了。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韦约翰是在圣所里。“我在上帝面前思考这些事情。”除非你愿意持守所有基督徒操练,就是读经、祷告、敬拜、守圣餐、参加基督徒团契和基督徒的服事,并且帮助别人,否则你就不要指望自己能摆脱不断下滑的状况。除非你进入圣所里,否则你就无法摆脱不断下滑的状况。你明白这是多么重要吗?这是常识。如果你开始弄不清楚你的一个朋友正在做什么,以及她为什么这样做,如果你只是想到她,并且谈论她,却从来没有去到她那里,在她面前思考和讨论你的疑虑,那么你就永远都弄不清真相。对上帝也是一样。为什么会有所不同呢?进入圣所吧。在上帝面前思考吧。诗人说,当“我进了神的圣所”,我就明白过来。

如果你现正陷入不断下滑的状况,如果你的人生看来十分糟糕,如果你感到沮丧,并且向上帝发怒,那么,你进入圣所是为了什么呢?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你进入圣所是为了什么呢?你进入圣所是为了思考。如果你今天感到抑郁或沮丧,或向上帝发怒,并且你感到与上帝疏离,与生活隔绝,对人生充满埋怨,那么,你还不知道为什么事情会这样,为什么你要到教会去呢?现在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许多人在沮丧的时候会到教会去。他们是想感觉好一点。啊,你还未去到正确的地方。人们喜欢到古典的教堂去看美丽的景象。他们喜欢那些拱柱。他们喜欢那些美丽的彩色玻璃窗。让我告诉你,如果你到教会只是为了体验一下美丽的事物,或是想听到一些令人鼓舞的音乐,或是去听一篇激励人心的讲道,或是读一读圣经,那么你就去错了地方。很多人说:“这就是我到圣所的原因。这令我感觉好一点。《诗篇》的词句和圣经的经文令人感到安慰。经文说:‘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 …… ’当我去到圣所,不知怎么的,我只是感到世上的事情也不是那么坏。”亲爱的朋友们,请留心听,如果你是那样利用宗教,如果你进入圣所是为了让自己感觉好一点,那么我可以免去你的麻烦。在一个温暖的火炉旁边,饮一杯香醇的雪利酒,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或是打一场美妙的高尔夫球,诸如此类。如果你想感觉好一点,那么,你进入圣所去思考一下。基督教的信息和基督信仰与我们刚才所描述的完全不同。有些人说:“我想体验一下美丽的东西。我想忘记我的烦恼。”如果你想忘记你的烦恼,你大可以在火炉旁边饮一杯香醇的雪利酒,或者饮上三、四杯。

在基督信仰里,当你开始恰当地思考时,你的感觉会好一点。有些人会讨厌这种说法。对一些人来说,这不是你们的脾气秉性,但是难道你们看不见诗人进入圣所去思考吗?除非你去到上帝那里,说:“我对祢发怒,我感到很沮丧和灰心,因为我的思想里缺少了一些东西。在某处有一些虚假的前设。我缺少了一些东西。我有些事情弄错了。我需要思考一下。”否则你就无法摆脱这种不断下滑的状况。圣经对你产生的作用,不像一杯暖暖的雪利酒。不,圣经不是这样的。《希伯来书》第 12 章说,圣经的话有劝勉作用,它是对你说的。《希伯来书》第 12 5 节说:“ 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 ”“劝”这个字,在原文是与“争辩”是同一个词。让我告诉你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圣经是真理。这意味着圣经有责任与你争辩,向你呈现,并向你显明你的错误,并且纠正你、训练你,领你行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你进入圣所里,你就是进去领受真理。你就是进去更清楚地看见事物。你就是进去思考。除非你进去是为了思考,否则你就无法摆脱这种不断下滑的状况。

首先,亚萨抓住一个消极的想法,这只为了制止自己向下滑。他想到其他人。然后,亚萨进入圣所里。他没有回避基督徒生活的操练。他到圣所去,但不只是为了感觉好一点,不只是为了感到与上帝亲近,也不只是为了想听到他最喜欢的圣诗,仿佛这一切会令他感觉好一点。美国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雷纳德·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常说,当他听到美妙的音乐时,会令他感到人生真的充满意义。这是好的。欣赏美丽的东西是好的,但这不是我们正在讨论的事情,也不是在这位诗人身上发生的事情。亚萨走进圣所里是要思考。现在我们来看看下一步。这些原则每个都是重要的。你若忽略这些原则,你便将要继续在悬崖峭壁上极力保持平衡,随时会滑下去。

三、亚萨看见了整个大局

我只在这里扼要地提一提,因为我们在上次的信息中已经详细讨论了这一点。我在此所谈的是基本的原则。当亚萨走进圣所的时候,他思考了什么呢?他说:“我‘ 思想他们的结局 ’。我看见‘ 祢实在把他们安在滑地 ’。我明白他们的结局。另一方面,我看见‘ 祢搀着我的右手,祢要以祢的训言引导我,以后必接我到荣耀里 ’。”亚萨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呢?他所说的相当简单,却十分深刻。每当你对上帝或自己的人生感到困惑,每当你心存怨恨,每当你陷入不断下滑的状况的时候,你就看不见整个大局。亚萨只是定睛于目前的境况。现在,他向后退,开始看见过去、现在和未来。他过去只是定睛于某一面,现在他看到了整件事情。

我再举一个例子说明一下。我去过在美国长岛的一座房子。从前面看来,那座房子显得很小,绝对是细小得很,只有几英尺宽。当你进入房子里,你像是永远都走不完这座房子。那里有很多通道。你发觉它是回环曲折的,厢房后面又有厢房,直至你去过每一角落,直至你看过周围的一切,你才知道这座房子真的有多大。每当你感到人生没有意义时,你就进入圣所里,求上帝使你能够明白,你最需要的是看见全貌。

例如,有人说:“如果上帝是慈爱的,祂怎么会允许苦难临到呢?”嗯,这是因为你只看到了一面,你只看见了那座房子的前面。上帝也是圣洁的。由于上帝是圣洁的,世上充满许多反抗上帝管治的人。这个世界充满了破碎、痛苦和苦难,因为我们悖逆上帝。你只着眼于一面。上帝不仅是慈爱的,也是圣洁的。当你说:“那么,上帝为什么允许这一切邪恶的事和苦难存在呢?”你是在假设没有人应当遭遇这些邪恶的事和苦难。你是在假设我们应该过着美好的生活,对吗?你证明出来。你证明给我看。现在,你明白我正在做什么。你在圣所里。你开始看到事物不是只有一面的。你说:“嗯,为什么上帝允许这样的邪恶的事和苦难存在呢?”那个问题里有一个假设。这个假设就是上帝欠了世界,也欠了世上的人一个舒适和美好的生活。你证明给我看!你指给我看上帝在哪里是这样做的。看看人们对上帝所行的事,以及人们是怎样互相对待的,然后向我证明,上帝欠了我们一个美好的生活。“嗯,那是另一面。”当然,那是另一面。那就是进入圣所里。上帝不只是慈爱的,也是圣洁的。你说:“嗯,如果上帝是圣洁的,祂为什么会让这个坏人攀上成功阶梯,却让这个好人英年早逝?”然后,你说:“但上帝是有智慧的。”

诗人进入圣所里。他开始看到这一点。他说:“我开始看见那些看似稳妥的坏人,其实是站在滑地上。我开始察觉到,他们转瞬就消失了。他们常在转瞬之间就消失了。他们将会像我们醒来的时候所轻视的梦。”上帝是有智慧的。上帝是公正的。祂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祂不会让任何人侥幸逃脱任何事情。这只是上帝没有按着你的判断去施行祂的审判,但到了最后,正如曾有人这样说:“上帝的磨坊碾磨得很慢,但上帝的磨坊把极小的东西都磨碎。”你听过这样的话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