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众网报道,
9
月
26
日晚播出的《问政山东·回头看》特别节目中,“针对济宁微山湖景区拉客欺客宰客等问题,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孙树娥直言,这个问题确实恶劣。下一步将加大对微山湖景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当地市民的教育。”
据记者现场调查,从高速公路下口到景区门口,在短短的十几公里的路程,竟然先后遇到了五拨人拦车,他们都不是正规的景区接待人员。“这些拉客者将车拦下之后,便滔滔不绝地介绍花
150
元坐自驾船浏览的线路。其中一名拉客人员还推荐,坐他们的船可以直接进景区,有
6
个景点”。但这些地方都是假的,根本不是著名的微山湖景区。作为非常正规的
4A
级景区,到微山湖景区的游客可谓络绎不绝,但一些人也认准了这块市场肥肉,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暴利,甚至坑门拐骗,给游客的利益与当地旅游文化的形象造成了严重伤害。
其实,违规拉客的现象并非只出现在微山湖,全国多个热门景点都出现过类似问题,也让景区管理者意识到,只有加重对违规行为的处罚,才有可能遏制这些不良现象。不久前,四川省峨眉山景区发布了《严厉整治峨眉山景区旅游秩序的规定》,旨在明确规则,稳定秩序。其中的处罚力度是空前严格的:喊客拉客、拦截、追撵车辆或强登、扒乘机动车喊客拉客的,由景区公安分局处警告或
200
元罚款;对喊客拉客三次以上的,由景区公安分局处
5
日以上
10
日以下拘留,并处
500
元罚款。而且,未取得导游证从事导游活动的,由景区旅游执法机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
5000
元以上
1
万元以下罚款。
这些严格的处罚措施,若能得到落实,肯定能起到规范作用,但仅靠法规惩戒是不够的,还要看到这些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能在景区附近拉客、宰客的,多数都是熟悉当地情况的人,甚至有人就住在景区里。他们本该是代表旅游景区的形象的民间群体,其自身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旅游文化的口碑。但其中
一些人缺乏规则意识,甚至一些人意识不到拉客宰客是违规的
。
正如报道中所说,有人还大言不惭地称之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丝毫意识不到应该遵守旅游规范与市场秩序。加强对当地人的教育,宣传普及旅游法规,让更多人意识到,正规有序的旅游开发,是各方互利共赢的基础,坑蒙外地游客只能赚点快钱,最终祸害的是当地的旅游形象与自己的切身利益。
随着国庆长假旅游热潮的临近,加强对景区周边违规行为的惩戒,维护好当地旅游文化的形象,理应成为景区管理者审慎思考的事情。
中青融评:
眼见为实,就“视”论事
视频 / 齐鲁网 评论 / 黄帅
———
———
●
———
———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